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月8日,天刚蒙蒙亮,浙江舟山定海县庙家坑的一片竹林中,13位抗日战士被捆绑着走进刑场。
一阵罪恶的枪声响起,打破了拂晓的宁静,抗日英雄们一个个依次倒下。
排在最后一位行刑的,是一个17岁的花季少女,她面色从容,微风拂过她清秀的脸庞,将她的头发轻轻扬起。
一个油头粉面的汉奸狞笑着对女孩说:“怎么样?看看他们的下场吧,现在投降还来得及,跟着皇军保证你这辈子吃喝不愁。”
听到这话,女孩怒骂道:“滚!身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打倒汉奸卖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随后,女孩倒在了血泊中,汩汩流淌的鲜血染红了地上的竹叶。
这位少女,名叫杨静娟。
杨静娟烈士纪念塑像
1924年,杨静娟出生于定海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她家中一共有姐妹3人,她是老大。
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杨静娟从小就知书达理,凡是读过的诗文,她基本上都能背诵。
然而,不幸的是,父母和两个妹妹染上重病相继去世,年仅9岁的杨静娟就成为了孤儿,寄居在祖母和伯父家中。
伯母为人刻薄,每天都让杨静娟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并且不让她上学。
在杨静娟的抗争之下,伯母最后不得不让她上学。在定海县前小学,杨静娟各方面都十分出色,受到了校长沈毅的赏识。沈毅是一位进步人士,在他的感召之下,杨静娟的心中萌发了革命的种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静娟结识了定海县支部书记吴冠玉。
对于杨静娟,吴冠玉有所耳闻,因为沈毅曾对她提到过这位小姑娘。见到她之后,她觉得这位小姑娘很有主见,是一位可造之材。
在吴冠玉的帮助下,杨静娟开始大量阅读进步书籍,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见到日本鬼子的暴行,杨静娟和同学们都义愤填膺,决心用行动来报效祖国。
1939年6月,定海县城沦陷,残暴的日军将这个小岛搅得鸡犬不宁。
为了让更多的民众投入到抗战中,吴冠玉决定开办一个妇女识字班,提高当地妇女的文化水平。
得知这个消息后,杨静娟马上来到吴冠玉身边,成为了识字班的一名教师。
在这位“小老师”的带领下,妇女们进步很快,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不久之后,班级中的很多妇女都加入到抗日救国的队伍中。
1939年10月1日,15岁的杨静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定海县妇女支部的宣传委员。
在定海县农村,杨静娟以小学教师的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救亡工作。
白天,她在学校领着小孩子读书学习;晚上,他又来到群众中,组织抗日救国、减租减息运动。
每一天,她都从早忙到晚,回到家时疲惫不堪,但是看到革命队伍在一天天壮大,她的心里十分高兴。
1941年2月,日军指挥官高桥被革命群众砍伤,恼羞成怒的日军立刻展开调查。
日伪警察局长赵日亮与毕继承对革命群众展开了疯狂抓捕。
杨静娟的处境十分危险,组织多次让她离开舟山,但是杨静娟却说:“定海是我的家乡,这里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我不能丢下他们不管。”
随后,杨静娟来到了一所乡村小学,继续以教师身份掩护开展革命。
这里位置偏僻,环境幽雅,有着大片青翠茂密的竹林,十分适合进行地下工作。
然而,由于汉奸告密,杨静娟的身份被敌人知晓。于是,他们布下天罗地网,对杨静娟等革命干部展开抓捕行动。
1941年2月23深夜,杨静娟还在与同志们讨论着工作,忽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狗叫声。
杨静娟知道可能有危险,于是马上对其他同志说:“你们快走,我马上来!”
于是,杨静娟赶快让其他同志从后门逃走,自己则留下来销毁桌上的文件。
就在这时,房子的大门被一脚踢开,闯进来一队荷枪实弹的日伪警察。
领头的是汉奸毕继承,他狰狞地说道:“想不到啊,杨小姐,找到你真不容易!”
被捕之后,敌人要杨静娟交待组织其他成员的情况,杨静娟始终只有一句:“我不知道!”
几番审问之后,敌人见她不开口,就对她严刑逼供。
开始是老虎凳,接着是电刑,然后是拔指甲,最后是烙铁。但是,无论何种酷刑,这位年轻的姑娘都没有屈服。
杨静娟烈士被捕处
每年清明节,在杨静娟烈士的墓前,都会有大量的群众前来祭奠,不少人噙着泪花,为她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对她的敬意。
17岁,花一样的年华,这个年纪也许很多人还在父母怀里撒娇,但杨静娟已为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让我们向杨静娟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