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内容

散文《春天的彩墨瓶》

雨竹叶枫4周前 (10-04)文学

制作灯影汤圆图片 (1)(1).png

春风是打翻颜料瓶的孩子,跌跌撞撞闯进人间,斑斓泼洒了整个城南。站在七里河边的老槐树下,忽然发现春天原来可以用舌尖品尝颜色的滋味。

城郊小山坡最先洇出嫩青。新草顶开薄霜探出稚嫩的脖颈,远看像蒙着晨雾的绿绸缎,走近却能看见每片草尖都擎着露水的钻石。放羊老汉的长竿在斜坡上轻轻一挥,羊群的尾巴便卷起浅黄的浮尘,混合着草腥味的气流钻进鼻腔,与麻雀啄食种子的笃笃声交织成立体画卷。

转过弯是紫云英盛开的溪流旁。浅紫色花毯一直铺到水中,每片花瓣都浸着溪水的清甜。对岸垂钓者的竹竿突然惊起涟漪,鱼线荡碎水面的云影,惊起两三白鹭从青石间振翅,掠过空中时抖落的羽毛,带着未干的溪水气息落在我的纸页上,晕染成淡淡的靛蓝墨痕。

最妙的是深巷酒坊前的景致。青砖墙头探出桃枝的嫣红,酿酒师傅掀开木桶的刹那,蒸汽与酒香裹挟着琥珀色的阳光涌向街角。卖风铃的跛脚老人坐在竹椅上,摇晃间檐角陶铃便唱起叮咚的曲调,声波碰碎空中飘着的柳棉,散成无数细小的金箔落在行人的肩头。

暮色四合时,我看见老街坊在门前摊开竹匾,晾晒陈年的宣纸。泛黄的纸页在晚风中簌簌翻动,新抽的柳芽投影在皱褶间,仿若无数个洇开的春字正在宣纸上苏醒。远处茶楼飘来茉莉香片的气息,与潮湿的雾气交融成半透明的青灰,将整个春天凝结成悬在檐角的琉璃水滴。这大概就是中国人骨子里对季节的诗意丈量——无需丈量温度与经纬,只要打开五官的瓶塞,便能将整个春天酿成舌尖醇厚的酒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dushu263.com/post/4.html

分享给朋友:

“散文《春天的彩墨瓶》” 的相关文章

散文《中秋夜话》

散文《中秋夜话》

暮色把天染成淡紫时,月亮就慢慢爬上来了。不是突兀的圆,是像被谁用手轻轻托着,从楼顶的檐角漏出一点银辉,再缓缓滚成满轮,悬在老槐树的枝桠间。阳台的竹椅早被爸爸擦干净了,竹篾缝里还留着去年夏天的阳光味。妈妈端来瓷盘,里面码着三种月饼:五仁的是给爷爷的,他总说带点芝麻香才够中秋;莲蓉蛋黄的归我,咬开时能看...

夏末的纸飞机

夏末的纸飞机

高三(2)班的后窗总飘着香樟叶的影子,张云鸿的视线总越过三排课桌,落在林雨薇的马尾上。她写题时会咬笔尾,阳光落在她摊开的数学练习册上,把步骤里的辅助线染成暖金色。 张云鸿的笔袋里藏着张便签,是上周捡的——林雨薇写漏的物理公式,字迹清瘦。他每天翻笔袋时都要摸一摸,像揣着颗不会化的糖。 梁洁...

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中的女儿群像与时代悲歌

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中的女儿群像与时代悲歌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的灵魂,是曹雪芹以毕生心血塑造的女性群像核心。她们或才情卓绝,或温婉端庄,或精明干练,却都困于封建时代的枷锁,最终走向各自的悲剧,成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时代缩影。### 核心人物:才情与命运的交织- **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是灵秀才情的化身,...

月照春江,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里的时空与深情

月照春江,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里的时空与深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不是一首普通的乐府诗。它以春江为纸、月色为墨,将自然之壮阔、人间之柔情、宇宙之哲思揉成一汪澄澈的月光,漫过千年时光仍未褪色——那句“孤篇盖全唐”的赞誉,赞的不只是辞藻的清丽,更是它把“景、情、理”织成一张网,让每个读它的人,都能在月色里看见自己的悲欢与追问。它最动人的,是把“...

散文:秋来

散文:秋来

风是先知道秋的。清晨推窗时,不再有夏末的黏腻,风裹着一丝凉,像刚从井里捞上来的布,拂过胳膊时,会让人下意识把衣领拢一拢——秋就这么悄没声地来了。 巷口的桂树是藏不住的。前几日还只是满树深绿,不知哪夜起,细碎的米黄就缀满了枝头,风一吹,香就漫开了。不是那种冲鼻的香,是缠人的,绕着鼻尖转,勾着人往...

与世界温柔相待: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柔软

与世界温柔相待: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柔软

清晨推开窗时,第一缕阳光正落在窗台的薄荷草上。叶片上的露珠还没来得及滚落,被光染成了细碎的银粒,风一吹,便顺着叶脉轻轻晃,像怕惊扰了刚睡醒的晨光。我忽然想起去年深秋,这株薄荷差点被冻枯,我裹着厚外套把它挪到暖气旁,每天用温水浇半杯,后来竟从枯茎旁冒出了新芽。原来温柔从不是轰轰烈烈的举动,是在寒夜里为...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