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作为我们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可谓是多次在危机中挽救了革命。
为了革命事业的发展,毛主席也牺牲颇多,不仅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妻儿,而且他的亲人也相继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不过更令人悲叹的便是毛主席的那些子女,由于是战争年代的缘故,他们因各种原因无法在毛主席身边长大。
1928年初,毛主席在井冈山与互相倾慕许久的19岁贺子珍喜结连理,结为伉俪,成为了一对让人羡慕的革命伴侣。
由于当时革命斗争很艰苦,他们的婚礼很“寒酸”。没有举行盛大的仪式,更没有大摆宴席,毛主席只邀请了几位至交好友坐在一起,吃了一顿简单不能再简单的饭菜,桌上只有几道乡间小菜,其他别无他物。
1932年11月,在福建长汀,贺子珍与毛泽东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新生命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多欢乐。这是贺子珍为主席诞下的第二个孩子,因为是男孩,主席就给他取名为岸红,与杨开慧所生的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并列。
由于当时贺子珍身患痢疾,所以不能喂养,就找了一个奶妈来喂养毛岸红,奶妈是江西人,江西人有习俗把小孩子叫毛毛,于是,毛岸红又被叫作毛毛或者小毛。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开始,由于部队需要随时转移,作战和长途跋涉,快两岁的毛岸红和其他革命后代一样,带在身边都及不安全,贺子珍和毛泽东商量,把孩子寄养在瑞金老乡家里比较安全。
毛泽东和贺子珍商量好后,把毛岸红交给留在苏区打游击的弟弟毛泽覃和媳妇贺怡。不久,国民党大批武装疯狂扫荡苏区,形势非常严峻,毛泽覃考虑走漏风声,担心孩子安全问题,于是又把毛岸红交给瑞金一个警卫员的家里寄养。
不幸的是,毛泽覃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只有他知道那个警卫员的家庭住址和确切信息,这样一来,毛岸红彻底就失去了联系的唯一线索。
1949年新中国成立,革命事业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时毛主席才有余力去寻找思念十余年的至亲骨肉。
1953年3月,时任江西省长的邵式平接到了来自中央从北京发来的加急电报。电文的意思是:21年前的1934年,正值长征前夕,有一批革命老同志的亲属被寄养在了瑞金当地群众家里,中央委托江西地委,帮忙寻找这些红军亲属。
邵式平收到中央发来的电报后,高度重视,亲自嘱咐江西省民政厅朱开铨专门负责此事。
朱开铨接到任务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优抚处干部王家珍负责,让其组织成立一个寻找毛岸红专项任务组,专门负责寻找毛岸红一事。
王家珍得知自己的任务是寻找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儿子,很是激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毛岸红,让毛主席和贺子珍能与毛岸红骨肉相聚。
为寻找毛岸红,王家珍首先赶往毛岸红失踪前最后可以确定的所在地瑞金。召集了十多名老红军展开座谈会,一起回忆当年红军转移时的事情。
他们纷纷回忆道当年哪位战士又把孩子寄养在谁家,也想起了似乎有一位首长将孩子寄养在老乡家中,但这名首长是谁,老乡现在又在何处,却无人知晓。
王家珍确定毛毛就是在瑞金被收养,只得独自展开调查。他自发去档案馆查看资料,果然,在1934年的《瑞金县志》上提到了:“共党魁首毛泽东,生有一子寄留瑞邑。”寥寥数字,确定了毛岸红就在当地被老乡所收养,王家珍坚定了在此寻找毛毛的决心。
最终在瑞金一个叫朱盛苔和黄月英夫妇那里得知,他们两口子曾在1934年10月收养过一个小红军,取名朱道来,这个叫做朱道来的年轻人有可能是毛岸红,按照事件推算,这个朱道来就是毛岸红。
江西省政府立刻把朱道来的照片和材料送给中组部,转交给在上海的贺子珍后,她看完材料后高兴地向中组部反映:“朱道来很像我的小毛。”不久,江西省政府决定让朱道来的养父母王家珍、黄月英带朱道来来上海,贺子珍见到朱道来,仔细地端详着他,顷刻间,止不住喜泪纵横,声音颤抖地说:“毛毛,这就是我的毛毛。”
当毛岸红的养母黄月英把当年的一件小棉袍交给贺子珍时,贺子珍双手颤抖着,不禁流下了两行热泪,想起了当年送毛毛的情景。但是,为了慎重起见,工作人员建议给毛毛检查身体,结果,朱道来的血型与贺子珍一致,这更使贺子珍确信朱道来就是她当年所生的毛毛。
不过,当时寄养在老乡家里的革命后代并不是毛岸红一个孩子,就在朱道来的身份信息传到中组部后,在南京的烈士霍步青的遗孀朱月倩听到这个信息,在看了朱道来的照片和信息后,一口咬定说朱道来是她和霍步青的儿子霍小青。
霍步青黄埔军校毕业,也是一位优秀党员,曾在江西分局机关工作,妻子在那里生了一个儿子。在革命工作的战争环境中,征途漫漫,暗礁险滩,带着孩子无处安顿。在长征之前,霍步青妻子,也将孩子留在了江西农村。
这一下,问题就复杂了,因为毛泽覃已经牺牲,失去了证实毛岸红身份的唯一证人,再说,三两岁放在老乡家里的孩子,现在都是二十几的大小伙子,变化实在是太大了,那时候医学鉴定技术比较落后,简单地用血型是无法确认的。
周总理知道此事后,感觉事关重大,于是又将此事告诉了毛主席。
毛主席听了周恩来总理关于这一情况的报告后,沉思了一会果断地说:“不管是谁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他愿意留在养父母身边可以,他愿意留在北京,把他交给人民,交给党组织吧!”
后来,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朱道来于当年9月插班进入北师大二附中就读,北师大二附中的教学条件十分优越,很多革命干部的子女都曾在这所学校里面就读,而朱道来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也十分的珍惜,学习得十分刻苦,门门功课都在80分以上,之后凭借自己的努力,顺利的考入了清华大学。
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国防科研单位从事工作。1971年时,朱道来被发现身患肝癌,已是末期,最终抢救无效在南京病故。 然而还有一说,是1972年时,朱道来死于十年动乱的“武斗”。众说纷纭,真相成谜。
这些谜团或许会随着时间流逝蒙上历史的尘埃,真相到底几何,也将会随着所有亲历故事的人的逝去一同消逝吧。
毛主席无疑是一位拥有着博大胸怀的伟人,虽然基本可以认定朱道来是他的孩子,但是他还是顾忌朱月倩的感受,决定将孩子交给人民和组织抚养,这样的情怀,又如何不赢得人民尊重与热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