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许世友经典语录:
“你给我冲,不冲我就毙了你。”“拿不下来阵地我枪毙了你。”“要杀要剐随你便,老子不怕。”“砍头不过碗大的疤。”
他是武将中的悍将。如果问哪位将军会骂人,那一定有许世友。作为一个驰骋沙场的大将军,许世友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彪悍”。
邓小平曾开玩笑地说,幸亏没让你搞政治。有人说,如果许世友搞政治,绝对是个悲剧。话虽如此,但我们发现,许世友有血有肉,归根结底,他始终是个军人。
我们不能希冀许世友将军更高明一点,那将超越他的知识、素养、道德、情感,甚至思维方式,但值得肯定的是,许世友将军戎马一生为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会打仗,会用人,这是毛主席都深信不疑的。
当然,许世友最崇拜最信任的人,也是毛主席。在他们二人之间的感情中,毛主席把许世友称之为“我的许世友”,许世友把自己称之为“毛主席的许和尚”。
许世友说《红楼梦》是吊膀子,毛主席批评他:就知道打仗
外人评价许世友:一介匹夫。在毛主席眼里,许世友就像是三国里的张飞,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能打能干,打仗还真是那么一块料子。可是没有文化,不懂文学,毛主席十分担心。
新中国成立后,评选了1614名开国将帅,在高层将帅中,可以说能和毛主席一样写诗作文的人没有几个,朱德算一个,陈毅算一个。对此许世友表示十分尴尬,他甚至连一本书都读不下去。
早在1966年,毛主席就鼓励大家阅读《红楼梦》,众所周知,毛主席除了喜欢读《资治通鉴》和《三国》,唯一偏爱的就是《红楼梦》了。
毛主席曾对朱老总说过:我读红楼梦不下于五遍。这在当时各种会议上都成为美谈,每当毛主席开会时,大家都会窃窃私语,主席又开始引用古典了,不是三国就是红楼梦。
毛主席也实话实说,他说红楼梦不亚于一些兵书,其中的人性美应该多理解。然而,在南京军区的一次干部会议上,许世友不仅没有听从毛主席的话,反而怂恿大家别读。他说:“《红楼梦》里面讲的都是点吊膀子的事。”
许世友,粗人一个,说《红楼梦》是吊膀子,也是意料之中,但是这些话传在了毛主席的耳朵里,让毛主席很生气,你不看就不看,说什么《红楼梦》是吊膀子。对此,毛主席在一次公开会上点名批评许世友:许世友反对读《红楼梦》,还说他写的是吊膀子的事,我就想问问许世友,你看都没看,怎么说是吊膀子?如果没有看了五遍,你就没有发言权,就知道打仗,你还是搞点文学吧。
许世友虽接受批评,但他是有苦说不出,让许世友去读书,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如果是打仗,许世友必然是二话不说,拎刀上阵。当然,这和许世友的命运有关。
许世友是1905年生人,从他记事起,他的家里就非常贫困。他的家乡位于湖北麻城县的一个小山村,靠种地为生,而且常年被压榨,别说去读书,就是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8岁的时候就经历了上街乞讨的悲惨童年,10岁的时候,许世友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咬牙去少林寺当了和尚。在那个懵懂的年龄,尚不知如何保家卫国,只知道去少林寺就不会被饿死,还能给家里带点吃的。
从少林寺出来,许世友的一身武艺派上了用场,当时家乡常常有强盗来袭,许世友练就了一身棍术和刀法,赶走了强盗,成为了母亲嘴里的男子汉。有人曾对他说,这一身武力,不去当兵可惜了。
许世友上了心,看到这战乱不已的环境,许世友听了母亲的话,参军,保家卫国。许世友是个大孝子,舍不得离开家,但是他的母亲是个十分温柔,十分贤惠的妇女,思想也很开明,古人都讲究“臣选好君”,希望许世友可以遇见一个好君主。
在母亲的教诲下,许世友在1928年走上了参军的道路,可以这么说,许世友除了用刀砍敌人,其他真的是大字不识一个。好在,毛泽东曾说,枪杆子里出政权。许世友拎着大刀在战场上拼命杀敌,曾多次负伤,还组建了敢死队,在红军中步步高升。
当然,像许世友这样的“悍将”不在少数,如果是打仗,光有一生武力怎么能行呢?1936年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央把这类高级指挥官送到了红军大学深造,除了学文认字,就是学习军事战略,其中就有许世友。
童年的家庭环境,和那个年代的战乱硝烟,铸就了许世友这样一个武将,但这已经改变不了许世友内心深处的“悍”。在陕北,毛主席创作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论十大关系》等等这些战术思想文章,许世友虽然读得很吃力,但是可以意会到毛主席的雄韬伟略,他把毛主席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很快定了下来,就是他心目中那位伟大的“君主”。
