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朝廷得到柔然入侵的报告,立即派尚书令李崇都督北讨诸军事与尚书仆射元纂率兵十万,北击柔然。李崇是北魏的三朝老将,文武全才,年轻时跟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来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又外放作州刺史,政绩卓然,及至明帝时,执掌尚书。当日在显阳殿辞别孝明帝北征时,一身戎服武饰,虽年已近七旬,然志气奋扬、干力如少,满朝大臣无不称赞。
李崇分兵两路,分进合击。阿那瓌在平城虽然劫掠四方,但时时打探洛阳的行动,当得知李崇率兵北上后,立即整军北归。李崇千里进军,阿那瓌火速逃遁,柔然携带者在中原俘虏的两千余人口和数十万头牛羊回到漠北。李崇出塞追击三千余里,根本找不到柔然的影子,只得泱泱地回兵。
回兵的途中,李崇的行军长史巨鹿魏兰根沿途考察了边镇的状况。此次柔然的入侵,东部几个边镇的军民被抢掠一空,镇将无所作为,柔然长驱直入,平城京几近沦陷。然而这只是表面的情况!魏兰根的调查,发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
北魏立国以后,北方大草原最大的威胁来自柔然。北魏为了防御柔然南侵,太武帝时期先后在阴山一线自西向东设立了沃野(今内蒙古五原县北)、怀朔(今内蒙古固阳县)、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抚冥(今内蒙古四王子旗)、柔玄(今内蒙古兴和县)和怀荒(今河北省张北县)六个军镇,史书上合称“北方六镇”。派鲜卑重臣重兵戍守,以拱卫京师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
六镇的建制不同于其他区域,在这里没有州县的行政层级,只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
各镇的最高长官是镇将,镇将向上直接对朝廷负责,向下管理所辖地区的所有事宜;主管事宜包括民生的、刑狱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负责军事,所以这里的官员们都是以军队的等级设置官吏,形成军事化治理模式。
各镇辖区的老百姓也不同于其他州县的老百姓,这里没有普通意义上的人民,只有“军户”,这些军户汉族人极少,基本都是鲜卑民族和少量的其他种族,军户们有军籍,世代承袭,这就极大地保证了鲜卑族的参军特权;北朝乐府诗《木兰辞》里“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就记载了木兰继承了父亲的军籍来应征参军的故事;军户们平时就以农业或牧业生产为主,一旦有了战事,就立即组成军队参加战斗。
六镇设置初期,所担负的责任大,近在京畿,起到拱卫都城平城的作用,也就很受朝廷的重视,镇将都由鲜卑贵族担任,这几乎就是仕途的终南捷径,这份工作经历是日后提拔的重要依据,上升空间巨大,往往回朝廷以后就会进入中枢决策层,成为国家的栋梁。镇民们既不用交赋税还经常有机会立功,得到朝廷的赏赐,立有功劳以后就可以进入武官的晋升行列,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北魏朝廷崇尚武功,所以六镇的武将和镇民们在整个北朝是光荣的,他们散发着荣耀的光芒!
然而,自从孝文帝迁洛以后,六镇从京畿重镇变成了边陲塞外,从地缘政治上就被边缘化了。镇将们迁升的机会也被渐渐堵死了,因为北魏洛阳朝廷的社会风尚已经从尚武转变成了崇文;从洛阳政治斗争失败而被排挤出朝廷的失意官员们,被贬谪到了六镇作镇将,从此担任六镇镇将就等同于贬谪外放。原鲜卑的镇民军户们依旧在这里生活着,但是从中原不断有流放、发配来的罪犯,他们到这里服刑,六镇之地成了流放罪犯的荒蛮之地,鲜卑的原镇民军户们也就与这些流放犯人们为伍了,慢慢人们再也分不清楚哪些是原鲜卑军户,哪些是流放的罪犯。
贬谪而来的六镇镇将仕途失意,然后贪腐堕落,欺压军户、流犯;军户镇民们守着贫瘠之地,没有了朝廷的物资供给,生计勉强,怨声载道。他们怀念京城在平城的日子,敌视着南迁洛阳的朝廷,与洛阳的显贵们同族而相恨。然而北魏立国已久,政治惯性很大,这一切都在表面相安中。
终于,正光四年(公元五二三年)柔然的劫掠彻底打破了这一切,柔玄、怀荒镇以及抚冥镇仅有的生计也荡然无存了,他们就要铤而走险了。 这一切,出塞回军的尚书令李崇和长史魏兰根看在眼里,李崇立即上疏朝廷,将潜在的祸患和应对措施上呈皇帝。
“昔缘边初置诸镇,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司号为‘府户’,役同厮养,官婚班齿,致失清流,而本来族类,各居荣显,顾瞻彼此,理当愤怨。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入仕次叙,一准其旧,文武兼用,威恩并施。此计若行,国家庶无北顾之虑矣。”
六镇危机虽然直接表现为镇民的生计困难和内心怨愤,但本质确是北魏朝廷政治制度改革以来的疏忽与缺陷。六镇地区实行军、民、生产、行政一体化制度,最初由鲜卑显贵和中原强宗子弟充任边将,而且边镇将军的迁升提拔具有优先权;孝文帝太和改制以后,边将的迁升之路中断,且朝廷谪员任边将和流放罪犯充实镇户,至于“号为府户,役同厮养”,军官对军户的压迫转化为边镇对洛阳朝廷的愤怨;再加上柔然的大肆剽掠,镇民的生计更加困难,矛盾冲突就在眼前。
李崇上奏提出了三条措施:第一,将六镇改为州郡,行政与边防分开,消除镇将对军户的压迫;第二,将镇户赦免为百姓,取消军籍,分别安置,让他们能一心搞生产;第三,将有边镇工作经历的人优先提拔,弥补太和改制以来对边镇的政治疏忽。
李崇的奏疏递交上去了,史书记载四个字:“事寝,不报”。
原文始发于:北魏风云 丨 柔然逼赈:1.4李崇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