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浩瀚的宇宙对于人类来说,一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也因此诞生了一篇篇关于宇宙、关于星空的神话传说和诗词歌赋。
用语音苍白的描述,显然无法满足人类探索宇宙的渴望。1957年10月4号,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因为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1)从这里奔赴星空。
1958年初,失去动力的斯普特尼克1号脱离工作轨道并坠入大气层,在它运行的几个月时间里,一共围绕地球转了约六千万千米。
斯普特尼克1号的发射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头,它不仅拉开了苏美两国太空竞赛的序幕,使得无数探测器被前赴后继的送往宇宙,同时也让人类对宇宙整体的了解和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比如知道了金星虽然拥有和地球相似的体积和质量,但它上面极为恶劣的环境,甚至让冰冷的机器都支撑不住,知道了红色的火星虽然现在是贫瘠荒芜的,但远古时期也曾温暖舒适,甚至表面还有液体水的存在……
慢慢地,随着人类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探索欲望的不断膨胀,太阳系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对于未知的渴望,外面那广袤的界域吸引着众多科学家的目光。
1977年9月5日,NASA发射了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旅行者一号。在最初的设计中,它的主要目标是探测木星和土星还有它们的卫星,但现在已经进入星际空间的它,俨然成为了能够向外介绍地球的“地球名片”,因为它身上携带着一张特殊的“金唱片”。
这张金唱片包含的内容可以用“丰富”来形容,其中包含大量的世界名曲、116张照片、自然界各种声音(动物、风、雷、雨),甚至还有55个不同语言的问候语等等。
为了让拿到这张唱片的“人”知道太阳系和地球的位置,以及人类长什么样子,科学家们将这些信息全部刻在了唱片的表面,并在旁边放置了一块“铀”,通过计算“铀”的衰变程度能够计算唱片在宇宙中飘荡的时间。
这种类似于“漂流瓶”的传信方式看似很美好,但也有很多科学家对此感到担忧,因为无法判断接收者是善良还是邪恶,此举很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其实可能让人类遭受灭顶之灾的不仅仅是旅行者一号,早在旅行者一号升空的前3年,也就是1974年11月16日,一条包含人类信息的信号——阿雷西博信息,已经被送往2.5万光年外的M13星团。
如果那里真的有外星文明的存在,可能阿雷西博信息会比旅行者一号更早暴露地球的位置。
截止今日,旅行者一号已经到达距离地球227.5亿公里的位置,成为了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而真正让它出名的其实不仅仅是好几个“第一”的名头,而是一张让人陷入深思的照片。
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一号达到了距离地球64亿公里的位置,它已经完成了太阳系中所有的科研任务,即将奔赴更加广袤的宇宙空间。
在这个重要时刻,NASA向它传达了“回头”的指令,让它再“看”一眼它所探访过的行星。
从它“回头”的动作中,NASA编译出60帧照片,组成了一张也是第一张太阳系“全家福”。
在这张全家福中,地球不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庞大和清晰,而是成为了一个仅占0.12像素的黯淡蓝点。如果不是提前告诉地球的位置在哪,可能根本就不会注意到那个不起眼的像素点。
虽然地球在整张照片中很不起眼,但这却给了我们最原始的震撼,因为那个暗淡的蓝点就是孕育我们的摇篮,我们所爱的人、所在乎的人,所有知道和不知道的人,全部生活在其上。
我们所有的感情、所有的宗教信仰、所有的理论体系,每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每一个繁荣安定的国家,每一位名垂青史的文豪、每一位影响时代的科学家……所有的一切,全部存在于这个不起眼的“蓝色尘埃”上。
地球承载了人类的一切,也凸显了人类的愚蠢和可笑。因为从古到今人类争夺的所有的东西、在乎的所有东西,仅仅是一粒灰尘上微不足道的小事。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所有的争斗其实都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无意义的行为只会延缓人类离开“尘埃”的时间。
让人担忧的是,若人类某一天因为私欲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人类的结局恐怕只有一个——灭亡。
正如卡尔·萨根所说:“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茫茫宇宙中目前只有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只有它才是我们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