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女人,只身在美国苦等丈夫五十年,却等来丈夫一张离婚协议书。
她当场气愤地给远在台湾的他打电话质问,却因为丈夫一句话释然,临终前她还在自己坟旁修空坟,期待与丈夫生不同衾死同穴。
这个女人,就是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
1990年,被蒋介石囚禁大半生的张学良终于重见光明。已是耄耋之年的张学良,出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原配妻子的墓前表示哀悼。
当他看到于凤至墓碑上的字时,不禁老泪纵横。
对于于凤至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张学良除了感激,更有深深的愧疚。
1897年7月7日,奉天富商于文斗家热闹非凡。
今天是他小女儿满月之时,亲朋好友都来庆贺,奶妈抱着孩子在院子里,大家都交口称赞女娃儿长得俊。
一位云游高人刚好路过,在门口歇脚要口水喝,正好看到了院子里一派热闹。这位高人看了一眼这个女娃,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此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
于文斗当即大喜,给女儿取名“凤至”。
于凤至当真是从小就不负众望,长得俊俏还聪明伶俐,16岁凭借优异成绩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院。
而此时和于凤至命运息息相关的张学良,比于凤至小三岁,正值少年意气风发之际。
张作霖早早就盘算着给儿子找个好儿媳,有一天听说于文斗女儿于凤至是凤命,不禁喜出望外。
于文斗曾经救过张作霖的命,张作霖正愁无以为报,当即就找人向于文斗提亲。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定下亲事。
张作霖兴高采烈地叫来儿子,把亲事跟儿子说了,没想到却遭到儿子的强烈反对。
张学良当时玩性正浓,接受的又是西式教育,向往着自由婚姻,哪肯心甘情愿地接受父亲的安排。
最后张作霖没办法,只能跟儿子妥协:
你的原配妻子必须听我的,如果你还不满意,以后你要想再找随你便。
张学良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张作霖没想到,他这一松口,让儿媳于凤至遭受一辈子的委屈。他事后也觉得对不住这个儿媳,只是说出的话如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
话说张学良父命难违,和于凤至成了亲,两人相处得倒也和谐。
这一方面是因为于凤至容貌姣好,灵动的大眼睛,秀挺的小鼻子,五官精致,肤白如雪,长得美又有文化,关键是没有一点大小姐脾气,做事稳妥周到,让准备挑毛病的张学良也挑不出刺儿。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于凤至一眼爱上了张学良,处处谦让着他。
缘分就是无法言喻的东西,有些人认定了就是一辈子无怨无悔地追随。
于凤至对张学良就是这一种。
然而贤惠能干的于凤至还是没能让张学良有所收敛,他凭着显赫的家世,风流倜傥的形象,经常流连在笙歌燕舞中,绯闻不断。
于凤至大度,从不去和他计较。
于凤至并未把那些莺莺燕燕放在眼里,她在家侍奉公婆,把家管理得井井有条,让帅府上下对她都交口称赞、心服口服。
不仅如此,于凤至更深知,女性的魅力仅仅靠美貌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容颜终有一天要老去,女人还是要不断充实自己。
因此她从未停止学习,结婚没几年,就以旁听生的身份进入大学接受新式教育,并且顺利拿到了文凭。
这边于凤至正在自强不息,年轻气盛的少帅张学良也没闲着,正事闲事一样没落下。
有一天,张学良带着一个比他小十几岁的美丽女孩子回家,坚决地对于凤至表明,要把这个女孩留下来。
她就是赵一荻。
看着站在眼前的漂亮女孩,于凤至突然感到强烈的不安。
女人的自觉告诉她,这回他是玩真的。
她先是一反以前的大度,拒绝赵一荻入门的要求,第一次和张学良吵了一大架。
赵一荻见状苦苦相求,说只要能留在张学良身边,一辈子做秘书也可以。
最后于凤至做出了让步,答应他们可以在一起,但赵一荻不能要名分,不能住进张府。
张学良和赵一荻正在热恋中,不在意能不能进帅府,只要能在一起,就心满意足了。两人很快就在外租了个别墅,过上了甜蜜的二人生活。
于凤至一看,这样也不行呀,这不是把丈夫往外送吗?
