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从结婚到出国留学,徐章垿和张幼仪结婚将近3年,相处的时间加起来却只有4个月左右。用张幼仪的话说,“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我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现代银行之父”看上徐志摩的一篇文章,成就一段苦痛姻缘
文/宏灯诗话
1913年,农历癸丑年(牛年),辛亥革命的第三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几件重大事件,第一次国会选举,宋教仁遇刺身亡,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
1913年,时任浙江都督府秘书的张公权,到杭州府中学堂视察时,坐在办公室喝茶。偶尔翻起学堂送过来的校刊时,忽然被一篇中学生的作文所吸引。这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的观点和语言都很新鲜,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于是,张公权开始打听,得知此文作者是海宁县硖石镇富商徐申如的独子徐章垿所写。赞赏之余,并立即接见了文章的作者,时年16岁的徐章垿。
张嘉璈,字公权,1889年出生在上海宝山县的一个大家庭,是一位银行家、实业家,后被称为“现代银行之父”,1979年病逝于美国。主要作品有《关于旧中国的通货膨胀》、《关于旧中国的铁路建设》等。
在当时,张家在上海当地相当显赫,祖父是晚清时代的县官,父亲张润之是当地有名的医生,家里拥有很多地产和文物收藏。尽管家底丰厚殷实,旧式家庭对子女们的教育也是相当严苛;受新文化的影响,其父亲思想相对还是比较开明,既主张学四书五经,也愿意让孩子们接受“新学”教育。
张公权10岁之前读私塾,以后就进江南制造局的广方言馆学外语。他于1904年考取秀才,次年考入北京高等工业学堂,半年后的1906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庆应大学攻读经济学,为他进入金融界打下了基础。1909年毕业回国,任邮传部路政司司员,负责编辑《邮传公报》。1911年,参加筹建民主党。1913年,24岁的张公权任北京参议院秘书长,并被浙江督军朱瑞邀请去做了他的秘书。
接见徐章垿后,这个举止儒雅的少年给张公权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出于对这个少年才俊的喜欢,再加上徐家已是江南富商的背景,对于张家而言,也是门当户对。于是,张嘉璈决定为自己心爱的小妹做媒,让她有个好归宿。张公权兴奋之余,当晚就提笔给徐申如写信,提议将自己的二妹张幼仪许配给徐家公子。
接到书信后,徐申如觉得张家是书香世家,而且张家有庞大的政治经济地位,在重文抑商的中国传统社会里,这是求之不得的荣耀。于是,他马上回信中表示:“我徐申如有幸以张嘉璈(即张公权)之妹为媳。”而收到消息后的徐章垿,态度则显得很无奈:“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在第一次看到张幼仪的照片,他就嘴角向下一撇,充满鄙夷地说了一句:“乡下土*包子!”
张幼仪,族谱名嘉玢,1900年出生。她是家中第二个女孩,在张家8男4女共12个孩子中排行第八。她的二哥张君劢早年留学日本,曾是末代翰林,也是与梁启超有师生之谊的革命党人;而这位做媒的是她四哥。
1912年7月,江苏都督程德全在苏州创立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该校首任杨达权,重视女子教育。12岁的张幼仪在二哥张君劢和四哥张公权的帮助下,到该校读书。收到订婚消息时,她才13岁,正在学校读二年级。
1915年,18岁的徐章垿从杭州府中学堂毕业。同年12月5日,碧空如洗,尚未结业的张幼仪被接回家成亲了。双方家长为张幼仪和徐章垿操办了一场极其隆重的旧式婚礼。洞房花烛夜,本应是两个年青人享受着初婚喜悦的大好时光,含着少女羞涩的张幼仪内心一直想要告诉徐章垿,她感谢命运的安排,现在她是徐家的人了,她愿意好好地侍奉他们。但是,她所受的传统教育,或许还有点点自卑,不允许自己在这个时候先开口。徐章垿也只是紧张地望着她,一句话都没有说。二人之间的夫妻生活,是在沉默中开始的。
15岁的张幼仪在徐家做起了少奶奶。本应享着着年轻夫妻的甜蜜,但徐章垿却有些反感这个婚姻,或许还嫌弃妻子受的教育时间短。因此,他对待自己的妻子态度很冷漠,更忌讳她包过小脚,认为是旧时代的产物。张幼仪3岁那年,母亲曾给她缠足,但二哥张君劢出面及时阻止,她是张家第一个天足女子。可在徐章垿眼里,仅仅拥有天足,并不等同于新女性,张幼仪在晚年回忆,“对于我丈夫来说,我两只脚可以说是缠过的,因为他认为我思想守旧,又没有读过什么书”。
1917年,徐章垿获得了人生的一次迈大步的机会。在张君劢、蒋百里等人的引荐下,其父亲徐申如以1000块大洋的代价,让徐章垿拜在梁启超门下,成为入室弟子。也正是这次拜师,改变了徐章垿后续的命运。
1918年,张幼仪生了第一个儿子徐积锴,21岁的徐章垿当了父亲。自那一刻起,徐章垿标志着完成了家族延续香火的使命。之后,在恩师梁启超的强烈建议下,徐章垿于当年8月前往美国,自费进入马萨诸塞州的克拉克大学学习。而徐父在儿子临行前,正式将徐章垿的名字改名为志摩,希望他将来进金融界,好顺利承接好家族产业。
从结婚到出国留学,徐章垿和张幼仪结婚将近3年,相处的时间加起来却只有4个月左右。用张幼仪的话说,“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我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1918年8月14日,已改名为徐志摩的徐章垿正式从上海启程赴美国学习银行学。留学第一年,进的是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而后他进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以期自己将来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入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年即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徐志摩也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的种种知识。
这一年,徐志摩完全是一个学霸级的人物,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业之中。离他真正开始诗歌创作之路还有3年,离他迷恋的林徽因认识也还差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