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笛福被公认为现代小说流派的开山鼻祖,现代小说的第一枚硕果便是他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为什么这部小说会诞生于英国伦敦,答案是小说和资本主义同时萌芽于那片土壤。这两件看似毫不相关的事情,却有着紧密的联系。
《鲁滨逊漂流记》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但是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并不相同。鲁滨逊的现实原型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他于1676年出生于苏格兰一个鞋匠家庭,青年时做了海员。1704年12月,当船行驶到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时,由于他和和船长发生了一些争执,于是被抛弃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这个岛叫马萨捷尔岛。
为了生存,他在岛上被迫开始寻找各种可以生存下来的办法,直到1709年2月,在无人岛上独自生活了四年多之后,被著名的航海家罗杰斯率领的杜克船队所救。他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段经历而变得富有。1718年,他结识了丹尼尔·笛福,一年后,笛福用他提供的素材写成了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小说经过笛福的加工后,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小说中的鲁滨逊不是一个海员,在陆地时,他已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在一次去非洲进行奴隶贸易时遇到海难,导致他流落到了一个荒岛上。他以惊人的毅力用双手创造了一个文明人生活所需要的条件,还驯化了一个土著人星期五,并成为他的仆人。28年后,当他回到那个文明世界中时,他依旧还是一个富翁。
鲁滨逊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创业精神,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形象。
现代个人主义的鲁滨逊精神
这部小说的原名很长,叫《鲁滨逊·克鲁索的一生和令人奇异的、令人惊讶的历险》,所以小说所讲的内容是一个关于冒险的故事,鲁滨逊之所以喜欢冒险,是因为他不能安于现状。他的父亲和他分享了一个人生经验,即人在中间状态是最幸福的。
上层的人成天为骄傲、妒忌、担忧所困扰,而下层的人则处于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经常惴惴不安、艰辛劳作。人处在这两个极端处境都是不行的。因此说,真正幸福的是中间状态。
从现代人的角度理解,鲁滨逊的不安分一半来源于天生,另一半则来自于后天。后天的因素来源于追逐个人价值的成就感,尽管在实现个人价值的道路上,鲁滨逊心里充满了恐惧,但与个人价值所带来的社会声誉和财富相比,那些恐惧与历险都属于自然属性,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在西方文学史上,能够代表西方个人主义精神的典型作品有《哈姆雷特》、《唐吉可德》、《浮士德》和《鲁滨逊漂流记》。但是在这几部作品中,不论是哈姆雷特,唐吉可德还是浮士德,他们都是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只有鲁滨逊是一个平民的角色。与其他三位相比,鲁滨逊最能凸显出整个西方现代个人主义。
马克思认为,现代西方这种个人主义,这种不断追求新东西的不安分精神,其背后就是现代资本主义。
小说中的鲁滨逊不安于中产阶级的安定与平庸,三次出海经商,在一次出海中,鲁滨逊遭遇海盗被摩尔人俘虏,做了几年奴隶后逃往巴西,在巴西成了一名种植园主。为了解决种植园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他去非洲贩奴,途中又遭遇了风暴,只身一人漂流到一座无人的荒岛。
在这座荒岛上,他开始了一段奇特的历险。他自己建造信所、制造工具、驯服野兽、耕种土地,用各种方法寻找食物,通过与大自然的抗争,改善了生活环境,还收复了一个土著,并将其训练成自己的忠实奴仆。
当他陷入绝望时,就将宗教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他的精神基础来源于自己的智慧和自信,而物质基础则是来源于人类已经建立的文明成果。
从失事的船只上,他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必需品,但当看到底舱里的一堆钱时,尽管他嘴里说“这钱真是没什么用啊,这么多钱,还不如一个小小的工具对我有用”,但他还是把钱带走了。
20多年后,在另一艘失事的船只上,他又翻出一堆钱,他依然说“这么些年钱对我太没有用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一只烟斗”,可他还是把那些钱都拿走了。最后在他离开荒岛的时候,他把这些钱全部都带走了,这是他从荒岛带走的重要遗产。
通过这一行为,不难看出,尽管鲁滨逊在荒岛上孤独的生活,但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意义的自然人,他给自己身上一直贴着一个社会人的标签。一旦有机会回到文明社会时,这些钱就显得非常重要。小说里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场景,鲁滨逊回到欧洲后,见到一个人,这个人为他代管了一些个人财产,并且这个人说要给他多少钱多少金币。
关于金钱的例子足以说明,鲁滨逊本质上还是个商人,是现代经济人的代表。他在荒岛上,面对大自然的压力,所经受的苦难,所表现出的顽强的毅力,所呈现的制造工具的智慧,以及宣扬基督教,驯化星期五所表现出的训练力,完美的将他打造成在逆境中永不言弃的超人,集坚强、勇敢、刚毅、勤劳和智慧于一身,最终得到了一个繁荣的个人殖民地。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小说是一部殖民者的辉煌创业史,更是一部被殖民者的血泪史。小说诞生后,鲁滨逊便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因为它表现了新生的资产阶级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真正意义上孤独的人所面临的毁灭和危险
有一位研究鲁滨逊的学者发现,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20多年,从来没思念过父母,也没想过女人,这对于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是不正常的。
事实上,《鲁滨逊漂流记》有三部,我们通常读的 这一部是第一部,在第二部中,鲁滨逊回到英国以后,结婚了,但笛福很快便把他的妻子写死了。这样鲁滨逊又恢复了单身,可以继续他的冒险生涯。
这次他到了一个新岛,并带了一些女人,教那些流落荒岛的人成家立业。在鲁滨逊的眼中,女人和他带来的菜籽、种子、工具没有什么分别,都是为了生存。可见,鲁滨逊多么的冷血与可怕。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孤独,鲁滨逊从来没有表现出对人的依赖。在荒岛上,他一直做的事情就是防备。他花了巨大的精力为自己修建了一个被他称为堡垒的东西–帐篷,在帐篷之外还有好几排的栅栏和树桩。这个堡垒没有修建门,而是搭了一个软梯,从顶上爬过去。而事实上在岛上并没有大型的野生动物出没,他的防备无疑是在防止他人的的侵略。
鲁滨逊从吃人土著那里将星期五解救出来,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多一个人陪伴,而是为了满足他的需求。他发现自己需要一个帮手,在这之前他造过一艘大船,但是造成以后,他发现仅凭他自己力量根本无法将这艘船推入海中,尽管船离海岸很近。
鲁滨逊在荒岛上理解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现代个人主义中的人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孤独的人,这个人骨子里没有家人也没有社会。
由此,我们不得不反问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一些被排除了所有社会关系的完全孤独的人是如何组成社会的?
父亲告诉鲁滨逊,中等阶级的生活状况是最幸福的,而他偏偏走上了一条冒险的道路。他在小说不断的对自己说:我就是我不幸的缔造者,是我自己把我带到了无限的危险和灾祸的地步。而恰恰也是这种危险和灾祸的力量,成为真正推动他不断地用理性劳动去改善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黑格尔说,整个现代生活就是一个永远不知足的进程,旦你满足了,就会马上要追求下一个目标。也就是说你在现代的生活中想追求古典意义上满足的幸福,几乎是不可能的。
鲁滨逊的历险并没有给他带来常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尽管他拥有超人一样的能力,但当他的能力增长的时候,他的欲望也更大,而可悲的是,能力的增长永远赶不上欲望的速度。如果要让自己接近幸福,真正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你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