于是于凤至又找到张学良,让他把赵一荻带回家。
见于凤至做了让步,张学良也顺着台阶下,承诺“终身不离婚”,赵一荻也赶紧保证“不要名分,只要呆在张学良身边”。
于是,赵一荻就此进了张家的门,身份是张学良的秘书,这一身份一直维持了半个世纪。
事已至此,于凤至放下一切怨恨,和赵一荻姐妹相称,三人相处得非常融洽。
赵一荻生下孩子后,因为身份特殊无法带孩子,于凤至二话不说,把孩子接过来自己带,感动得赵一荻哽咽着只会喊“大姐”。
不是于凤至不介意,而是她对张学良的爱,让她选择了大度和善良。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蒋介石软禁。
于凤至陪伴着张学良,辗转于南京、奉化、黄山、萍乡、湖南彬州等,1940年又到了贵州修文阳明洞。
这四年的颠簸幽禁生活,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于凤至日日担忧蒋介石会加害张学良,严重的心理负担加上艰难的生活条件,于凤至患上了乳腺癌。
在张学良和众人的劝说下,于凤至不得不只身往美国求医。
照顾张学良的任务落到了赵一荻身上,这是赵一荻期待已久的。
在赵一荻开心地去陪张学良时,那边于凤至孤零零地带病漂洋过海。
只是于凤至做梦也想不到,这一走竟是五十年的天人永隔,至死也见不到丈夫张学良的面。
到美国后,于凤至在美国友人的帮助下,找到了专业的医生。
医生建议她做切除手术,保命还是保身材的完美,于凤至一开始是抗拒的。
直到病情恶化,她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
手术后,又是痛苦的化疗。
那段岁月,于凤至被病痛折磨得瘦成皮包骨,头发都掉光了。
只有一个信念支撑她接受自己不完美的身材,坚强地和病痛抗争,那就是:
只要活着,就能再见到张学良,就有一家团聚的机会。
因为治病,没有经济来源的于凤至已接近身无分文。
她明白,不能让自己陷入这种窘迫的处境,要想在美国有立足之地,她必须要做点什么。
从小在经商的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的她,是有经商头脑的,何况她还念了那么多年书。
通过观察,于凤至发现那时很多人在华尔街赚到了钱,她决定自己试一试。
没想到,于凤至很快就在华尔街赚到了第一桶金。
然后,她就去买房、出租,积累资金。
她凭着自己独到的学识和胆识,没几年就大富大贵,在美国买了两处豪华别墅,都是名人住过的,价值不菲。
两处别墅相邻,这是于凤至预备等张学良过来一起生活时,她和赵一荻各居一处。
就在于凤至为让一家子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努力时,却迎来了另一个重大打击:离婚。
很多人都认为导致张学良和于凤至离婚,是因为赵一荻。
其实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这个结果,和张学良的处境脱不了干系。
当初张学良让于凤至远走美国,一方面是让她去治病,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蒋介石对他的家人下手。
他相信于凤至能够带着家人在美国有个立足之地。
于凤至在美国治病创业,同时也不放弃四处奔走呼告,反对国民党对张学良的长期幽禁。
这已经引起了当时国民党当局的不满和反感。
后来国民党断章取义,利用张学良的回忆录误导舆论,解读成张学良对西安事变的忏悔录发表报端,并大肆宣扬。
于凤至认定张学良绝对不会说那样的话,就在美国媒体发文为张学良辟谣。
于凤至万万没想到,她的做法不但帮不了张学良,还让张学良陷入了危险处境,险些让蒋介石恼羞成怒,对他起了杀意,幸亏一些友人从中斡旋。
1960年,宋美龄介绍张学良信奉了基督教,并且提醒他,基督教笃守一夫一妻制。
这是提醒他要在两个女人间做选择了。
而此时于凤至远在美国,赵一荻一直无名无分陪了他三十年。
很明显,宋美龄是暗示他放弃和于凤至的婚姻关系,这样免得因为于凤至在美国的动静,而让当局迁怒到张学良身上。
而张学良的好友,国民党当局重要人物张群,也在劝说张学良早做打算,并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前往美国递交离婚协议书。
1964年,于凤至在美国家中,接见了不速之客张群。
突然见到故人,又是熟识丈夫张学良的人,于凤至有些激动,迫不及待地向张群了解张学良的近况。
一番话语后,张群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她。
于凤至疑惑地打开,上面赫然写着:离婚协议书。
于凤至大受打击,她无法相信,自己日盼夜盼,得到的竟是一纸离婚书。
她不愿相信这是真的,颤抖着手拨通了张学良处的电话。
接电话的正是张学良本人。对于于凤至的询问,张学良只是说:
“我们还是我们,永远不会分开。”
张学良的欲言又止,于凤至瞬间明白,他可能是身不由己。
因为他一句话,她释然一切,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了字。
因为他一句话,她依然在美国苦苦等待张学良,希望将来的某一天,还能再见到他一面,还能来和她相聚。
这份爱一直支撑着她走到人生尽头。
1990年3月20日,已是90岁高龄的于凤至走到了人生尽头,此时离她和张学良最后一次见面,已整整过去了50年。
临去前,她断断续续地交代身边的子女:
“我死后,把我埋在洛杉矶城外的山上,这样可以看看遥远的家乡,在我的墓旁挖一个空坟,将来给你们父亲用……”
临终前,于凤至把全部遗产写到张学良的名下。
直到死的那一刻,这个痴情的女子依然期待着和丈夫合葬。只可惜,于凤至到死也没等来张学良。
蒋介石、蒋经国相继去世后,张学良终于获得解禁。
获得自由后,他就带着赵一荻飞到美国,第一时间来到于凤至墓前祭拜。
他听着子女介绍她的生前境况,看到她墓碑上写着“张于凤至”,不禁老泪纵横,扶着墓碑说:“此生只负她一人。”
斯人已逝,终究还是错付真情。张学良死后,和赵一荻合葬在了夏威夷的神殿之谷纪念陵园。
于凤至墓旁的那座空坟,永远空下去。
如果于凤至泉下有知,不知是否还是一如以往地,支持张学良的一切决定。
真爱,从来不会在乎对方给予了多少回应,而是心甘情愿地为一个人付出。
. END .
【文|轻尘饮雪】
【编辑| 剩草】
【排版 | 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