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内容

矮墙上的绿藤,缠着旧时光

雨竹叶枫2周前 (10-18)文学

生成爬墙虎图片(1).png

老院的矮墙该有三十年了吧?砖缝里嵌着青苔,墙顶的瓦檐缺了角,唯有墙上的爬墙虎,一年年枯了又绿,把斑驳的墙身裹成一片流动的绿。我站在墙下抬头看,初秋的阳光穿过叶片,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风一吹,光斑跟着晃,像小时候外婆摇着蒲扇时,扇面上跳动的花纹。

第一次注意到这爬墙虎,是六岁那年的春天。那时我刚搬来老院,蹲在墙根玩弹珠,忽然发现砖缝里钻出来几缕细细的绿芽,芽尖带着点嫩黄,像刚睡醒的小虫子,怯生生地往墙上爬。外婆走过来,手里端着刚晾好的萝卜干,笑着说:“这是爬墙虎,等夏天来了,它能把整面墙都盖满呢。” 我不信,这么细的芽,怎么能盖满墙?可没过多久,那些绿芽就抽出了藤蔓,藤蔓上长着小小的吸盘,像一个个小爪子,牢牢抓着砖墙,一天比一天爬得高。
夏天的爬墙虎最是热闹。整面矮墙都被绿叶子覆着,叶子是心形的,摸起来带点糙,反面的绒毛蹭到手心,会痒乎乎的。午后的阳光烈,我总喜欢搬个小板凳坐在墙下,靠在凉丝丝的墙上看书。爬墙虎的叶子层层叠叠,挡住了大部分阳光,只有零星的光透过叶缝落下来,落在书页上,像撒了把碎金子。偶尔有蝉在藤蔓里叫,声音穿过叶子,变得软软的,不那么刺耳了。外婆会把洗好的西瓜放在墙根,说 “沾沾墙的凉气,比冰箱里的还甜”。我咬一口西瓜,甜汁顺着嘴角流,抬头就能看见叶子间藏着的小瓢虫,红底黑点,慢慢爬着,忽然展开翅膀,飞走了。
有一回下暴雨,我趴在窗边看爬墙虎。雨珠砸在叶子上,“噼啪” 响,叶子被打得弯下腰,却没断,雨停后,又慢慢舒展开来,叶片上的水珠顺着叶脉滑下来,滴在墙根的泥土里,溅起小小的坑。外婆说:“这爬墙虎结实着呢,再大的雨也打不坏它。” 后来我才发现,爬墙虎的藤蔓里藏着细细的筋,像人的筋骨,就算叶子被打落,藤蔓也依然牢牢抓着墙,等天晴了,又会冒出新的芽。
秋天的爬墙虎会变颜色。先是叶子边缘开始泛黄,慢慢变成浅红,最后整面墙都成了红绿相间的模样,像一幅泼了颜料的画。我喜欢在墙下捡落叶,把红得最艳的叶子夹在书里,压平了做书签。有一次,外婆在墙下晒玉米,金黄的玉米摊在竹席上,旁边是红透的爬墙虎,风一吹,玉米叶和爬墙虎的叶子一起响,像在说悄悄话。外婆一边翻着玉米,一边给我讲她小时候的事,说她也在这样的墙下捡过爬墙虎的叶子,那时候的墙没这么旧,叶子却一样红。
冬天的爬墙虎会落叶,只剩下光秃秃的藤蔓,像一条条褐色的绳子,缠绕在砖墙上。我总以为它们死了,可外婆说:“等春天来了,它们还会绿的。” 有一年冬天特别冷,雪下得很大,矮墙上积了一层雪,藤蔓被雪埋着,只露出一点点褐色的尖。我担心它们冻坏了,外婆却笑着说:“雪是好东西,能给它们盖被子呢。” 果然,开春后,雪化了,砖缝里又冒出了嫩黄的芽,一点点,又开始往上爬。
后来我长大了,搬离了老院,很少再回去。去年秋天,我特意回了一趟老院,矮墙还在,爬墙虎依然爬满了墙,只是比以前更密了,有些藤蔓甚至爬到了墙顶的瓦檐上。我蹲在墙根,像小时候那样摸了摸叶子,还是带点糙的手感,反面的绒毛蹭到手心,依然痒乎乎的。墙根的泥土里,还埋着我小时候弄丢的一颗玻璃弹珠,当年没找到,现在也不知道还在不在。
外婆已经不在了,可我站在爬墙虎下,却好像还能闻到她身上的皂角味,还能听见她笑着说 “这爬墙虎结实着呢”。风一吹,叶子沙沙响,像外婆在跟我说话,说这矮墙,这爬墙虎,都在等着我回来。
原来有些东西,从来不会因为时光流逝而消失。就像这矮墙上的爬墙虎,一年年枯了又绿,缠着旧时光,也缠着我心里最软的回忆。每次想起它,就像回到了那个夏天,我靠在凉丝丝的墙上,咬着甜甜的西瓜,外婆在旁边翻着玉米,蝉在藤蔓里叫,阳光透过叶子,落在书页上,一切都那么安静,那么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dushu263.com/post/69.html

