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0月21日,上映一月的《我和我的祖国》总票房已经累计到27.5亿了,位列2019年内地票房榜第四位。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它在票房上的成就让人极为惊艳。
高质量的剧情、有实力的演员、能掌舵的导演,再加上天时地利的配合,使得《我和我的祖国》成为了国庆档里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代表。
与此同时,许多与影片有关的幕后故事也被呈现到观众眼前。
比如国庆假期期间,曾冲上热搜的“中国仪仗兵为啥不能眨眼”:
视频中,朱一龙饰演角色的人物原型宋月强说,他们1997年为香港回归做训练时,曾保持几个小时不眨眼。
因为当时的外国记者,喜欢抓拍中国军人不好的一面,为了维护好自家的形象,宋月强他们只好自己下功夫训练。
还有上厕所的时候,记者也会等在门外,抓拍中国军人整理衣服的一刻,显得我们懒散。
当时排练的时候英方还有人晕倒了,中方看见之后就紧急加重了自己的训练强度,担心自家也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曾一次站立了6个半小时。
视频出来之后,网友都纷纷为护旗手们点赞,可以说《我和我的祖国》不仅为大家重现了那些历史上的重大时刻,还顺便带出了许多值得铭记的小人物与小细节。
而这些令人好奇又惊叹的幕后故事,其实都来自于一档纪实节目——《《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幕后纪实》
幕后纪实,是影视剧常见的周边节目,指的是用纪录片的方式,同步跟随剧组和角色原型人物,呈现作品拍摄的幕后故事。
因为国庆档效应,《我和我的祖国》的幕后纪实也连带跟着火了,在单个平台上突破了3000万的播放量,几乎快赶上一档热门综艺了。
而它之所以这么热门,不仅是因为它能为我们展现电影之外的真实历史背景,更是因为《我和我的祖国》涵盖了太多好演员,以及一个强悍的中国电影导演梦之队。
也就是说,看这一档纪实节目,我们就相当于同时看了大半个演艺圈的实力派演员都是如何磨戏的了,以及一部电影是怎么出来的。
这比看什么演员竞技综艺节目过瘾多了。
比如最新播出的第三期里,讲的就是《前夜》黄渤和管虎的故事:
黄渤,大名鼎鼎的实力派,演技、人品、情商,都没得说,但当他遇见管虎时,也是会害怕的。
因为和管虎有过丰富合作经验的黄渤知道,拍管虎导演的戏,一半演技在拍戏,一半演技在玩命。
果不其然,从最简单的文戏开始,管虎就开启了自己疯狂的“保一条”模式:
“保一条”是行业术语,指演员在拍得还不错的情况下,被导演要求继续重演,说白了就是:这条行,咱先保住,但我们再拍一条看看能不能更好。
文戏也就算了,体力戏“保”起来才是最要命的。
大家还记不记得《前夜》里黄渤提着电焊题材大半夜往天安门广场狂奔的场景:
就这个场景,重拍的次数之多,直接把黄渤累病了,第二天浑身无力,两腿僵直,紧急送医院挂吊瓶。
于是乎就诞生了以下这个令人爆笑的场景:
黄渤校对国歌和电动升旗装置的时间,其中有一个镜头是黄渤倒数升旗的时间:“47、46、45、44、43……”
但因为黄渤当天刚输过液,之前又熬夜拍戏累了好几天,整个脑子都是糊的,所以拍这条时重来了7、8次,都把“44”这个数字给说漏了。
这一本正经犯迷糊的样子真是令人又爆笑又心疼啊~
当然了即便管虎导演如此刁钻,作为演员的黄渤,折磨起自己来也是下手贼重,丝毫不留情的。
比如这段爬杆的戏,黄渤就主动要求再来一次,爬得更高一点:
这段戏原本是只实拍下半部分的,上半部分在绿幕里完成,但拍完一遍之后,黄渤觉得摄影机没有仰拍到他表情的部分,这样不够体现当时的紧张,于是要求再拍一次。
结果这一次,黄渤愣是爬到了比摄影机还高的地方……
机位依然拍不到,下来之后,管虎又心疼又好笑地对着黄渤来了一句:“跟这冒什么险。”
看似是在调侃,其实透着满满的感动。
