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歌 / 著名诗人乔延凤去世 | 乔延凤:七千年的秋风吹白了河边的芦花

著名诗人乔延凤去世 | 乔延凤:七千年的秋风吹白了河边的芦花

小编按:2022年8月12日,著名诗人、原《诗歌报月刊》常务副主编乔延凤于安徽合肥家中去世,享年78岁。乔延凤先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主持《诗歌报月刊》期间,延续《诗歌报》的优良传统,编发了大量有影响的好诗,经他发现培养的一大批青年诗人也早已在诗坛崭露头角。乔延凤先生策划举办的《诗歌报月刊》函授班,是当时密切联系基层作者、力举诗坛新人的一项重要举措。三期函授班培养出许多优秀学员,他们中有许多人至今仍活跃在中国诗坛。本号曾在《大地访诗人》第十三期刊发题为《安徽<诗歌报>主编乔延凤,坚持抵制不发非诗》的文章,受到广大诗友们的喜爱。

乔延凤,笔名黎阳。1944年10月25日生于江苏句容,196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江苏句容郭庄中学、安徽宣城中学、安徽蚌埠三中高中语文教师,蚌埠市文联《淮河》文艺双月刊诗歌编辑、蚌埠市文协副秘书长,安徽省文联《诗歌报》编辑、《诗歌报月刊》常务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蝴蝶伞》《白蝴蝶》《再生之蝶》《乔延凤诗选》,散文集《西山飞黄叶》《乔延凤散文选》,理论集《诗歌苦旅》等。《秧果》获全国散文大赛奖,《碎裂及其他》获《江南》杂志奔马奖诗歌赛佳作奖。2022年8月12日,乔延凤于安徽合肥家中去世,享年78岁。

山 村

阳光普照,大山环抱

温暖着山里人的居所

错落有致的瓦屋小楼

将清清的溪水一路照亮

正是早春

山头 雾气聚散

风吹着 宛若一座座岛尖

一声高 一声低的

是溪流一路欢快的歌唱

山路上走来的归乡人啊

挎着沉甸甸的背包

一腔的心事

都随着小溪的水 愈淌愈远……

开元寺

大殿双层庑顶

大地震后仍傲立的双塔

塔边几株古荔枝树

正讲着未走远的历史

曾经的世界第一大港

满載丝绸茶叶瓷器的船队

就从这里驶向阿拉伯、波斯

走在寺院静静的地坪

听秋风中响着的树叶

秋鸟的啼音多么惊心!

往事远了又近 近了又远

牧鹅少女

山坡一片洁白的流云,

山头一片洁白的流云。

两片白云之间,

闪过牧鹅少女的鞭影。

向着同一个方向飘动,

两片白云渐渐靠近。

蓦地一声笛音,

靠近的白云又被扯远。

山坳里勘测队的小伙子,

用笛孔牵走了这一片云……

河姆渡

独木舟

陶纺轮

干栏式简易草房

渔猎稼穑的男女

采集野果的姑娘

还有吹骨笛的少年

都在一位老祖母

家庭的慈爱里朝夕相处、成长

七千年的秋风吹白了河边的芦花

吹白了一代代人的黑发

吹远了河姆渡的鱼鲜、甜果、稻花香

临 别

在这个人流不多的火车小站

我们最后相别

岁月不会留下过多的痕迹

肯定的是,多年后你会仍然想起

天空中的云朵

多像聚散不定的羊群,散在草地

我就是羊群中最不听话的那一只

一定活在你流泪的记忆里

静 帆

静成唐寅的一幅画

苏州名士点染的山水

总泛着温柔的太湖波光

帆 静

水 动

听得见画页中

微微的风响

一阵黄梅雨

从粉墙黛瓦的水村翘檐

轻轻飘来

几只湖鸥啾啾掠过

仔仔细细看

帆 更静

湖 更亮

洛阳桥

大风吹乱了桥上行人的头发

几个从桥头跑来的年轻人

正好闯入我镜头里

几只木船 在江心红树林轻系

人工养殖的海蛎子

已将桥墩石堤固为一体

远走了的宋元明清海外游子

还能重回桥上来么?

鲤城的刺桐花一年年依旧摇曳

乔延凤诗语

诗歌最关键的是要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这种情感必须是真实的,其次是美好的。比如说爱情诗,把爱情和劳动放在一起就很具有美感,这是劳动人民的真挚爱情,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诗歌的本质是抒发情感,能够打动人心、让人们的精神得到升华。诗歌是很了不起的,是讲究情感意蕴的,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初读不一定明白,需要反复品味,仔细领会。我曾多次谈过诗歌的语言问题,我很反对“口语入诗”,诗歌语言与口语是不同的,不是一回事,诗歌语言不仅仅是书面语,而且是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具有独创性和凝练性,作家、诗人的个性,都充分体现在他的文学语言里。


没有诗意、脱离了音乐性的文字,我们不能称其为诗。对于新诗的音乐性、节律性,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化生性、不可分性,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对诗歌的音乐性,现在有些人不屑一顾,以为已经落伍了;在他们看来,诗歌是不需要提音韵、音乐性的,因为诗中有感情的起伏。其实,散文不是也有感情起伏吗?感情起伏并不能和诗歌的音乐性划等号。

区别诗与非诗、好诗与劣诗,要从诗的音乐性,诗的语言、意蕴、表达等几个方面衡量,再加上审美,就把诗的内容也包括进来了。

不具诗歌形式的,不能称其为诗;徒具形式而无内容也不是诗,内容不健康则是劣诗。

诗的表达与散文表达也不一样:散文表意,用线性表达;诗歌表达感情,用低回往复、一咏三叹的方式。这些,读读《关雎》《蒹葭》《硕鼠》《伐檀》就明白了。


文学奖项、诗歌奖项曾是检验一位诗人水平的方式,然而随着“非诗”因素的增多,评选随意性,其权威性、公正性、合理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

非诗的泛滥,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它直接败坏了读者的口味,我们应该积极地加以引导,清除这种不良的影响,以便更有利于我们的诗歌探索和诗歌创作。


诗歌的意蕴是深藏在诗歌作品中的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它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常常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精神气度,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需要欣赏者去反复地体悟、细心地领会,用全部的心灵探究和感受。

一首好的诗歌作品,应当是有意蕴的,没有意蕴的诗歌,浅显,不耐读,因而也是易于被时间淘汰的。

我们常说的诗中有诗,弦外有音,话中有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等,都说出了意蕴的一些特征。诗,往往就在这种作者没有说,而我们又能心领神会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4937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