分享给朋友:

“矮墙上的绿藤,缠着旧时光” 的相关文章

雪域囚徒,诗中情僧:仓央嘉措自述

雪域囚徒,诗中情僧:仓央嘉措自述

我叫阿旺洛桑仁青・仓央嘉措,藏语里这名字意为 “音律之海”。可这海从未真正辽阔过,多半是困在布达拉宫的高墙里,拍打着戒律与情愫的礁石。康熙二十二年的春日,我生于门隅的白嘎尔宫,父母都是虔诚的红教信徒。那里的阳光是暖的,青稞田是绿的,连风里都飘着情歌的调子。十五岁前,我是计美多吉・协加衮钦,会跟着阿爸...

小说《梧桐巷的第三个人》

小说《梧桐巷的第三个人》

林晚第一次带陈默来梧桐巷时,苏晓正趴在窗台剥橘子,橙黄的瓣儿刚递到嘴边,就看见巷口那两个并肩的身影——林晚穿着她去年送的米白风衣,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而她身边的陈默,白衬衫袖口卷到小臂,手里拎着林晚常提的帆布包,指尖还沾着点面包屑,是林晚最爱的那家全麦吐司的痕迹。“这是苏晓,我最好的朋友。”林晚推...

小说:风过留声

小说:风过留声

整理书房时,和风的指尖蹭过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纸页间掉出张便签,上面是他多年前的字迹:“风是铃的骨,铃是风的魂——致风铃”。窗外的风铃叮当作响,他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只存在于屏幕另一端的姑娘。他们是在一个诗歌论坛认识的。和风爱写风,写它掠过麦田的弧度,写它掀动窗帘的温柔;而网名叫“风铃”的姑娘,总在他...

洛水惊鸿,千古怅惘:《洛神赋》里的美与遗憾

洛水惊鸿,千古怅惘:《洛神赋》里的美与遗憾

曹植的《洛神赋》从不是一篇简单的“艳情赋”。他以洛水为幕,以笔墨为绣,将一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从神话里唤醒,却又在“恨人神之道殊兮”的叹息里,让这场相遇归于怅惘。这篇辞赋,藏着中国文学里最极致的“美”,也藏着最绵长的“遗憾”,让千年后的我们读来,仍会为那抹洛水之上的身影心动,为那份求而不得...

女人三十始知秋

女人三十始知秋

晨光漫过窗台时,我正对着镜子系丝巾。指尖绕着真丝的纹路打了个结,不像二十岁时总把蝴蝶结拉得满当当,如今只松松拢着,露出锁骨边一小片留白——是这几年慢慢懂的,日子不必填得太满,留些空隙才透气。 抽屉里还放着二十岁生日时买的口红,正红色,当年觉得涂着才算“长大”,如今再看,倒觉得艳得有些晃眼。现在...

与世界温柔相待: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柔软

与世界温柔相待: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柔软

清晨推开窗时,第一缕阳光正落在窗台的薄荷草上。叶片上的露珠还没来得及滚落,被光染成了细碎的银粒,风一吹,便顺着叶脉轻轻晃,像怕惊扰了刚睡醒的晨光。我忽然想起去年深秋,这株薄荷差点被冻枯,我裹着厚外套把它挪到暖气旁,每天用温水浇半杯,后来竟从枯茎旁冒出了新芽。原来温柔从不是轰轰烈烈的举动,是在寒夜里为...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