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随着权力不断下移,
再加上不同的诸侯国也有各自的职官体系,使得这一时期的职官变得有些纷乱复杂。
不过,中原的诸侯国基本上还是承袭西周设置而有所取舍,
至于南方的楚国,尽管官名多与中原各国不同,
但所掌管的事务还是大体一致的。
西陲的秦国,东南方的吴、越两国,大体上与中原诸侯国相同。
今天,我们就梳理一下春秋时期的职官都有哪些,爵位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大体上,分为三类:行政官、宫廷官、地方官。
行政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士)
春秋时期的行政官,主要分为四个部门:司徒、司马、司空、司寇。
司,就是“掌管”的意思,
这“四司”在西周时期还不大显眼,到了春秋时期才被重视起来,
最初的“四司”官吏,也是由宫廷大臣转变的——这意味着这些官员不再只为周天子一人服务,而是为整个国家服务。
我们先说说司徒。
司徒在西周时期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但到了春秋时期主要是管理民政,
也就是围绕着百姓,“徒”就是徒役(劳役、军役),不过也包括人口问题:
公元前548年,郑国打败了陈国,
陈哀公穿上丧服,抱着土地神的神主,并让他手下的男男女女分开排列、捆绑着站好,
郑国大臣子展拿着绳子进见、叩头、捧着酒杯向陈哀公献礼,
然后进去清点俘虏的人数再出去,
接着,郑国人向陈国的土地神祝告消灾去邪,
之后有这么一句记载:司徒致民,司马致节,司空致地,乃还。
这里的“司徒”就是管百姓人口,所以“致民”——归还百姓,司马归还兵符,司空归还土地。
司徒下辖的官职78人,有各级行政长官,也有各种经济部门长官,
其职责有多重要?
比如鲁国的司徒一官长期由三卿中的季孙氏(总领大政)担任,
战国时期商鞅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户籍制度,对秦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而秦末刘邦攻入咸阳,诸将忙着抢钱财,唯有萧何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再说说司马。
古代的兵车都用马来牵引,所以掌管军队的职官被称为“司马”。
有人说,秦国的先祖非子给周孝王养马,怎么就得到了一块封地了?
实际上,周王室为了抵御戎人的侵扰,大肆繁殖马匹,
当时养马的人既要懂得饲养,
又有懂得训练、繁殖,以及疾病防治等等,相当于如今的“高科技人才”了,
不过,春秋时期的“司马”,还负责军赋的征收:
楚国苏掩为司马,令尹子木让他整治军赋、规划军备,
苏掩遂开始清查全国九种不同的田地,然后实行“量入修赋”,根据收入定出缴纳军赋的数额,
史称苏掩庀赋。
然后,我们说说司空。
司空,“空”的字形就是“房屋”、“工”,即掌管土木工程和百工的官职,
不过,这一官职在《周礼》一书亡佚,是汉人依托《考工记》补上的。
“司空”在西周金文中叫“司工”,宋国改“司空”为“司城”——为避宋武公的名讳“司空”而改。
最后说说司寇和司士。
在西周时期,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并称天子五官,其中司士、司寇职责有些类似,
司士是管官员的,也就是负责纠察官员的;
司寇是管“寇”的,就是管犯人的,掌理刑罚狱讼案。
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司士、司寇这两个职责就有些混乱了,
司寇负责管理社会治安,
可司寇在当时还有不同的名称,晋国称为士、理、大士,
周王室称为尉氏,
楚国称为司败等。
而司士,在晋国则被称为车右的属官,训练勇士之士,也有人认为是司马的属官。
在这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四大职位之上,还有一个上级总领大政,
有的诸侯国称为“相”,有的诸侯国称“执政”,有的诸侯国称“当国”,
楚国则取用了商代的官名,称“令尹”,
宋国是由右师或司城担任此职,
周王室初由卿士担任,后由太宰——不过西周时期太宰地位高,但到了春秋时期,太宰已经没有实权,甚至已经无法再统领四司了,
晋国是由中军“元帅”担任的,当时晋国设置三军,中军元帅级别最高,各军皆有司马、司空这类官职,所以司马、司空的地位比其他诸侯国低。
宫廷官:三公、宗伯、卜、史官、乐官、府人、仆大夫
所谓宫廷官,其实就是专为国君私人服务的。
主要有以下这些官吏:
负责教育太子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在太子继位前叫师、傅、保,即位后加了“太”字);
三公在西周时期地位很高,比如周公,大概就是清朝时期摄政王的角色,
但是到了春秋时期,负责太子起居的太保已经不见,而太师、太傅就是个“空名衔”,没什么实权,
宗伯——主管周王或诸侯国国君宗族事务的。
在注重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西周,宗伯地位很高,可到了礼乐崩坏的春秋时期,
大宗小宗之间混乱不断,谁也不愿意多个人管闲事,所以除了注重周礼的鲁国还有这个职官名,其他诸侯国早就废弃了,
而是单纯地将宗伯职责中的“祭祀”列了出来,设立了“宗人”这一职官,也叫“祝宗”,专门负责祭祀祷告的,地位不高。
卜——就是占卜官员,有时称“卜人”,楚国则称为“卜尹”。
这一官职也有小分类,有专门搜集龟壳的,有专门在龟骨上钻孔的,还有专门在上面刻字的,亦有记录卜辞的“卜史”,整个一“占卜流水线”。
史官——春秋时期的史官,就是国君的小跟班,走哪跟哪记录言行,
而且与后来的朝代有些不同的是,这个时期的史官还起到监督国君言行,刚正不阿,国君做错事也会被史官记录下来,不会为他们遮掩,
像周定王接待晋国使臣后,为了讨好用了不合礼制的礼仪,
事后,周定王也觉得这事有些不妥,慌忙派人找史官,不要记录下来,史官不理会。
还有齐国的权臣崔杼杀死了齐庄公,被大史(左史)记录:崔杼弑其君。
崔杼害怕留下杀君的恶名,就将史官杀死,
史官的两个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事,一字不改地记下“崔杼弑其君”的事实,
崔杼又杀掉了他这两个弟弟,
又一个弟弟继续接替前三个哥哥的职事,照样一字没改…….崔杼只得让他写下,没有再杀。
所以,当时的史官秉笔直书,国君臣子们都怕留下恶名,不由地收敛着自己的行为。
史官在西周时有大史和内史之分,但从《左传》一书来看,“内史”只见于周王室,“左史”见于楚国,官名有些不同。
乐官——演奏乐器,多为盲人,古人认为盲人能更好地与“上天”沟通,
这也是个很古老的官职了,祭祀、朝会、宴飨都离不开音乐演奏,尤其在鬼神观念很重的商代,乐师的地位相当高,
每种音乐也分等级,有的是祭祀专用,有的是天子专用,有的是诸侯专用,所谓“礼乐”,
“乐”与“礼”并列,实质上也是区分等级的重要标准。
除了上述这些职官,此外还有,
府人——替国君掌管财物。
司铎——王宫守卫者,铎是一种铃,手执敲击以守夜。
司宫——主管后宫,多由阉人充任,各诸侯国叫法也不同,称“巷伯”、“寺人”、“竖”的等
仆大夫——宫中总管。
地方官
地方官实际上都是诸侯国在自己封地设置的,
像齐国管仲改革,针对“国人”(城里居民):2000家设乡长、200家设连长、50家设里有司,5家设轨长,
针对“野人”(乡下居民):分为五属,设属正,每属9万家,
9000家设县帅,3000家设乡帅,300家设卒帅, 30家,设邑有司。
在进入春秋中期以后,一种新型的地方组织“县”就产生了,设县大夫管理,
县大夫下面是县师、司马、司寇等,
掌管一县的教育、民政、军事、治安。
那么,这些官员的爵位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春秋时期官员的爵位等级
爵位是官吏等级的标志。
春秋时官吏的爵位,是沿袭西周时的制度。
大体来讲,春秋时爵分为卿、大夫、士三等,
卿爵,是天子、国君之外,朝臣中的最高等级,
如“相”、“令尹”、“四司”的长官,各军的军将,一定由卿爵的人担任。
卿爵也有上、中、下三级,
上卿,也就是国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意思,但是在整个诸侯国外交来说,
小国上卿的地位,相当于大国的下卿,这么以此类推,之所以分得这么细,主要是来往使臣的接待礼仪要根据他们的等级有所不同。
大夫爵,是中级爵位,国家的中层官吏,有上大夫、下大夫两个级别。
各级别待遇自然不同,像上大夫受县,那下大夫则受郡。
士爵——低等爵位,充任基层官吏,士爵有上、中、下三个级别。
这些爵位还要“受命”。
受命,也就是任命,也分两种,一种是周天子“命”,一种是诸侯国君“命”,
大国三卿,皆命于周天子;二等国家的三卿,有二卿命于周天子;小国的三卿,只有一卿命于周天子,另二卿则命于国君,
此外下卿不受天子命,
这个“命”其实也就是“命数”的意思,天子或国君对卿大夫授命时,都要进行“加命”仪式,
比如,上卿是三命,中卿是二命,中卿晋升为上卿,就是加一命。
命数多少与地位的高低相应,车服作为贵贱差等的标志,随命数不同而有别。
也有先做官,后授爵的,如“司马辨论官材,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