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田瑛
水是有形态的,因地处不同而形态各异。波涛连天的大海,静谧的湖泊,湍急的江河以及飞瀑流泉,构成了水的千姿百态。我描写的并非自然形成的水系,它超越我的经验而存在。这是一道巨型的人工渡槽,凌空飞架在崇山峻岭间,绵延十华里,准确地说,是一条悬河,一条穿越天际的河流。
罗定,这个过去并不为人熟知的粤西小县,如今因一道渡槽而风景独具。在一个叫长岗坡的地方,我们见证了这道渡槽,它彩虹般横陈云端,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在我们的经历中,河水从来都是在足下流淌,千百年来不曾改变,而今却要举头仰望它,这便是罗定人无意中创造的人间奇迹。看不见水的影子,却隐约听见水的声响,哗哗的流水声从天而降,所有在场的人都有一种被沐浴被滋润的感觉,这一感觉贯穿了游览始终。
罗定自古贫穷,穷在缺水,境内本来有几条河,皆因特殊的地势都绕道而去,白白地流失,不能惠及民生;又因缺少像样的水利设施,所以罗定一直摆脱不了为水所困的命运。十年九旱,旱魔害苦了罗定人。史料记载的最大一次旱灾发生在1958年,旱情长达8个多月之久,全县几十万亩稻田插不上秧,即便有些田插了秧,也因无水灌溉而枯死,导致年年欠收甚至颗粒无收,连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罗定人做梦都想把远处的河流引到自家门前,从而彻底改变缺水的命运。
这一天终于在罗定人的期盼中如愿到来。随着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引水工程的一声炮响,罗定人便开始了等待。等待是漫长的,人们每天眼巴巴望着工地方向,一天相当于一个世纪,真可谓望眼欲穿。一旦传来峻工通水的消息,人们又觉得等待过于短暂,好像一瞬间、一眨眼,或者一觉睡醒,水就到了。一条长龙腾云驾雾,经过村庄上空,逶迤着不见首尾。渡槽是龙的身躯,每一根高高的槽墩都是龙爪,紧紧抓扣着罗定大地。通水典礼这一天,人们都等不及天亮,一大早聚集在就近的渡槽边,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庆祝这场空前的盛典。我记下的是某一个村庄的真实场景:所有的人一概脱光了鞋,卷起裤腿,一溜赤足悬吊,排坐在槽沿上——祖祖辈辈,走不完的干旱路,今天就要到此终结,他们首先要用脚接受水的洗礼!有的顽童干脆躺在槽沟里,说要痛痛快快洗个澡。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被人搀扶着也来到现场,有人说你眼睛看不见,来做什么?他说我来听水,于是把耳朵紧贴着渡槽的内壁凝神谛听。正是他,最先报告了水的讯息,连声说水来了、水来了!果然,从不远处的上游,传来了另一个村人的欢呼声,紧接着,渠水就哗啦啦涌到了跟前。用欣喜若狂远远不能形容当时人们的心情,沿途若干个村庄莫不如此:欢呼声击鼓传花般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且经久不息。罗定人用人为制造的声浪淹没了这片饱经干旱的土地,同时淹没了他们自己。
长岗坡渡槽被誉为南方的“红旗渠”,堪称广东水利史上的丰碑,它把泷江河、太平河引入金银河水库,从此使罗定盆地成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因此连续摘取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称号。在机械化程度很低的当年,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是难以想象的。施工者几乎全凭钢钎和铁锤,凿穿了岩山,仅靠一双手,一副肩膀同一身力气,把无数吨钢材、水泥、石块等一应材料运上高空,按照事先绘制好的蓝图,变成一座实实在在的建筑——渡槽。有的槽墩高达数十米,将重达100多公斤的石块一一砌筑上去,也是肩扛背负的杰作。最复杂的一道工序是伸缩缝的拼接,得反复精雕细琢,才能做到严密合缝,确保不会漏水。检验工程质量最好的方式是时间,时间证明了长岗坡渡槽的无可挑剔、无懈可击。不可思议的是,整整30年过去,渡槽从未大修,甚至没有一处渗漏,这足以让当今所有的豆腐渣工程的制造者们汗颜。
我们跟随导游拾级而上,近距离去观看渡槽,每走一步都是渐入佳境之旅。离水越近,意味着离天越近。登临山头,其实是抵达了河床,一泓渠水用它的欢声笑语迎接了我们。河床便是渡槽两边的人行道,设计者可谓用心良苦。除此以外,还在渡槽上每隔几米设置了横梁,一道梁就是一座桥,既加固了槽壁,又可供行人随意走到对面。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桥,我们应该将它称为天桥,真正的天上之桥。
渠水把我们的目光牵向远方,也牵引着我们顺流而下。行走在这样一条河上别有妙趣,虽不见两岸青山,沿途却风光无限,白云在头顶缭绕,鸟儿挑逗性地擦脸飞过,撒下一串啼鸣。低头俯瞰,便可见大片绿色的田畴和炊烟四起的村庄。我们就这样一直前行,不觉累,更不觉乏味。无人提出离开,偶尔停歇,也是为了蓄集脚力再度启程。我们知道,路的尽头是金银湖水库,也是水的归宿,水汇聚在那里会得到更大利用,发电、灌溉、养殖……造福更多的罗定人,水的归宿就是人的归宿。
人生有许多感叹,为一条河而感叹,乃至惊叹,唯在罗定。罗定让我们见识了水的另一种形态,一种至高无上的形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田瑛,生于湖南湘西。现为《花城》杂志名誉主编。迄今已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近100万字。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龙脉》《大太阳》《生还》,散文集《未来的袓先》。主要作品有:《大太阳》《炊烟起处》《早期的稼穑》《生还》《未来的祖先》等。被评论界誉为写出了“第三种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