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内容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IMG_24372.jpg

爱从不是拥抱,是松开。

像黄昏里交握的指缝,光漏得越多,越看清掌纹的走向——原来每一条路,都指向各自的远方。

我们曾在同一盏灯下读书。

你的睫毛在纸上投下一排细碎的浪,我偷偷用铅笔描下它们,以为这样就能把瞬息的潮声据为己有。

后来那页纸被风吹走,像一封没写完的信,飘出窗口,飘进夜里,连告别都来不及。

再后来,我们学会在人群里并肩而不牵手。

地铁的轰鸣替我们说出所有仓促的台词,一站接一站,玻璃门上映出两张忽明忽暗的脸。

门开时,你往左,我往右,像两滴水各自汇入更大的雨,谁也没回头,怕一回头就看见自己碎成涟漪。

原来长大不是变得坚强,是学会把哽咽调成静音。

我把想说的话折成纸船,放进你的口袋,却忘了你穿的是一件没有口袋的外套。

那些船在风里漂,最终搁浅在日历的某一页,变成一块褐色的锈,轻轻一碰就疼。

也曾深夜打电话,听你的声音穿过电流,像月亮穿过云。

你说“保重”,我说“晚安”,然后同时挂断——两个动作像两把剪刀,把中间那根线“咔嚓”剪断,只剩耳膜里长久的盲音,像雪落进井里,没有回声。

爱到最后,是两个人一起把“我们”拆开。

像拆一件旧毛衣,找到线头,轻轻一拉,整件就散了。

你收好你的针脚,我团起我的线球,各自抱走一堆零度的温暖。

如今我走在很长的路上,风把影子吹得斜斜的,像一段未完成的副歌。

偶尔抬头,看见月亮挂在天上,像一枚褪色的邮票,贴在夜的信封。

我才明白:分离不是失去,是把彼此寄给更辽阔的地址。

而爱,原来不是并肩,是目送;不是拥有,是归还。

它像一场雪,落在肩上,我们以为会白头,却只是化成水,顺着衣襟流下去,凉一下,就干了。

从此天各一方,两不相欠。

只在极偶尔的清晨,枕畔残留一粒盐的涩,提醒我——

你来过,我走过,

我们曾把同一段时光,

活活走成了两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

本文链接:https://dushu263.com/post/277.html

分享给朋友: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的相关文章

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中的女儿群像与时代悲歌

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中的女儿群像与时代悲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声明)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的灵魂,是曹雪芹以毕生心血塑造的女性群像核心。她们或才情卓绝,或温婉端庄,或精明干练,却都困于封建时代的枷锁,最终走向各自的悲剧,成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时代缩影。### 核心人物:才情与命运的交织- **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

《诗经》-三百里的风与月

《诗经》-三百里的风与月

翻开《诗经》的纸页,像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木窗,风从两千多年前吹进来,裹着蒹葭的霜、桃花的香,还有田埂上农人哼着的调子,落在指尖,温软得能捏出水分来。最先撞见的是《秦风·蒹葭》里的晨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读这八个字时,仿佛站在河岸边,秋露凝在芦苇叶上,白得像薄霜,风一吹,芦苇秆轻轻晃,雾里的人影...

一曲《葬花吟》,诉尽千古愁

一曲《葬花吟》,诉尽千古愁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暮春时节,大观园里落英缤纷,林黛玉肩扛花锄、手持花帚,在沁芳闸桥边将飘零的桃花、杏花收入锦囊,伴着簌簌落瓣轻声吟唱的《葬花吟》,既是她为落花谱写的挽歌,更是一曲道尽封建时代女性悲苦命运的千古绝唱。这首诗如同一面棱镜,既映照出林黛玉孤高敏感的灵魂,也折射出《红楼梦》...

逆境砺骨与安乐蚀心——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逆境砺骨与安乐蚀心——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铿锵有力的论证,道破了个人成长与国家兴衰的核心密码。它既是先秦诸子散文中“议论精辟、气势充沛”的典范,更以穿越时空的哲理,为历代个体与时代敲响警钟,成为中国人修身治国的精神箴言。一、层层递进:从“个体磨砺”到“国家兴亡”的逻辑闭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精妙之处,在于...

《劝学》:跨越千年的治学明灯

《劝学》:跨越千年的治学明灯

荀子的《劝学》,以恢弘的气势、严密的逻辑,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筑起一座丰碑。它不仅是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述“学习”的巅峰之作,更以“学不可以已”为核心,为历代读书人指明了治学的方向与价值,成为穿越两千余年仍熠熠生辉的劝学箴言。一、以“喻”劝学:生动譬喻里的治学真理《劝学》最精妙之处,在于用海量生活化的譬喻...

《郑风·子衿》:方寸衣襟间的思念,穿越千年的心动

《郑风·子衿》:方寸衣襟间的思念,穿越千年的心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子衿》开篇短短十二字,没有《蒹葭》“秋水晨霜”的朦胧意境,也没有《关雎》“琴瑟友之”的郑重礼仪,却以一件“青青子衿”为引,将少女(或士人)心底炽热又带些嗔怨的思念,直白又细腻地铺展出来。它是《诗经》中最贴近“日常心动”的篇章之一,让“青青衣...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