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内容

《诗经》-三百里的风与月

image_1760783642380.jpg

翻开《诗经》的纸页,像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木窗,风从两千多年前吹进来,裹着蒹葭的霜、桃花的香,还有田埂上农人哼着的调子,落在指尖,温软得能捏出水分来。


最先撞见的是《秦风·蒹葭》里的晨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读这八个字时,仿佛站在河岸边,秋露凝在芦苇叶上,白得像薄霜,风一吹,芦苇秆轻轻晃,雾里的人影若隐若现。没有浓墨重彩的描摹,只这一句,就把秋日清晨的清寂与怅惘,织成了幅淡墨画——后来见再多写秋雾的句子,都不及这两句来得清透,像含在嘴里的薄荷,凉丝丝的,却余味绵长。


再往下翻,是《周南·桃夭》里的春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四月的桃花该是这样的吧?开得热烈,像姑娘颊上的胭脂,一簇簇压满枝头,风过处,花瓣簌簌落,落在新嫁娘的红嫁衣上。没有复杂的比喻,只“灼灼”二字,就把桃花的艳、春日的暖,还有新婚的喜,都揉在了一起。仿佛能看见送亲的队伍走过桃树下,姑娘笑着,鬓边别着朵刚摘的桃花,连空气里都飘着甜。


还有《郑风·风雨》里的暖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雨打着窗棂,天色暗得像墨,鸡在院里不停地叫,心也跟着慌。可门“吱呀”一声开了,那个等了许久的人站在门口,衣角沾着雨,却笑着说“我回来了”。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话,只一句“云胡不喜”,把所有的牵挂、委屈、欢喜,都揉成了心口的热。后来每逢雨天,总想起这两句,觉得最踏实的幸福,不过是风雨里,有人为你撑着伞,等你回家。


《诗经》里的美,从不是铺张的。是“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里,农妇弯腰采车前草的轻快;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里,小鹿在草地上鸣叫的悠然;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里,战士握着爱人的手,许下的朴素诺言。它写的是寻常日子里的风、花、雨、露,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却像窖藏的酒,越品越醇。


合上书时,窗外的风正吹过树梢,像《诗经》里的调子,轻轻晃。原来那些两千多年前的情感,从未走远。风里的蒹葭、枝头的桃花、雨里的等待,还在我们的日子里活着——这就是《诗经》的美,它把最真的生活,写成了最久的诗,让我们每次翻开,都能遇见心里的那片风与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

本文链接:https://dushu263.com/post/66.html

分享给朋友:

“《诗经》-三百里的风与月” 的相关文章

诗歌《老屋记》

诗歌《老屋记》

木梁把时光扛得很沉瓦当漏下的月光把二十年的故事叠成窗台上的纸船奶奶的纺车还在墙角醒着线轴上绕着未说完的乡音我摸过千百次的门环铜绿浸着体温像握着外婆最后一声叮咛门槛被岁月磨得很软青苔爬满来时的路父亲的烟斗在墙根磕出星子我数着木柱上的刻痕把年轮刻进手掌如今门锁挂着锈色的风蛛网缠着去年的蝉鸣可只要推开吱呀...

诗歌《心中的书架》

诗歌《心中的书架》

不用摊开封面,也不用拂去纸尘我的心里有个小书架诗集站在左边,散文蜷在右角像口袋里揣着的糖,不声不响雨落满窗台时,就抽出一句诗当伞风裹着寒意来,便翻几页书当暖炉不用大声读,那些字会自己走出来帮我把乱麻似的日子,理成柔软的线走在拥挤的街,耳朵灌满喧嚣我摸了摸心里的书架某行诗轻轻晃了晃世界就安静了半分不用...

我想和你在一起(外二首)

我想和你在一起(外二首)

今夜,清风吹动银河我的小楷笔,点染一片翠把荷花,一朵一朵约上案台等一个人,穿过人间盛景在我的心上,开出明月的光芒 此时的琴箫,像初相遇的欢喜隔着夜色对饮每一颗星都闪着与生俱来的美好你临水的台榭,有喜鹊飞过情愁,不解自开 我的渴望,于风的低唤里迂回在一张宣纸上收拢羽翼每一滴荷露都是...

散文:人间烟火

散文:人间烟火

傍晚的风里最先飘来的,是巷口包子铺的香。蒸笼掀开时白雾裹着肉香往街面上漫,老板娘手快,用竹夹子夹起刚熟的包子,喊一声“小心烫”,接过钱的手还沾着面粉,却笑得热络。我站在对面等红绿灯,看买包子的人排着短队,有放学的孩子踮着脚够塑料袋,也有下班的人揣着两三个,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些——这一口热乎气,像是能把...

诗歌:月下花事

诗歌:月下花事

桂树把影子铺成地毯时每片花瓣都捧着月光母亲在石桌上摆瓷盘月饼压着云纹像把夜空揉进了甜月亮从瓦檐爬上来时所有褶皱都被熨平风里飘着糖桂花的香孩子把灯笼举过头顶光在他睫毛上打转我们数着星子咬开月饼酥皮落在掌心像接住了细碎的月光月亮是夜的邮戳盖在每个人的笑脸上后来桂花落进茶杯茶里就浮起整个中秋我们不说话,只...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