要知道《我和我的祖国》的演员们都是0片酬出演的,但他们依然卖命、死磕细节,不放过任何一次更好的重拍机会。
细节上也是,黄渤自己亲自参与妆发的调整,还琢磨了许久,才确定用苏北方言来讲台词。
因为根据历史背景来说,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都主要集中在苏中、苏北等地区,最有可能符合黄渤饰演角色的原型背景。
说完《前夜》,我们再来看《夺冠》:
《夺冠》篇是徐峥导演的,电影出来之后成为了观众心目中最好的篇章之一,为了把《夺冠》拍好,徐峥也着实费了不少心思。
比如实地找了上海的一个旧弄堂,重新装修改造:
一切室内室外的摆设,都是按照旧照片还原的,钟表、电视剧、录音机、照片、墙皮、作业本,每一个细节都被考虑到了。
《夺冠》篇里,还有一个拍摄难点是弄堂里的群像戏:
为了这几场群戏,徐峥找来了70个左右的群演,每个人物都给安排了角色背景,比如退休教师、会计、总务科科员、大学生、排球球迷等等,以及谁和谁是夫妻,孩子之间是什么友谊。
观众视角来看好像就是简单的一群人狂欢,但其实如果我们定格一个画面,就会发现每个人的个性表现都不一样。
这种群戏既难演又难拍,一个人不在状态都得全部重来,重来多了又会影响全部人的整体状态,为此徐峥也是费了不少心思,还专门请郎平去带了一下气氛。
至于冬冬的戏那就不用多说了,国庆档期间已经多次被夸上过热搜,徐峥还盛赞,他几乎是现在最聪明的男演员之一了。
别看人家年纪小,演戏却不是完全靠直觉的,从幕后纪实来看,冬冬完全就是一个很成熟的小戏骨,徐峥要什么,他都能很快地做出改变,并完美呈现出来。
而且还有作为一个小戏骨的敬业,比如生病了耽误拍摄进度,自己会在角落难过到落泪。
明明还没好呢,就假装活泼跟导演说自己可以开始拍了,结果掀开后背衣服一看,全是刮痧的血痕印记:
冬冬的领悟力和拼劲都是令人惊叹的,保持这个节奏,假以时日必能成大器。
对了,郎平在《夺冠》篇还有演出哦,徐峥隐藏了个调皮的小彩蛋,大家可以去找一找。
还有《回归》篇,值得提的内容也不止“中国仪仗兵为啥不能眨眼”这一个。
令人印象很深的一个画面是,杜江去军营里参加训练的时候,其饰演角色的原型人物朱涛曾亲自出来为杜江示范升旗。
我们知道,片中杜江升旗时是不能看旗杆的,只能凭借训练经验,在熟悉旗杆高度的情况下,踩着国歌的节奏,形成肢体惯性动作,让国歌和旗杆同步到顶。
这时候的朱涛,已经十几年没有升过旗了,但他为杜江示范的时候,依旧是一次性成功。
可见曾经的训练有多密集和刻苦,那份感觉,早已经沁入骨髓、融入血液了,是毕生都忘不了的了。
还有一个画面,是升旗戏已经重复拍摄了好几次之后,朱一龙发现自己敬礼时的小拇指没有和其他手指头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于是要求再重拍一次。
那时候演员自己其实也已经很累了,但要求严格的朱一龙,却依然追求细节的完美。
就像杜江参演前曾进入军营同步训练一样,每一个来参与《我和我的祖国》的演员,虽然是0片酬,但都抱着对这片土地的绝对敬畏,抱着对表演的绝对热忱,一丝不苟地严格要求着自己。
片中有许多导演把演员熬倒的片段,也有演员把导演熬到主动喊停的时候,为了完成一个作品,大家都在相互折磨,但又乐此不疲着。
《我和我的祖国》的电影幕后纪实,展现的不仅是影片背后的神秘历史故事,还有创作人员们的努力与付出。
电影虽然宏达,但剧情都是以小人物出发,由一个独立小故事组成的,在这样的小体量里完成完整的起承转合,其实很考验创作者们的功力。
就像管虎说的,拍摄《我和我的祖国》,可能是他工作以来压力最大的一次体验了。
看着这样的幕后故事,看着这些在各行各业认真努力和付出的人,是很令人舒心的。
大时代由小个体组成,其实欢呼声再高,情绪再沸腾,终归都是要归于平静的。
沉下心来做好自己,好好努力,不管是家国还是电影,只要于点滴之中进步着,相信未来我们都还能做得更好。
来源: 青石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