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内容

秋雨中的离别

image_1760772084252.jpg

雨是从昨夜开始落的,缠缠绵绵,把站台的灯晕成一圈圈模糊的黄。我攥着伞柄,指腹蹭过伞骨上冰凉的金属,看你把行李箱的拉杆收了又放,像是还有话没说完,却只是反复整理我衣领上被风吹乱的褶皱。


站台边的悬铃木落了满地叶子,被雨水泡得发蔫,踩上去软乎乎的,没了往日的脆响。你说这雨倒应景,秋天的分别总该有场雨,不然太干巴,像没腌透的咸菜。我没接话,只盯着你袖口沾着的银杏叶——早上收拾行李时,它从你书里掉出来,你随手别在那,此刻被雨打湿,边缘卷成了浅褐色的弧。


广播里开始催检票,你把行李箱往我这边推了推,又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摸出颗水果糖,剥了糖纸塞进我嘴里。橘子味的甜在舌尖散开,却压不住雨丝里飘来的凉意。“到了给你发消息。”你说这话时,雨刚好落在我伞沿,顺着伞骨滑下来,滴在你手背上,你没躲,只是笑了笑,眼角的细纹里都盛着雨光。


你转身走时,我没敢喊你名字。看着你的背影慢慢融进检票口的人群,黑色的风衣在雨雾里晃了晃,像片被风吹远的叶子。我站在原地,伞歪了半边,雨丝落在肩膀上,凉得人心里发紧。地上的积水里映着站台的灯,还有我孤零零的影子,和你方才站过的地方,只余下一圈圈被雨砸出的涟漪。


后来雨又下了很久,我沿着站台慢慢走,捡起一片还带着雨珠的悬铃木叶。叶子上的纹路清晰得很,像我们一起走过的那些秋天的路——有过晒得发烫的午后,也有过这样飘着雨的黄昏。风裹着雨吹过来,我把叶子放进衣兜,忽然想起你说的话,原来秋天的分别真的需要一场雨,不是为了应景,是让那些没说出口的话,能跟着雨丝,悄悄落在彼此心里,慢慢发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

本文链接:https://dushu263.com/post/59.html

分享给朋友:

“秋雨中的离别” 的相关文章

小说:未拆封的书签

小说:未拆封的书签

林舟第37次在加班后遇见苏晓时,她正站在便利店的暖柜前,指尖捏着一盒热牛奶,银镯子滑到手腕中央,晃出细碎的光。 “又加班?”她先开口,声音里带着刚从空调房出来的微哑,像浸了温水的棉花。 林舟点头,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牛奶上——她总买这个牌子,说睡前喝能睡得香。他跟着取了盒一样的,指尖碰到暖柜...

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中的女儿群像与时代悲歌

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中的女儿群像与时代悲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声明)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的灵魂,是曹雪芹以毕生心血塑造的女性群像核心。她们或才情卓绝,或温婉端庄,或精明干练,却都困于封建时代的枷锁,最终走向各自的悲剧,成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时代缩影。### 核心人物:才情与命运的交织- **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

散文:炉暖酒温夜色浓

散文:炉暖酒温夜色浓

暮色刚漫过窗棂,父亲就蹲在院子里生炉子。红泥捏的小火炉是前几年乡下亲戚送的,肚腹圆滚滚,炉口描着圈浅青纹,久不用,炉身上落了层薄灰。他用枯树枝引火,再添几块碎煤,火苗“噼啪”舔着炉壁,很快把红泥烤得暖融融的,连空气里都飘着点炭火气。我在屋里拆酒坛的封泥。新酿的米酒是母亲上个月埋在桂花树下的,揭开封布...

《诗经》-三百里的风与月

《诗经》-三百里的风与月

翻开《诗经》的纸页,像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木窗,风从两千多年前吹进来,裹着蒹葭的霜、桃花的香,还有田埂上农人哼着的调子,落在指尖,温软得能捏出水分来。最先撞见的是《秦风·蒹葭》里的晨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读这八个字时,仿佛站在河岸边,秋露凝在芦苇叶上,白得像薄霜,风一吹,芦苇秆轻轻晃,雾里的人影...

雨落时,思念便漫了上来

雨落时,思念便漫了上来

今日的雨是从清晨的雾里钻出来的,先是一两滴打在窗纱上,轻得像谁的指尖碰了碰,后来便密了,织成一张软乎乎的网,把整个院子都罩在里面。我坐在藤椅上,看雨丝落在去年栽的月季上,花瓣颤巍巍接住水珠,又轻轻抖落,忽然就想起外婆常说的那句 “雨是天上的人想凡间了,才掉下来的”。那时候我总歪着头问 “天上的人是谁...

一曲《葬花吟》,诉尽千古愁

一曲《葬花吟》,诉尽千古愁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暮春时节,大观园里落英缤纷,林黛玉肩扛花锄、手持花帚,在沁芳闸桥边将飘零的桃花、杏花收入锦囊,伴着簌簌落瓣轻声吟唱的《葬花吟》,既是她为落花谱写的挽歌,更是一曲道尽封建时代女性悲苦命运的千古绝唱。这首诗如同一面棱镜,既映照出林黛玉孤高敏感的灵魂,也折射出《红楼梦》...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