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抄检大观园的结果是清理干净了怡红院的“妖精”,将小戏子连根拔除,撵走了“绣春囊”始作俑者司棋,然后……薛宝钗也搬出了大观园。那么,王夫人作为贾家的当家人,想不到大张旗鼓的抄检会让客居的薛宝钗尴尬搬走么?我认为不是。那么王夫人有没有意识让薛宝钗搬离大观园呢?很有可能。
(第七十八回王夫人)又说:“怎么宝丫头私自回家睡了,你们都不知道?我因问你大嫂子:‘宝丫头出去难道你也不知道不成?’他说是告诉了他的,不过住两三日,等你姨妈好了就进来。姨妈究竟没甚大病,不过还是咳嗽腰疼,年年是如此的。他这去必有原故,敢是有人得罪了他不成?那孩子心重,亲戚们住一场,别得罪了人,反不好了。”
薛宝钗搬走后,王夫人“后知后觉”的发现薛宝钗搬走了,随后就问王熙凤什么状况。从王夫人角度,王熙凤是管家询问无可厚非。但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人,王夫人怎么会天真的想不到之前大张旗鼓的抄检对薛宝钗的影响。她越明知故问就越表明清楚薛宝钗因何而走。
薛宝钗来贾家一住六七年,对王夫人来说有亲戚在身边是好的,问题是亲戚串门没有薛家这么久的。对于薛家常住,贾家上下没有异样声音不可能。薛姨妈可以厚着脸皮装不知道,王夫人如何装?
薛家来到贾家后,薛姨妈很快释放出讯息,宣扬薛宝钗的金,要找有玉的配。这种赤裸裸的言语毫不掩饰薛宝钗想嫁给贾宝玉的心思。当时薛姨妈一说王夫人就明白。可王夫人对此从没表态过。
(第二十八回)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
薛姨妈的热切,王夫人并没有表态。虽说感觉王夫人更支持金玉良姻。但现实是王夫人既做不了主,也不可能轻易选择薛宝钗。她所谓支持金玉良姻,是对比林黛玉而言,一旦有更合适的人选,王夫人绝对会放弃薛宝钗。任何人都不如儿子贾宝玉重要,这是王夫人的行事尺度。
古人姻缘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在前母在后。又有孝悌从顺,父亲还要服从祖父母的意见。这就使得王夫人在贾宝玉姻缘上的话语权最低。贾母拥有一票决定权,主要还是贾政做主。一旦贾政决定贾宝玉要为家族联姻做牺牲,哪怕娶傅秋芳那种老姑娘。王夫人甚至贾母都不会强烈反对。古人以家族为重的基本观念不变。贾母、贾政、王夫人每个人都是家族联姻者,对此接受度极高。
薛宝钗样貌、人品、才学什么都好,问题是出身太低。低到什么程度?低到京城没有一家人对她问津。商人家庭出身不光自己门楣低,还会拉低丈夫门楣,甚至拖累丈夫仕途前程。古人立足社会有多方面掣肘。社会地位、家族势力、财富……当这一切都是资本,包括妻子家族的门第地位。薛宝钗商人出身,哪怕再有钱也没用,会拉低丈夫地位,还会影响丈夫的人际关系。士大夫若娶商人妻子,会被集体排斥。尤其文人集团追名逐利可以,却谁都不愿意和一身铜臭扯上关系。
贾政当初对衡芜苑的评价是“无味”,鸡肋一般。王夫人不至于如此,却会谨慎选择。“金玉良姻”本就是薛家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宣传语”,王夫人且观察的心理非常浓。
薛家在贾家住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抄检大观园时,薛宝钗起码十八九岁。这在当时很大年纪了。王夫人笃定整理贾宝玉身边,背后针对林黛玉。也要对袭人提议贾宝玉搬出大观园时,说起薛宝钗、林黛玉等表姐妹需要避嫌重视。王夫人也不敢打包票薛宝钗就没问题。万一宝钗宝玉有什么事发生……与其如此,不如就借机令薛宝钗搬离大观园的好。
所以,抄检大观园明知道无差别对待,王夫人和王熙凤竟然没有一人安排人去和薛宝钗提前打招呼。逼的薛宝钗不得不第二天急忙搬家避嫌。当时她去李纨那辞行时,李纨和尤氏的反应耐人寻味。
(第七十五回)李纨听说,只看着尤氏笑。尤氏也只看着李纨笑。
李纨和尤氏对宝钗离开都一瞬间反应是抄检大观园的影响。没理由王夫人不知道。可见事后王夫人对薛宝钗挽留,都是必要的客气,毕竟薛宝钗在大观园住了好几年,这会搬走不可以装不知道,客气要有的。但是,王夫人没拿长辈身份命令薛宝钗必须回来,证明她心中对薛宝钗搬离是愿意的。不但宝钗,宝玉,甚至林黛玉等都在她的计划内搬离大观园。就看时机而已。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