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内容

站在时光的尽头(组诗)

邓红琼4周前 (10-05)文学

新对话 (11)(1).png

◎木器沉香 


做了一辈子的木匠

他记不清自己打造了多少木器

却记得每一个月光下

她忙碌的身影 


手里攥紧的一只花梨手镯

是他精心雕琢的唯一信物

她那么欢喜,戴在纤细的左腕上

从未摘下过


30多年了,手镯独有的木纹

泛着暗哑的光泽和气息

将曾经粗砺的日子,合拢得越来越圆润

安抚他疲惫的灵魂 


如今,躺在木箱里的工具

如他一般寂寞孤独

那些挺拔的树

站在时光的尽头,任飞鸟掏空心思

时而青葱,时而落叶纷飞


◎留守 


坐在高处,与湖水互为影子

清脆的鸟鸣,让怀揣秘籍的人间

显得更加静谧 


一尾尾鱼虾游来游去

试探着晚霞的火焰

村庄,沉没于故事的背面

一些蕨类植物

在他衰老的骨头里疯长,招摇 


房子空着,麦田空着,日子空着

只有他孤独的背影

在慢慢消失的时光里

填满了整个黄昏


◎故乡 


写到故乡,就有蛙鸣从一盏水色里

抵达风的入口 


山茶花像含羞待放的少女

坐在山坡上

数着突然而至的羊群

那些记忆里的人,沿着叶的脉络

缓缓走来 


想起二姐的长辫子,父亲身上的橄榄绿

还有远去的鸽群

清明的雨

就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一棵棵稗草,在雨中弯下腰

聆听,黄土里的乡音 


◎采药的小姑娘 


像一朵野百合,安静地

睡在岩石上

接受风的吹拂 


一只落单的小鸟,迟疑地靠近

又扑凌凌飞走了

捣药槌,和新采回的草药

在篮子里,相互抱紧苦涩的秘密 


梦,从石缝里抽出芽来

有多少阳光,就有多少忧欢

随着河流跌宕起伏

她疲惫的呼吸里,有斜逸的影子

蹒跚走过 


暮色四合。一支童谣穿过大山

将漫天星辰

握在人间的手心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dushu263.com/post/26.html

标签: 邓红琼诗歌
分享给朋友:

“站在时光的尽头(组诗)” 的相关文章

诗歌《心中的书架》

诗歌《心中的书架》

不用摊开封面,也不用拂去纸尘我的心里有个小书架诗集站在左边,散文蜷在右角像口袋里揣着的糖,不声不响雨落满窗台时,就抽出一句诗当伞风裹着寒意来,便翻几页书当暖炉不用大声读,那些字会自己走出来帮我把乱麻似的日子,理成柔软的线走在拥挤的街,耳朵灌满喧嚣我摸了摸心里的书架某行诗轻轻晃了晃世界就安静了半分不用...

夏末的纸飞机

夏末的纸飞机

高三(2)班的后窗总飘着香樟叶的影子,张云鸿的视线总越过三排课桌,落在林雨薇的马尾上。她写题时会咬笔尾,阳光落在她摊开的数学练习册上,把步骤里的辅助线染成暖金色。 张云鸿的笔袋里藏着张便签,是上周捡的——林雨薇写漏的物理公式,字迹清瘦。他每天翻笔袋时都要摸一摸,像揣着颗不会化的糖。 梁洁...

月照春江,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里的时空与深情

月照春江,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里的时空与深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不是一首普通的乐府诗。它以春江为纸、月色为墨,将自然之壮阔、人间之柔情、宇宙之哲思揉成一汪澄澈的月光,漫过千年时光仍未褪色——那句“孤篇盖全唐”的赞誉,赞的不只是辞藻的清丽,更是它把“景、情、理”织成一张网,让每个读它的人,都能在月色里看见自己的悲欢与追问。它最动人的,是把“...

散文:炉暖酒温夜色浓

散文:炉暖酒温夜色浓

暮色刚漫过窗棂,父亲就蹲在院子里生炉子。红泥捏的小火炉是前几年乡下亲戚送的,肚腹圆滚滚,炉口描着圈浅青纹,久不用,炉身上落了层薄灰。他用枯树枝引火,再添几块碎煤,火苗“噼啪”舔着炉壁,很快把红泥烤得暖融融的,连空气里都飘着点炭火气。我在屋里拆酒坛的封泥。新酿的米酒是母亲上个月埋在桂花树下的,揭开封布...

《诗经》-三百里的风与月

《诗经》-三百里的风与月

翻开《诗经》的纸页,像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木窗,风从两千多年前吹进来,裹着蒹葭的霜、桃花的香,还有田埂上农人哼着的调子,落在指尖,温软得能捏出水分来。最先撞见的是《秦风·蒹葭》里的晨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读这八个字时,仿佛站在河岸边,秋露凝在芦苇叶上,白得像薄霜,风一吹,芦苇秆轻轻晃,雾里的人影...

矮墙上的绿藤,缠着旧时光

矮墙上的绿藤,缠着旧时光

老院的矮墙该有三十年了吧?砖缝里嵌着青苔,墙顶的瓦檐缺了角,唯有墙上的爬墙虎,一年年枯了又绿,把斑驳的墙身裹成一片流动的绿。我站在墙下抬头看,初秋的阳光穿过叶片,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风一吹,光斑跟着晃,像小时候外婆摇着蒲扇时,扇面上跳动的花纹。第一次注意到这爬墙虎,是六岁那年的春天。那时我刚搬来老...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