日后他还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尔后,在抗大多次聆听毛泽东同志讲哲学,讲政治,讲军事,讲形势,得益匪浅,更加感受到毛泽东同志是我党我军当之无愧的英明领袖。从此,我对毛泽东思想坚信不疑,对毛泽东同志深为敬佩。”
听取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改变自己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对毛主席的信任更加深了,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和布鲁诺的《论无限性宇宙和各个世界》的中文本给了许世友,让许世友好好看看这类自然书籍。
许世友答应毛主席一定仔细看看,但是他读不懂,他让秘书讲给他听,只知道哥白尼是个伟大的数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家,说的是咱们地球的外面还有很多星球,首次提出宇宙是无限的。
许世友听得这种知识越多,脑子里就越乱,他甚至一直在思考,毛主席的大脑里究竟有多少知识,他学习兵法学习文史就已经了不起了,这些书居然都能读懂。当然,在我们看来,毛主席博览群书雄韬伟略,读这些书固然是不费力的,但在许世友看来,毛主席太神了。
其实在许世友心中,把毛主席作为自己内心唯一崇拜和追随的人,并不仅仅是毛主席的才华,还有毛主席的为人。许世友曾说过,毛主席是个温柔的人,他曾两次救过我的命,一次在红军时期,一次在建国后。
说毛主席温柔,是因为许世友认为,毛主席明明知道他大字不识一个,却还要公开批评,批评完,还苦口婆娑,非要安排个长短,甚至有点对孩子那种不厌烦而心疼的感觉。毛主席常说:我的许世友将军啊,多读点书吧。许世友听到后总是有点脸红。
众所周知,在中共一大的时候,许世友公开评价张国焘,犯了错误,被责令“枪毙”,毛主席知道许世友有口无心,便行使了否决权。那年6月,许世友拖枪逃跑案中,被判处了一年半徒刑,毛主席对许世友也关注起来。
许世友说,当年毛泽东派人给他送了一条“哈德门”香烟,还让徐向前去看望,心里顿时暖暖的。后来一天,毛主席还亲自去看望许世友,一见面就脱了帽子说:“许世友同志,你打了很多仗,吃了很多苦,很辛苦,我对你表示敬意。”从来不谈什么人情世故的许世友第一次鼻子酸了起来,心里阵阵暖流。
后来在毛主席逝世两周年的时候,许世友曾写过一篇文章专门回忆此事,他说:毛主席这几句话,一下子解开了我的思想疙瘩,使我感到非常舒畅,非常温暖,他多么了解我,我淤积在心里的苦闷,被毛主席的温暖一扫而光。
除了对毛主席谋划作战的敬佩,就是毛主席对待下属的温暖而敬佩,许世友说,自己的名字就是毛主席给改的,把“仕友”改成了“士友”,意思就是做士兵的朋友,当然这个寓意也是毛主席告诉他的。
据说在抗日战争期间,许世友一直在抽空阅读毛主席的著作《论持久战》等,我们姑且不论这是否真实,但足以说明许世友对毛泽东敬佩之情和尊重之情是实打实的,或者说,是毛泽东改变了许世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让他从一个“军人”变成了一个“有思想的军人”,对于许世友来说,这是了不起的。或者说,在许世友将军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毛泽东。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北京逝世,当时许世友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听闻毛主席去世了,许世友彻夜泪流,他把各种报纸上的毛主席像剪下来,贴了满满一墙,一个人的时候,他就呆呆地坐在卧室里,木然地看着毛主席的照片,不说一句话,秘书看到后也不敢靠近,也不知道许世友在想什么。
接到中央办公厅的通知后,许世友马上飞向北京,参加守灵仪式,在灵堂门口,他被卫兵拦住,说不让带枪。许世友反驳道:我就是政治局委员,我怎么不知道不让带枪?在许世友的严肃下,他还是带着枪走进了灵堂。
许世友朝着毛主席的遗体三鞠躬,表情木然,显得十分难过,似乎周围的空气都没有了,他一时间忘记了脱下自己的军帽。有人说,许世友带枪虽是特例,但他是为了保护毛主席的遗体,不论如何,许世友将军和毛主席已经深深地“绑”在了一起。
著名医生林钧曾去看望过许世友,回忆说毛主席的脸上有浮肿,许世友见到他就大骂,甚至到了拔枪的程度:“你们这些医生,快说,毛主席是怎么被害死的?”
