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法郎士《苔依丝》|所谓孤独的平静,终敌不过这世间的色相之魅?

法郎士《苔依丝》|所谓孤独的平静,终敌不过这世间的色相之魅?

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郎士的小说《苔依丝》有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应该来说,这样的故事设定其实非常传统而老派,情节并不复杂。但自诞生以来,却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在被译入中国以来,也很快就受到当时文化名家们的关注。比如鲁迅就曾称此书“实在是一部好书”“很多是应用弗洛伊特的精神分析学说的”等,而且评价苔依丝“在俗时是泼剌的活,出家后就刻苦的修”。而施蛰存1929年所写的历史小说《鸠摩罗什》很明显受到了《苔依丝》的影响,在角色的设定以及内在的张力等多方面,可以窥见萧规曹随的借鉴和化用。

而回过头来看这本很受鲁迅以及同时代大家推崇的小说,故事中鲜明的人物特性所昭示的人性的张力并没有随时代的变迁而过时,甚至在时代的新视觉下被赋予了一种更深邃更宏阔的内涵意义,从而有着更多维和多元的理解空间。

法郎士《苔依丝》|所谓孤独的平静,终敌不过这世间的色相之魅?

法郎士


其实很简单,其实很自然。

似乎是一场皆大欢喜的信仰意义上英雄救美情节的翻版,但结局的突兀反转更有着人性意义上峰回路转的回归,而每个情节跌宕发展之间作者精心构筑的微妙的戏剧性冲突又随处可见。

男主角巴福尼斯是一个被视为具有纯正而坚定宗教信仰的僧正,一位苦修的隐士,一位秉持着禁欲主义理念的圣徒。而女主角苔依丝是一位妓女,一个享受着人间如梦繁华的情场上“既得利益者”,她所拥有的财富堪称杜十娘的百宝箱。与杜十娘被李甲抛弃后怒沉百宝箱不同的是,这位有着无与伦比美貌的海伦化身的美人儿,在巴福尼斯的感化下,将自己多年来逢场作戏而挣来的精美的财物付之一炬,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无牵无挂地追随着修道之途,这些东西燃烧的火焰,“真是比杀尔达那巴勒的柴火还要奢华”。但在看似她被巴福尼斯救出沉沦的苦海,其实内在的真相并不如此,而被视为最圣徒的巴福尼斯却走火入魔,在一次次的让人赞叹不已的苦修背后,却一步步陷入了不可挣脱的心魔,最终他身不由己疯狂地爱上了垂死的苔依丝,抛弃了自己过去曾经那样固执而坚定的信仰,发出了绝望而狂热地呼喊:“上帝哪,天哪,这种东西能算什么呢,只有在地上有生命的、一切的爱情才是最真实的。”而苔依丝并不听他絮絮叨叨的示爱,她的眸子在无限中游离直至“吐了一口喜悦的气息”而告别尘世。

法郎士《苔依丝》|所谓孤独的平静,终敌不过这世间的色相之魅?

在这样的故事脉络中,别出心裁安排的《莲花篇》《纸草篇》《宴会篇》《大戟篇》环环相扣又独立成篇,诠释着不同的主题。圣洁无瑕的莲花寓意着巴福尼斯的苦修之路,柔弱无骨的纸草象征着苔依丝坎坷的童年直至纸醉金迷的青年这段人生历程中的世俗生活,而宴会篇成为一个转折点,将军、哲学家、富商、妓女等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各自表达着不同的见解和态度,而巴福尼斯和苔依丝宿命地成为了宴会篇的男女主角,但故事的发展逻辑却最终南辕北辙,沿着不可预知的轨迹急速逆转,直到最后而猥贱有毒的大戟成了巴福尼斯最终的命运写照,更反衬出皈依后苔依丝的纯洁清澈的心灵。结尾部分通过通灵的保罗这个角色,以三个处女寓意着信仰、恐惧和爱情,以三个恶魔寓意着傲慢、逸乐和疑惑,为苔依丝和巴福尼斯各自的命运断章写下了斩钉截铁的判词。

在法郎士娓娓道来的这样的一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秉持的那颗宽容和怜悯之心,正是这样的人道主义的立场,才赋予了这个故事更多的人本主义的温情底色。应该来说,法郎士的写作延续着法兰西文学中那种古典主义的风格,而极尽机巧精心设计的故事脉络,在他略带诙谐的描述中,又有一种出其不意的别开生面独出机杼,在基督文化和世俗文化的对峙中绝处逢生,而立足人性基础之上的阐释和沉思,使整个故事更具有超越时空局限的艺术震撼力。

法郎士《苔依丝》|所谓孤独的平静,终敌不过这世间的色相之魅?


