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评 > 正文内容

戏梦纠缠,风华尽处是悲凉——《霸王别姬》影评

IMG_24486.jpg《霸王别姬》从不是一部单纯的戏曲电影,而是借程蝶衣与段小楼半个世纪的爱恨纠缠,剖开了个人命运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沉沦,写就了一曲关于“戏”与“人”、“真”与“假”的悲怆史诗。它让“霸王别姬”这出经典剧目,从戏台搬入现实,最终分不清是戏成全了人,还是人困在了戏里。 程蝶衣的悲剧,始于他对“戏”的极致执着。从童年被母亲切去六指送进戏班,到苦练技艺时喊出“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他早已将自己的灵魂与“虞姬”绑定——戏里,他是为霸王赴死的虞姬;戏外,他也想做段小楼一辈子的“虞姬”。他把对京剧的热爱、对段小楼的情感,全都装进了“戏”的壳子里,拒绝接受现实的割裂:他为段小楼与菊仙的结合痛苦,为京剧的衰落奔走,甚至在动荡年代里,还执着于“从一而终”的戏理。可现实从不如戏般纯粹,他的“真”,在世俗的“假”与时代的“乱”中,显得格外脆弱。 段小楼则是“戏”与“现实”的妥协者。他唱“霸王”时威风凛凛,可卸下戏妆,却只是个想安稳过日子的普通人。他爱京剧,却没到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的地步;他对程蝶衣有兄弟情,却抵不过对菊仙的世俗情爱;他在太平年代能护着身边人,可到了风雨飘摇时,却为自保说出违心的话,亲手推开了程蝶衣与菊仙。他的“清醒”,其实是对现实的妥协,可这种妥协,最终也没能让他逃过命运的碾压——菊仙上吊,程蝶衣心死,他终究成了孤家寡人,只剩对过往的悔恨。 菊仙的出现,是两人关系的裂痕,也是现实对“戏梦”的冲击。她是青楼女子,却比谁都活得清醒、刚烈:她看透了段小楼的懦弱,却依然选择嫁给他,想好好过日子;她嫉妒程蝶衣对段小楼的“占有欲”,却也在程蝶衣被批斗时,悄悄递去一件衣物。可她的刚烈,在时代的暴力面前不堪一击——当段小楼在批斗会上与她划清界限,她看着自己曾珍视的嫁衣,最终选择用一根绳子结束生命。她不是戏中人,却成了戏梦破碎时最无辜的牺牲品。 影片最令人唏嘘的,是“戏”与“时代”的对抗。从北洋政府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特殊年代,京剧从万人追捧的“国粹”,变成被批判的“四旧”,程蝶衣们从受尊敬的“名角”,变成任人践踏的“牛鬼蛇神”。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碾碎了戏台上的风华,也碾碎了人心中的坚守。当多年后,程蝶衣与段小楼再次在空荡的戏台上唱起《霸王别姬》,程蝶衣拔出真剑,像虞姬一样自刎时,不是他又入了戏,而是他终于看清:戏里的虞姬可以随霸王而去,戏外的他,却早已无“霸王”可依,无“戏”可唱——死亡,成了他对“从一而终”的最后坚守。 《霸王别姬》的伟大,在于它不止讲了三个人的故事,更讲透了人性的复杂、时代的残酷,以及“信仰”崩塌时的悲凉。程蝶衣把“戏”当信仰,菊仙把“情”当信仰,段小楼把“安稳”当信仰,可最终,这些信仰都在现实里碎得彻底。多年后再看,那空荡戏台上的最后一剑,不仅是虞姬的落幕,更是一个时代里,所有为“真”执着者的悲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

本文链接:https://dushu263.com/post/319.html

分享给朋友:

“戏梦纠缠,风华尽处是悲凉——《霸王别姬》影评” 的相关文章

在寂静处重构正义:万力导演《震耳欲聋》的视听革命与人性叩问

在寂静处重构正义:万力导演《震耳欲聋》的视听革命与人性叩问

当法庭的镁光灯刺破潮湿的雨幕,当手语的韵律在无声中织就成网,万力导演的《震耳欲聋》以一种近乎残酷的诗意,将聋人群体的生存困境与人性的灰度博弈推向银幕。这部改编自手语律师张琪真实经历的现实主义力作,没有用廉价的悲情换取眼泪,而是通过精妙的视听语言与复杂的人物塑造,在法律程序的冰冷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关于...

《浪浪人生》:烟火人间里的逐浪与守望

《浪浪人生》:烟火人间里的逐浪与守望

在国庆档的电影浪潮中,《浪浪人生》宛如一股独特的暖流,淌入观众的心间。这部改编自蔡崇达畅销小说《皮囊》的作品,以闽南小镇为背景,讲述了黄家一家五口在生活泥沼中挣扎、在亲情羁绊下逐浪前行的故事。影片凭借真挚的情感、鲜活的人物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为观众呈现出一部笑泪交织的家庭传奇。群像刻画:有血有肉的...

《漫长的季节》:时代褶皱里的生命史诗

《漫长的季节》:时代褶皱里的生命史诗

在国产影视的版图中,《漫长的季节》绝非一部普通的悬疑剧。它像一把锋利又温柔的刀,剖开了1990年代东北国企改革的时代肌理,将桦林这座工业小城的兴衰、小人物的悲欢,揉进三条交错的时光线里,最终织就了一幅关于命运、遗憾与救赎的生命画卷。当悬疑的外壳层层剥落,露出的是一代人被时代浪潮裹挟的挣扎,是普通人在...

《功勋》:于岁月褶皱里立精神丰碑,在凡人叙事中见家国信仰

《功勋》:于岁月褶皱里立精神丰碑,在凡人叙事中见家国信仰

在国产主旋律剧集的创作谱系中,《功勋》从未将“功勋”二字塑造成遥不可及的符号。它像一把温柔的刻刀,剖开八位共和国功勋人物的人生肌理,避开了“从出生到落幕”的全景式传记套路,转而以“关键人生切片”为锚点,将实验室的微光、稻田的泥泞、战场的硝烟、基层的尘土,都揉进叙事里。这里没有无所不能的“英雄模板”,...

《觉醒年代》:于历史烽烟处见赤诚,在精神觉醒中照未来

《觉醒年代》:于历史烽烟处见赤诚,在精神觉醒中照未来

在国产历史剧的创作长河里,《觉醒年代》从未将“历史”塑造成冰冷的文字或遥远的符号。它像一把锋利的刻刀,剖开了清末民初的时代肌理——从巴黎和会的屈辱到五四运动的激昂,从《新青年》的创办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每一个场景都浸透着“救亡图存”的焦灼,每一句台词都饱含着“唤醒国人”的赤诚。它没有回避历史的复杂与...

《山花烂漫时》:用真实笔触,绘就教育逐梦长卷

《山花烂漫时》:用真实笔触,绘就教育逐梦长卷

在众多影视作品热衷于虚构奇幻情节时,《山花烂漫时》却以一股质朴而震撼的力量脱颖而出,它将镜头对准现实,聚焦“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校长的传奇人生,用23集的篇幅,为观众呈现了一段充满热血、汗水与希望的教育逐梦之旅,豆瓣评分高达9.4,成为国产剧中的口碑佳作。人物:有血有肉,平凡与伟大的交融张桂梅校长...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