林钧才惊讶地望着许世友不敢说一句话,可以想象得到,许世友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这样一个悍将,在得知自己最爱最尊敬的人去世了,心里如何的难受。他曾说过:活着尽忠,死了尽孝。尽孝,是孝敬父母,尽忠,就是忠于毛主席。
战争结束后,许世友隐居南京,邓小平曾来看望他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许世友便隐居在了南京,1980年,许世友正式入住到了中山陵8号。
活着尽忠,忠于毛主席,在这里,许世友时刻不忘毛主席。除了关心国家大事,处理日常事务外,他还是会大量阅读毛主席的书籍,还有毛主席曾送给他的书籍,他一直视如珍宝。
他的儿女回忆说,爸爸专门买了《汉书》和诸多中外名著,以提高自己的学识。在他眼里,小时候生于战乱,没有学习的机会,如今战争结束,一定要让后代好好学习,最好和毛主席一样,通晓古今。
中山陵8号的建造者是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当年孙科之所以在这里建造别墅,完全是根据中国“结庐而居,服孝守灵”的传统,但是在许世友眼里,这都没什么用,就是房子盖得洋气点。当年在房子竣工之时,恰逢“百万雄师过大江”,孙科屁股还没坐热,便匆匆离开南京。
陈毅和叶剑英都在这里住过,毛主席也在这里住过,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对调后,这里就闲置了起来,1980年,身心俱疲的许世友选择在这里养老,除了几个领导人之外,几乎没人知道许世友住在这里。
这年夏天,华国锋路过南京,专程来看望了许世友,在过去的十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华国锋看到在许世友住所外围,还有他特意安排的警卫,个个配有枪支。华国锋见到许世友后,表现得非常亲切,许世友是毛主席多次钦点的大将军,华国锋是毛主席钦点的“接班人”,他们之间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同样的,4年后,即1984年,邓小平也来南京,听说许世友将军生病了,腿脚不方便,邓小平决定亲自登门拜访。
早年间许世友在邓小平的指挥下参加了不少战斗,虽然交往不多,但是许世友对这个老领导非常尊重。建国后,许世友一直在军队忙碌,邓小平是中央领导,接触也不算多,而毛主席的逝世让他们紧紧连在了一起。
自1973年恢复工作以来,邓小平就一直在军队上工作,他和许世友的接触逐渐多了起来,邓小平说话向来是带有风趣的,当然,多次谈及毛主席也是情理之中。
他们回忆了当年关于张国焘的事情,也回忆了当年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度过的艰苦岁月,许世友感慨地说道: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许世友。
他说:若是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同样,没有我们革命队伍中那种患难与共的深厚感情和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我也不可能作为一个幸存者,来回忆过去的艰苦紧张的战斗生活了。
邓小平知道许世友爱喝酒,看到许世友谈话说到动情处,赶紧岔开话题,一会说说茅台酒,一会说说他看的书。说道许世友放在书桌上的书,邓小平就突然想起来了当年毛主席批评许世友的事情,许世友只能感叹道:“这读书我真的是搞不来哦。”邓小平则会幽默地说一句:“幸亏没让你去搞政治。”
许世友书桌上放着的就是《汉书》和毛主席的《毛选》,至于许世友看到了第几页了有没有看完,邓小平也没有询问,只知道许世友该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他是个具有“特殊性格”的“特殊人物”,给予关照是应该的。
许世友病重后,曾向中央作报告,希望自己去世后实行土葬,其实在早年毛主席就倡导大家,实行火葬,许世友打破这个“规定”,想必也是无意的。因为许世友要“死了尽孝”,回到母亲的身边。
对于这个难题,邓小平做了批示,他说:照此办理,下不为例。我想,如果毛主席还在世,也一定会同意许世友的这个请求,比起来邓小平,毛主席更加懂得许世友,没有什么太高的文化,什么火葬棺葬的,他只想陪着母亲,孝敬母亲。这也是许世友的可贵之处。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将军在南京病逝,享年80岁。在许世友的遗物中,除了他爱喝的茅台酒,就是手枪和军刀,当然这符合许世友将军的性格,他是一位真正的军人。至于“文化”方面,他唯一读进去的书就是《汉书》和《周勃传》,都是毛主席叮嘱许世友读的。
据工作人员回忆,许世友去世后,他床头的《红楼梦》仍然翻开在第一卷。许世友将军没有忘记毛主席的教诲,他要多看书,至于《红楼梦》,虽然他看不懂,但还是把它打开,在那放着。
一如他贴在墙上的毛主席像,他最挚爱和敬佩的毛主席去世了,可他心里一直没有忘记。也许,那本一直放于他床头的《红楼梦》就是他的警钟,每次看到,他的耳际就会再次传来毛主席的声音:我的许世友将军啊,多读点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