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内容

洛水惊鸿,千古怅惘:《洛神赋》里的美与遗憾

雨竹叶枫2周前 (10-17)文学

image_1760706607987.jpg

曹植的《洛神赋》从不是一篇简单的“艳情赋”。他以洛水为幕,以笔墨为绣,将一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从神话里唤醒,却又在“恨人神之道殊兮”的叹息里,让这场相遇归于怅惘。这篇辞赋,藏着中国文学里最极致的“美”,也藏着最绵长的“遗憾”,让千年后的我们读来,仍会为那抹洛水之上的身影心动,为那份求而不得的怅然叹息。


它最惊艳的,是将“美”写成了“活的风景”。曹植笔下的洛神,从不是扁平的“美人符号”:她有“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的神采,有“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的娇羞,抬手时“攘皓腕于神浒兮”,转身时“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他不用直白的夸赞,而是借秋菊、春松、流风、回雪这些自然意象,让洛神的美有了光影、有了动态、有了温度——仿佛你站在洛水之畔,真能看见她踏着清波而来,衣袂翻飞间,连空气都染着兰草的香气。这种“以景喻人”的笔法,让“美”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了可感、可触、可忆的画面,也让洛神成了中国文学里“神性之美”与“人性之柔”的极致融合。


而辞赋深处,藏着的是曹植的“心曲”。有人说,洛神是曹植对亡妻甄氏的思念,也有人说,她是曹植对理想、对政治抱负的隐喻——无论哪种解读,都绕不开“求而不得”的核心。彼时的曹植,历经兄弟相残的猜忌,承受着“圈禁”般的境遇,满心才华无处施展,满腔理想沦为泡影。他笔下的洛神,“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却终究“人神殊道”,只能“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最后在“泪流襟之浪浪”中挥手作别。这场相遇,多像曹植的人生:他曾渴望靠近“光明”(无论是爱情还是理想),却被现实的“鸿沟”(人神之别、权力之隔)阻断,只能将所有的眷恋与不甘,都倾注在洛水的烟波里。所以,《洛神赋》的“怅惘”,从来不是儿女情长的小悲小伤,而是一个有才之人在命运碾压下的无奈与呐喊。


更难得的是,它让“遗憾”有了“诗意的重量”。曹植没有写“求而得之”的圆满,反而将“离别”写得淋漓尽致:从“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的叹息,到“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的悲戚,再到“遗情想像,顾望怀愁”的余味,每一笔都带着“未尽”的怅然。但这份遗憾,没有变成沉重的痛苦,反而因洛神的美、因洛水的澄澈,有了一种“哀而不伤”的诗意——就像洛水之上的薄雾,朦胧间更显动人;就像未完成的乐章,余韵里更让人牵挂。这种“以美衬憾”的写法,让《洛神赋》超越了一般的抒情赋,成了中国人对“遗憾”的一种审美表达:有些美好,正因无法拥有,才更显珍贵;有些相遇,正因短暂,才更让人铭记。


千年来,《洛神赋》早已不只是一篇辞赋。它成了一种“文化符号”——顾恺之据此画出《洛神赋图》,让洛水惊鸿跃然纸上;后世诗人反复化用“洛神”意象,让那份怅惘在诗句里流转。而我们读它,读的不只是曹植笔下的美人,更是那份对“美”的执着追求,对“遗憾”的温柔接纳。就像洛水永远在流淌,《洛神赋》里的美与怅惘,也永远在打动着每个曾为“得不到”而心动、而叹息的人——因为它告诉我们:有些相遇,哪怕只有一瞬,也足以照亮往后漫长的岁月;有些遗憾,哪怕藏在心底,也能酿成诗意的酒,让我们在回味里,读懂生命的柔软与厚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dushu263.com/post/53.html

分享给朋友:

“洛水惊鸿,千古怅惘:《洛神赋》里的美与遗憾” 的相关文章

月照春江,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里的时空与深情

月照春江,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里的时空与深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不是一首普通的乐府诗。它以春江为纸、月色为墨,将自然之壮阔、人间之柔情、宇宙之哲思揉成一汪澄澈的月光,漫过千年时光仍未褪色——那句“孤篇盖全唐”的赞誉,赞的不只是辞藻的清丽,更是它把“景、情、理”织成一张网,让每个读它的人,都能在月色里看见自己的悲欢与追问。它最动人的,是把“...

散文:秋窗听雨

散文:秋窗听雨

晨雾还没散时,雨就落下来了。不是夏天那种急吼吼的泼洒,是秋特有的绵密,像谁把装着水的棉絮轻轻抖开,雨丝细得能钻进窗纱的纹路里,悄没声儿地打湿窗台上那盆半枯的吊兰。 我披了件薄针织衫坐窗边,看雨把窗外的世界泡成软乎乎的水墨画。楼下的法国梧桐早落了半树叶子,剩下的也被雨浸得发沉,风一吹,叶片上的水...

秋雨中的离别

秋雨中的离别

雨是从昨夜开始落的,缠缠绵绵,把站台的灯晕成一圈圈模糊的黄。我攥着伞柄,指腹蹭过伞骨上冰凉的金属,看你把行李箱的拉杆收了又放,像是还有话没说完,却只是反复整理我衣领上被风吹乱的褶皱。站台边的悬铃木落了满地叶子,被雨水泡得发蔫,踩上去软乎乎的,没了往日的脆响。你说这雨倒应景,秋天的分别总该有场雨,不然...

散文:人间三月天

散文:人间三月天

风先暖起来的。清晨推开窗,不再有料峭的寒往衣领里钻,反而裹着点软乎乎的香——是楼下的玉兰开了,白的、粉的花苞缀在光秃秃的枝桠上,像缀了满树的小灯,风一吹,花瓣轻轻晃,连影子都带着甜。 晨露还挂在草叶尖时,公园里就有了声响。老太太提着菜篮走,鞋底蹭过刚冒芽的草坪,惊飞了停在柳枝上的麻雀;穿校服的...

与世界温柔相待: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柔软

与世界温柔相待: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柔软

清晨推开窗时,第一缕阳光正落在窗台的薄荷草上。叶片上的露珠还没来得及滚落,被光染成了细碎的银粒,风一吹,便顺着叶脉轻轻晃,像怕惊扰了刚睡醒的晨光。我忽然想起去年深秋,这株薄荷差点被冻枯,我裹着厚外套把它挪到暖气旁,每天用温水浇半杯,后来竟从枯茎旁冒出了新芽。原来温柔从不是轰轰烈烈的举动,是在寒夜里为...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