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内容

小说:旧笔记里的雨

image_1760257581789.jpg

深秋的雨把老书店的玻璃浇得模糊,陈屿推开门时,风铃还和十年前一样,叮铃响得发涩。他缩了缩衣领,目光不自觉飘向最里面的书架——高中时,林晚总在那儿蹲着找旧诗集,马尾扫过他手背,像片轻得抓不住的叶子。


“麻烦让让。”


清软的声音撞进耳朵,陈屿猛地回头,撞进一双熟悉的眼睛。林晚抱着本《聂鲁达诗选》,发尾烫成了温柔的卷,手腕上戴着细巧的银婚戒,指尖还牵着个穿小熊雨衣的小男孩。


“陈屿?”她先认出他,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弯起笑,“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陈屿的手攥紧了口袋里的旧笔记本,纸页边缘被雨水浸得发潮。那是高三那年,林晚借走的数学笔记,还回来时扉页多了行小字:“这道题的辅助线,我画了三次才和你一样。”他当时盯着那行字看了半节课,想问她是不是故意的,却在她转头和同桌说笑时,把话咽回了肚子里。


后来高考结束,他攥着填好的志愿表,在她家楼下等了两小时,最终没敢递出去——他看见她跟着另一个男生走出来,手里拿着同款的冰淇淋,笑得比夏天的太阳还亮。


“这是我儿子,叫安安。”林晚揉了揉小男孩的头,语气里满是柔软,“我们来买他要的绘本,你呢?”


“我……路过,避下雨。”陈屿把笔记本往口袋里又塞了塞,指尖碰到冰凉的金属拉链,“你……过得好吗?”


“挺好的,”林晚点头,眼里的光很暖,“先生在附近等我们,马上要去吃安安最爱的糖醋排骨。”


雨好像小了些,风铃又响了一声。陈屿看着她怀里的诗集,忽然想起高中某个午后,她趴在课桌上,轻声念“爱情太短,遗忘太长”,当时他以为是诗里的话,后来才懂,是他们没说出口的结局。


“那你们快去吧,别让先生等急了。”陈屿往后退了步,让出通路。


林晚笑着道谢,牵着安安转身,小男孩路过他时,好奇地看了眼他的口袋,奶声奶气问:“叔叔,你口袋里是什么呀?”


陈屿愣了愣,低头摸了摸口袋,声音轻得像被风吹走:“没什么,一本旧笔记。”


他看着林晚的背影消失在雨幕里,直到风铃的声音再也听不见,才从口袋里掏出那本笔记。扉页的字迹已经淡了些,却还能看清那道被反复描摹过的横线。他把笔记放在最里面的书架上,和那本《聂鲁达诗选》挨在一起,就像当年,他们总在同一个角落,共享同一段安静的时光。


推开门时,雨停了。陈屿抬头看天,云层里漏出点微弱的光,他忽然想起高三那年的夏天,也是这样的天气,林晚说:“如果以后还能一起看雨就好了。”


只是那时的他不知道,有些“一起”,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以后了。旧笔记留在了书店里,像一段没讲完的话,最终被岁月轻轻合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

本文链接:https://dushu263.com/post/36.html

分享给朋友:

“小说:旧笔记里的雨” 的相关文章

小说:风过留声

小说:风过留声

整理书房时,和风的指尖蹭过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纸页间掉出张便签,上面是他多年前的字迹:“风是铃的骨,铃是风的魂——致风铃”。窗外的风铃叮当作响,他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只存在于屏幕另一端的姑娘。他们是在一个诗歌论坛认识的。和风爱写风,写它掠过麦田的弧度,写它掀动窗帘的温柔;而网名叫“风铃”的姑娘,总在他...

散文:秋来

散文:秋来

风是先知道秋的。清晨推窗时,不再有夏末的黏腻,风裹着一丝凉,像刚从井里捞上来的布,拂过胳膊时,会让人下意识把衣领拢一拢——秋就这么悄没声地来了。 巷口的桂树是藏不住的。前几日还只是满树深绿,不知哪夜起,细碎的米黄就缀满了枝头,风一吹,香就漫开了。不是那种冲鼻的香,是缠人的,绕着鼻尖转,勾着人往...

小说:红烛

小说:红烛

红烛的光在窗纸上晃,把苏晚的影子拉得细细长长。她指尖攥着真丝睡裙的下摆,指腹蹭过绣着的并蒂莲,连呼吸都放得轻。门轴“呀”地响了声,陆时衍走进来。他刚送完最后一波宾客,墨色西装上还沾着点酒气,却先伸手把窗台上的风灯调暗了些——怕那光太亮,晃得她不自在。“累了吧?”他声音比平时低,带着点哑。苏晚抬头时,...

矮墙上的绿藤,缠着旧时光

矮墙上的绿藤,缠着旧时光

老院的矮墙该有三十年了吧?砖缝里嵌着青苔,墙顶的瓦檐缺了角,唯有墙上的爬墙虎,一年年枯了又绿,把斑驳的墙身裹成一片流动的绿。我站在墙下抬头看,初秋的阳光穿过叶片,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风一吹,光斑跟着晃,像小时候外婆摇着蒲扇时,扇面上跳动的花纹。第一次注意到这爬墙虎,是六岁那年的春天。那时我刚搬来老...

山水间的“醉”与“醒”——《醉翁亭记》的旷达哲思与民生情怀

山水间的“醉”与“醒”——《醉翁亭记》的旷达哲思与民生情怀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21个“也”字串联全篇,似信笔挥洒却暗藏章法,将滁州的山水之美、宴游之乐与民生之安熔于一炉。这篇诞生于欧阳修贬谪滁州时期的佳作,绝非单纯的山水游记,而是一位文人政治家在失意中坚守初心的精神宣言——“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的是山水,醒的是民心,藏的是“与民同乐”的济世情怀。一、笔墨...

锦绣辞章里的千年长叹——评《滕王阁序》

锦绣辞章里的千年长叹——评《滕王阁序》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篇作于二十六岁的即兴之作,以惊世才情冠绝千古,既是骈文艺术登峰造极的标杆,更是初唐文人精神世界的鲜活缩影。它如一幅立体的画卷,将景、情、理、志熔于一炉,字字珠玑间藏着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即便跨越千年,仍能让读者在文字间感受到震撼与共鸣。一、文辞之美:...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