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内容

女人三十始知秋

image_1760772467232.jpg晨光漫过窗台时,我正对着镜子系丝巾。指尖绕着真丝的纹路打了个结,不像二十岁时总把蝴蝶结拉得满当当,如今只松松拢着,露出锁骨边一小片留白——是这几年慢慢懂的,日子不必填得太满,留些空隙才透气。 抽屉里还放着二十岁生日时买的口红,正红色,当年觉得涂着才算“长大”,如今再看,倒觉得艳得有些晃眼。现在常用的是支豆沙色,早上随便抹两下,不刻意,却刚好压得住眼底偶尔的倦意。就像衣柜里的衣服,从前爱穿紧身的短裙,如今却偏爱垂坠感的长裤,走路时裤脚扫过脚踝,自在得很。 周末不再约着去酒吧熬夜,反而喜欢泡壶陈皮茶,坐在阳台翻书。阳光穿过纱窗落在书页上,字里行间都慢下来。偶尔抬头看楼下的树,春天抽芽,秋天落叶,竟也能看半个钟头——二十岁时总觉得“远方”才是好的,脚步停不下来,如今才发现,能把眼前的日子过出滋味,也是种本事。 前几天整理旧物,翻出大学时的日记本,里面满是“要做成什么”“要成为谁”的急切。现在再写笔记,多是“今天的汤炖得刚好”“孩子的画贴在冰箱上”这类细碎的事。不是没了野心,只是明白了,有些“成功”不在别人的眼里,而在自己的心里:父母打电话时的安心,爱人回家时的笑容,孩子睡前的一个拥抱,这些比任何奖杯都暖。 三十岁也会有慌的时候。比如看到体检报告上多出来的“注意事项”,比如赶项目时熬到凌晨的疲惫。但比起二十岁时的手足无措,现在更懂得怎么哄自己:泡个热水澡,吃块黑巧克力,第二天醒来,依旧能踩着晨光出门。就像秋天的树,落了叶,却把根扎得更深,等着来年再发新枝。 其实三十岁不是什么“分水岭”,不过是人生里又一段路的开头。不再执着于“证明自己”,反而学会了“接纳自己”;不再害怕“失去”,反而懂得了“珍惜”。就像此刻,风从阳台吹进来,丝巾的边角轻轻晃着,我拿起茶杯抿了一口,陈皮的香在舌尖散开——原来,三十岁的日子,比想象中更暖,也更从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

本文链接:https://dushu263.com/post/60.html

分享给朋友:

“女人三十始知秋” 的相关文章

散文《正月谣》

散文《正月谣》

窗台上最后一枝腊梅暗香未散,檐角的冰棱便开始断断续续滴起珠子。雪沫子刚在青砖地上写完了除夕的笔画,东风拐过江南的桥头,驮着春联的红云往北游。裁红纸的姑婆总在年根儿染红指腹,满院竹竿晒着绉纱的腊肠,油亮亮悬在褪色的楹联旁。小表哥拎来浆糊罐,踩着吱呀木凳贴倒福,歪头的金鱼灯笼在穿堂风里游弋。灶房漏出的甜...

小说:旧笔记里的雨

小说:旧笔记里的雨

深秋的雨把老书店的玻璃浇得模糊,陈屿推开门时,风铃还和十年前一样,叮铃响得发涩。他缩了缩衣领,目光不自觉飘向最里面的书架——高中时,林晚总在那儿蹲着找旧诗集,马尾扫过他手背,像片轻得抓不住的叶子。“麻烦让让。”清软的声音撞进耳朵,陈屿猛地回头,撞进一双熟悉的眼睛。林晚抱着本《聂鲁达诗选》,发尾烫成了...

夏末的纸飞机

夏末的纸飞机

高三(2)班的后窗总飘着香樟叶的影子,张云鸿的视线总越过三排课桌,落在林雨薇的马尾上。她写题时会咬笔尾,阳光落在她摊开的数学练习册上,把步骤里的辅助线染成暖金色。 张云鸿的笔袋里藏着张便签,是上周捡的——林雨薇写漏的物理公式,字迹清瘦。他每天翻笔袋时都要摸一摸,像揣着颗不会化的糖。 梁洁...

散文:秋来

散文:秋来

风是先知道秋的。清晨推窗时,不再有夏末的黏腻,风裹着一丝凉,像刚从井里捞上来的布,拂过胳膊时,会让人下意识把衣领拢一拢——秋就这么悄没声地来了。 巷口的桂树是藏不住的。前几日还只是满树深绿,不知哪夜起,细碎的米黄就缀满了枝头,风一吹,香就漫开了。不是那种冲鼻的香,是缠人的,绕着鼻尖转,勾着人往...

《诗经》-三百里的风与月

《诗经》-三百里的风与月

翻开《诗经》的纸页,像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木窗,风从两千多年前吹进来,裹着蒹葭的霜、桃花的香,还有田埂上农人哼着的调子,落在指尖,温软得能捏出水分来。最先撞见的是《秦风·蒹葭》里的晨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读这八个字时,仿佛站在河岸边,秋露凝在芦苇叶上,白得像薄霜,风一吹,芦苇秆轻轻晃,雾里的人影...

与世界温柔相待: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柔软

与世界温柔相待: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柔软

清晨推开窗时,第一缕阳光正落在窗台的薄荷草上。叶片上的露珠还没来得及滚落,被光染成了细碎的银粒,风一吹,便顺着叶脉轻轻晃,像怕惊扰了刚睡醒的晨光。我忽然想起去年深秋,这株薄荷差点被冻枯,我裹着厚外套把它挪到暖气旁,每天用温水浇半杯,后来竟从枯茎旁冒出了新芽。原来温柔从不是轰轰烈烈的举动,是在寒夜里为...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