站在法郎士所处的时代坐标上来看,这个故事当时也许有着更多的现实对照。

这部作品写于十九世纪末,这一时期法国的社会矛盾加剧,整个社会秩序正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此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重塑,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也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呈现出一种焦灼和迷惘的表征。这部小说的诸多细节描写中,不经意之间对当时的现实有着若隐若现的观照,那种不同阶层之间的观点的分化和交锋,可以说在《宴会篇》这一章节中有着精妙绝伦的展现。

法郎士《苔依丝》|所谓孤独的平静,终敌不过这世间的色相之魅?

而仅就文本内容而言,在《苔依丝》这部借古喻今的小说中,最后以故事结局的反转来凸显了法郎士人道主义的立场,也为他后来的小说创作重新校正了路标,正视人性的复杂和直面社会的多面才是一个作家在创作时必须保持的诚实的姿态。192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时是这样评述这部小说的:“法郎士著名的小说《苔依丝》(1890)中,作者将希腊亚历山大城和基督教两个世界巧妙融合为一,极力写出了希腊文明幸存者在基督教的鞭笞下的痛苦之状。书中,怀疑主义正处于顶峰时期,到处都是神秘与唯美主义的夜夜笙歌,把酒言欢。天使和魔鬼转化为人的样子,来到教会神前和新希腊主义哲学家的周围,对人类的灵魂心存怀疑,那个时代心灵的虚无主义色彩充满故事。”应该来说,这是对这部小说主旨最恰如其分的精准而完整的表述。不过,对大多数人而言,往往过于聚焦于这段评价的前半部分,看似去伪存真,但其实难免流于一种狭隘的图解式的简单化认知,忽略了对人性幽微处的体察和探寻,未免不是一种大而化之的遗憾。

所以,如果放在更漫长的时间维度上看,这部小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更深层次地标记着一种抽象意义上人类普遍会不期而遇的现实困局。灵与肉的割裂与对峙,信仰和欲望的冲突和耦合,在禁欲主义观念的加持下,是一道无解的方程式,而唯有回归于人性的原初起点,就像书中的苔依丝在最后时刻想起小时候对她有着莫大关怀的良善的圣洁的旦华陀儿,才能突破这种荒唐的残忍的悖论而实现最纯粹的新生。毕竟,“在我们这个时代,信仰不可或缺——一种经过健康的怀疑与明晰的精神而净化的信仰,追根究底,就是一种新的人道主义,一种新的文艺复兴,一种新的宗教改革。”这其实不仅是《苔依丝》这本书,也几乎是法郎士所有作品所体现出的最坚定清晰的价值维度。

法郎士《苔依丝》|所谓孤独的平静,终敌不过这世间的色相之魅?


救赎还是沉沦一直就是巴福尼斯和苔依丝必须时刻面对的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

而最后两者的霄壤之别,令人唏嘘感慨。而巴福尼斯最后的命运,其实在他将苔依丝接回来后,自己却无法平静下来于是决定去沙漠的深地进一步苦修时,那个圣徒柏来蒙就凭直觉指出巴福尼斯的问题之所在:“……我的道兄,我觉得你的苦痛的最大的原因,大抵是从世俗的扰攘中,毫无准备,就突然回到孤独的平静里。”而其实一开始在巴福尼斯决定去拯救苔依丝时柏来蒙就曾告诫过他:“……走出了独居的小房间,到世俗的中间去的僧侣,就脱离了善境。”前后两相对照,可谓一语成谶。而苔依丝却成了巴福尼斯鲜明的对照,她从那种纸醉金迷的奢华中转过身来,然后很快就能平心气和地接受并全身心地拥抱那种孤独的平静,并在这样的孤独的平静中参破了这世间纷纷扰扰的繁华色相,从“泼剌的活”到“刻苦的修”,终于在最后时刻实现了自在圆融的涅槃境界。

法郎士《苔依丝》|所谓孤独的平静,终敌不过这世间的色相之魅?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所谓孤独的平静也好,所谓的善境也好恶境也罢,通俗点讲不过都是外因。

总之,外因毕竟不是终极意义上的决定因素,而世间林林总总的繁华色相之魅,敌得过还是敌不过,并非是孤独的平静这样的境况所能决定的,最终还是那种出自内心的经过千淘万漉的纯净信仰,那就是对人道主义的坚守和坚持,并由此而生发的发内心的正见,才能最终修成金刚不坏之身,勘破娑婆世间繁华色相,否则一味执象而求到最后还是南辕北辙以致咫尺千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7057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