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龙眼”,不是那种叫龙眼的水果。不知道这种水果,为什么叫龙眼;但知道中国人对“眼”,格外垂青。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凡物皆有“眼”——天有天眼,地有地眼;有的眼有形,有的眼无形。我说的“龙眼”,不在城里在县区,在汉高祖刘邦的老家。
自从出了一个刘邦皇帝,丰沛老百姓固执地认为,这里有“龙眼”。经过两千多年的等待,这不,“龙眼”现身了。
原来,在刘邦故里丰沛一带,去年以来,接连发现多处泉眼,且都是温泉。这一发现不得了,引起轰动,坊间沸腾。老百姓终于长出一口气:都说这里人杰地灵,自己也自封人杰地灵,但两千多年了,光有“人杰”不见“地灵”,乃至于再用“人杰地灵”这个词汇时,心虚,不硬气。这下好了,总算苍天不负……
非常理解。莫说本地人有此顾念,我这个外地人,对此也曾打过问号。
丰沛的“人杰”自不必赘言。而说到“人杰”,必然撇不开刘邦。
先说句题外话。丰沛是两个县——丰县和沛县,它们都归古城徐州所属,是古城最穷的两个县。别看钱袋子瘪,穿着也不光鲜,嘴皮子也不溜,但两个县的老百姓,莫说在徐州,就是出古城,向全国,走到哪里,腰杆都挺得倍儿直,自报家门时,从不低声下气,而是堂音十足,嗓门洪亮。何故?
丰沛人很以自己是丰沛人而自豪。这种自豪感,源自其祖先,出了一个平民皇帝刘邦。他们不满外地人对刘邦的评价,什么“吃狗肉不给钱”,什么“不学无术,整日里吊儿郎当”,喊他刘三,说他渣,骂他流氓、刽子手、背信弃义。他们认为,大异之人必有别于常人之处。在他们心中,刘邦是异人,大异人;也是智者,大智者。
想那刘邦在纷乱无边群雄逐鹿中,没有被淘汰出局,自有他独到的过人的品质。他狡黠中有智慧,智慧中有执著,执著中有胸怀。他不屑拘小节,心中装天下。你说他没有项羽的“力拔山兮”?是,但他能治天下。
在丰沛百姓心中,刘邦这个皇帝,跟其他的皇帝大不同。他不是普通的皇帝,他是皇帝中的皇帝,因为他奠定了“汉根”。是有了刘邦和他的大汉,民族才叫汉族,语言才叫汉语,方块字才叫汉字……而这个奠基“汉根”的人,离他们那么近:刘邦的祖宅,就在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村,“五百年前是一家”,两千多年了,七拐八拐,都能跟那“根”扯上点关系。刘邦是“丰生沛养”,即在丰县金刘寨村出生(一说中阳里出生),长大了,才去沛县打工,他起事前工作生活的场所主要是在沛县,现在沛县刘皇的痕迹,那就更多了,什么“泗水亭”“歌风台”等等等等。
不光地缘近,心理距离也近。刘邦当皇帝之前,并不高大上。“泗水亭亭长”,也就是个股级吧?这个级别,不要说现在闭着眼瞎摸,一抓一把,就是当时,也不算什么大官。可人家愣是披荆斩棘,一路厮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把江山拿下了,中国人从此才有了“汉根”——为什么有自豪感?还用说么,“汉根”在此!他们觉得自己身上也有“汉根”!至于两个县为争“汉皇故里”冠名权,打口水官司的糗事——比如,丰县说,这里是刘邦的出生地,所谓“千古龙生地,一代帝王乡”;沛县反驳,切!这里是刘邦的起家地,所谓“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 ……类似的幺蛾子事,多了去了,足够长篇大论,这是另话,这里忽略。
丰沛“人杰”,当然首推刘邦,又远不止刘邦。
丰县是中国出皇帝最多、皇帝祖籍最多的县,除了刘邦和他的汉代的29帝,还有蜀国的2帝,丰县籍萧何后人所创立的南朝齐和梁的22帝,还不算分封各地的王,一共有53帝,都是祖籍丰县。丰县还出了一个张道陵——张道陵何许人也?道教创始人也。
诡异吧?这么贫瘠的地方,怎么会出了这么多“龙”?居然还有天顶星人!
不想“地灵”都不行,否则说不通。这不是迷信。地是有灵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一个地方的人文与自然环境,存在着某种神秘关联,只是密码,很多还未被破解。
不过,话又说回来,是真没看出这里有“地灵”哎!
丰沛一带,属于平原,一马平川,既无大山也无大川。山,有两个,一个叫华山,一个叫栖山;一个在丰县,一个在沛县。
华山滑了在丰县,栖山栖落在沛边。栖山到华山,来回二十三。
这个谣,说得是两个山的来源,和两山之间的距离;这距离,也是丰、沛两个县地域最近的距离。别看海拔可以忽略不计,两个山却传说是二郎神心慌手抖不小心碰下来的山。华山只有69.7米高,栖山已没有了山形。显然,这样的山,存不住“地灵”。
没有高山,有大川也行啊。对不起,要大川没有,要河沟有一条——在丰县境内,名曰大沙河。大沙河是一条县域河,由黄河决口形成,满打满算61公里,与仙呀灵的,一点不沾边。沛县北侧,倒是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大湖——微山湖,但微山湖三分之二的水域,属于人家山东,就是厚着脸皮拽过来,也只是多了几分英雄气,与仙呀灵的,同样不沾边。
没有奇山圣水,一眼能望到边际,大风一刮,连个挡头都没有,风沙遮天蔽日——这哪像天子诞生的地方呀?出妖魔鬼怪还差不多。
地不“灵”,说白了,就是风水不好。这口气,憋在丰沛人民心中,一憋就是两千多年。一说,是这口气,让这里的人,脸有憨相、说话木讷。实际是不是这样,没有研究过;但是丰沛人实在,质朴,拙言,确是真的。
奇怪就奇怪在,民间从未放弃“地有灵”的信念。地面上的山水没有,那肯定在地下。因而,关于泉的传闻,不绝于耳,代代相传,两千多年从未间断。这股子执拗劲儿,似曾相识,与刘邦刘皇有一拼。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地灵”要么不显,一显,则呈井喷状,冥冥之中顺应了“丰”“沛”两个字的本义——
先是在丰县的大沙河镇,发掘了一处水温43度的温泉;再是在沛县的安国镇,就是那个出“五里三诸侯”的地方,开采出水温64度的温泉;还没完,又在丰县县城北部,挖掘出一孔比大沙河温泉优得多的温泉。三处温泉,水质全部为优;尤其是安国镇那泉,不光温度高,水质也为全省最优。
要在其它地方,温泉,不过是添了一项营收,多了一处老百姓休闲放松的场所;这里不这么看,很不这么看!两个县的老百姓激动到呼天抢地:风水回归了,沉睡的“地灵”发力了,“龙眼”现身了!谁说俺这里穷?俺们这是块风水宝地金不换!
也是。其实,“龙眼”一直都在。是这些“龙眼”,默默孕育了大汉之根。兀的想到,要是这“龙眼”在大汉时,就被开采出来,那丰沛肯定不是现在的样子,老百姓会更牛掰,这两个县绝对不会是古城最穷的县;成为最富庶,也不是没可能。
诗有 “诗眼”,文有“文眼”。一个地方,出了皇帝,出了天子,那该有个“龙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