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70岁大臣见朱元璋,自称“老臣”,朱元璋讽刺:朕以为是文天祥呢

70岁大臣见朱元璋,自称“老臣”,朱元璋讽刺:朕以为是文天祥呢

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编修前朝史书的习惯,明朝也不例外。洪武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学士宋濂来组织人手编撰《元史》,宋濂是明朝初年的文坛领袖,又是太子朱标的老师,朱元璋认为,让宋濂来编纂史书,自然不在话下,但宋濂思考半天,对朱元璋说,元朝史料大多不在中原,编撰十分困难。若想编成《元史》,须得一人相助。朱元璋:“只要先生点名,我必请他来协助先生!”宋濂说:“翰林院危素堪当大任!”

70岁大臣见朱元璋,自称“老臣”,朱元璋讽刺:朕以为是文天祥呢

危素何许人也?宋濂为何一定要请他出山呢?危素此人,大有来头。早在元朝时期,危素就成了汉人中的佼佼者,他担任元朝兵部员外郎、工部侍郎、监察御史等职,是元朝政坛赫赫有名的汉族大臣。危素是个神童,4岁就开始读书,是集书法、绘画、文学、史学之大成者。元顺帝时期,危素进入元朝翰林院担任编修,因为元朝丞相脱脱欣赏危素,让危素来负责编修史书。危素历经多年,完成了《宋史》《辽史》《金史》三部史书的编撰。但因为危素是汉人,最后这三部史书的作者都变成了丞相脱脱,危素变成了一个代笔的写手。

70岁大臣见朱元璋,自称“老臣”,朱元璋讽刺:朕以为是文天祥呢

洪武元年,徐达率兵北伐,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果断放弃北京(元大都),逃到草原上。徐达占领北京后,找到了危素。此时危素已经66岁,垂垂老矣,他不愿意投奔明朝,他想为元朝“尽忠”,因此差点投井而死。还好徐达礼贤下士,危素才同意跟徐达一起回南京。朱元璋早闻危素大明,将危素安排在翰林院,时常召见危素,让危素为朱元璋讲述元朝皇宫中的故事。

70岁大臣见朱元璋,自称“老臣”,朱元璋讽刺:朕以为是文天祥呢

​因为危素在元朝做了近30年的官,对元朝比较了解,又加上危素有编撰史书的经验,所以宋濂才要求危素来协助编撰《元史》。危素不负众望,召集一帮文人,完成了《元史》的编修。在中国的“二十四史”的作者中,从来没有一位作者像危素一样伟大,因为他一个人参与编撰了四部正史(《宋史》《金史》《辽史》《元史》),占“二十四史”的的六分之一。但是,因为宋濂的地位在危素之上,所以《元史》的作者一栏,写上了宋濂的名字。危素虽然编了4部正史,但没有一部留下自己的名字。

70岁大臣见朱元璋,自称“老臣”,朱元璋讽刺:朕以为是文天祥呢

自古以来,才华太惊艳的人在性格上总有不足,危素便是如此。元朝时期,大画家王冕声名鹊起,但王冕唯独看不起危素。危素多次向王冕求画,王冕都未答应。因为王冕认为危素此人太“有诡气”,不值得信任。如果说王冕不喜欢危素,这还不算严重。但若朱元璋不喜欢危素,危素就大祸临头了。危素投降明朝的时候,已经66岁,编撰完成《元史》,已经到了70岁高龄。因此经常倚老卖老,让明朝的大臣非常不爽。洪武五年,一位叫王著的御史率先弹危素,说危素是亡国之臣(元朝旧臣),不适合得到重用,其他御史也纷纷弹劾,朱元璋忍而不发。

70岁大臣见朱元璋,自称“老臣”,朱元璋讽刺:朕以为是文天祥呢

有一天,朱元璋正在东侧间休息,危素在门外求见。朱元璋问:“门外是谁?”危素回答:“是老臣危素!”朱元璋本来对危素就反感,一听危素自称“老臣”,便十分不爽。讽刺危素道:“你是哪朝老臣?我以为是文天祥呢?”文天祥是南宋抗元名臣,朱元璋这么说,明显是讽​羞辱危素曾效力于元朝,危素听完后,面红耳赤。第二天,朱元璋将危素贬到安徽和县,让他收余阙庙。余阙是元朝的一位忠臣,朱元璋这么安排,让危素特别尴尬。危素已经70岁,面对如此羞辱,重病不起,半个月后,危素在余阙庙咽气,客死他乡。

70岁大臣见朱元璋,自称“老臣”,朱元璋讽刺:朕以为是文天祥呢

笔者认为,危素在历史上的贡献值得认可,尤其是他在史学上的贡献,不可磨灭。但危素生在了那个年代,曾长期效力于元朝,由于民族的原因,他在明朝初年的地位非常尴尬。再加上危素以“老”自居,因此得罪了很多御史,尤其得罪朱元璋,最后酿成苦果。从历史全局来看,元朝的危素、明朝的危素,都是中国历史上危素,值得我们去认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8200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