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今年看过痛感最真实的电影场面:
先用鞭子抽,皮开肉绽。
再扒开衣服。
在双耳,在胸前,上金属夹。
拉闸、通电。
一阵颤栗后,受刑人口吐白沫,几乎晕死过去。
什么R级片?
不,是你们将要看到的院线华语片——
五一上映,主人公张译,“国师”张艺谋生涯首部谍战题材……
除了撑开皮肉的“痛”。
它还要给你更多——
悬崖之上
18号也就是今天,正式开始超前点映。猫眼开分9.2,淘票票开分9.1,豆瓣评分还待观望。
看过的观众现场反应都十分激动,口碑小爆。
甚至,被称作是张艺谋近几年最“好看”的电影。
Sir看了,此言不虚,今天不剧透只聊聊初感受。
什么叫“好看”?
以前,你会觉得是张艺谋式的“好看”:
高对比,大亮色,以恢弘而精致的影像挑逗视觉。
这一回,倾向于大众的“好看”:
大雪、追车、枪战、千钧一发……动作场面的刺激,悬疑布局的张力。
而Sir感受到的“好看”。
既属于张艺谋,也属于大众。
张艺谋选择了更亲近市场的谍战题材,并拍出只属于张艺谋的谍战片。
简单说——
《悬崖之上》跟我们见过的谍战片都不一样。
01
故事开始,几乎没有门槛和花招。
抗战时期,四名从苏联来的共产党特工空降中苏边境,随后潜入哈尔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
行动代号,乌特拉。
行动内容,暂时保密。
乍一看,开局和众多谍战剧无异,平平无奇。
马上,“不一样”来了。
Sir刚介绍的信息,并非出自行动小组,也不是电影旁白。
它出自一个叛徒——
十八号有个行动,四个人,从苏联来,都没带电台。
特工刚落地,行动就已经暴露。
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设计,像极希区柯克著名的“桌底炸弹”:
三个人在玩扑克牌,他们桌底下有个炸弹,三人并不知情,观众却心知肚明。
别管剧情怎么演,炸弹只要在那,你就提心吊胆:
什么时候炸?
玩扑克的人什么时候走?
张艺谋没有照搬,而是做出一个“变招”——
如果说乌特拉是“炸弹”;
乌特拉背后,整张共产党特工情报网,是“桌上玩扑克的人”;
四位特工,则是潜入桌底的“拆弹组”。
敌人已然占据绝对上风,可特工依然一息尚存。
“悬崖之上”,一寸即深渊。
四位特工,个个精锐:
在苏联经过严格训练,精通跳伞,射击,格斗。
落地后立刻编为两组——分头行动,互不联络,按计划潜入哈尔滨。
敌人也出动全部力量:
敌伪特务,假扮共党接应者,请君入瓮,拉起天罗地网。
双方过招,Sir印象最深的是精湛的群戏调度和表演。
就说一场戏。
信息量巨大,张艺谋处理得尤其克制。
前往哈尔滨的火车,两组特工相遇,行动暴露边缘:
二组,秦海璐+朱亚文,已经被假特务们欺骗,处于监视之下;
一组,张译+刘浩存,暗中蛰伏,却要在敌人眼皮底下提醒同伴。
还不能拖。
随着列车逐渐接近哈尔滨,风险越来越大。
过程中,演员每个肢体动作都在叠加紧张感:
踱步,眼神,回望……
即使如此,特工还是险些全队覆没。
镜头在狭窄车厢中,不断切换视角:一组,二组,敌伪,敌伪中的卧底……
每个人物性格特点渐渐暴露,随时影响局势。
一边,张译和秦海璐沉重冷静,固若金汤;
另外,朱亚文一方则热血冲动,差点犯下大忌。
– 一组的?
– 嗯
– 跟你说什么了吗?
– 没有
结局如何,Sir不剧透。
开头张译受刑的画面揭示,他之后还是被捕,乌特拉计划受挫。
所以,拆弹组的任务因此出现动摇。
继续任务?
或者,逃?
张艺谋的谍战大戏,连落点也剑走偏锋:
没有非黑即白,没有团圆平安。
正义可能迟到,坏人继续苟且。
极端情况下——
逃出生天,即为英雄。
02
场景美术,群戏调度这些肉眼可见的特质,是《悬崖之上》“好看”的第一层。
此外,张艺谋为电影的加成,还有最突出的三字:
掌控力。
谍战氛围与表达主题,高度统一。
比如,冷。
开篇一幕戏,余皑磊饰演的特务队长,大雪里枪毙犯人。
举枪,瞄准,咔……
枪卡壳了。
没办法,回到房间找于和伟饰演的周乙,要来一把捂热乎的枪。
举枪,瞄准,啪。
冷是天气,也是人心,更是时局。
城郊齐腰深的积雪,主角服装的貂毛,哈尔滨漫天飞雪的街道,时时刻刻在把这种冷传递给观众。
这是一个连现代文明的暴力(枪)都能被冻住的极端环境。
另一个,血。
Sir一度感到错愕——它残忍得不像院线片。
张译识破接应人老冯的伪装身份,但枪已交出,只能肉搏。
他把敌人压在身下,茫茫雪林,拿起石头重重往对方头顶砸下,脑浆迸裂。
一下,再补一下。
大雪冻住武器,止得住暴力,却挡不住人生死搏斗时散发的兽性。
极端环境+人性异化,恰恰是所有谍战片的精髓。
张艺谋显然吃透了。
场景美术,Sir也只举一个镜头。
于和伟饰演的周乙追杀朱亚文,打光十分暧昧。
左边,路灯的暖光;右边,雪地反射的冷光,拿枪的周乙站在画面正中。
灯光是双方阵营暗示——
左边我党特工;右边成群的敌伪特务。
那么,中间呢?
嘘,打住。
影像既是幕布也是故事本身。
Sir还是那句话,好电影永远在细节。
当然,张艺谋还在电影后期注入更多叙事“诡计”,打破传统线性叙事。
Sir预测会让部分观众感到“跳脱”。
但这同样是《悬崖之上》“不一样”的一环:
一个围绕乌特拉行动的“局”,最终蔓延出高于行动本身的追问。
比如,不少笔墨花在“反派视角”。
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往往和主角们相反,却也在情理之中。
双方所谓的殊死搏斗,可能并不在一个频道上。
这种转变,必然会挑战一些观众的认知。
《悬崖之上》并非一出斗智斗勇的特工任务。
在Sir看,它更是一次指向“任务”背后,对时局,对历史的真实回望。
张艺谋镜头中的主题始终没变。
环境描写也好,反派视角也好,最终呈现在你眼前的——
无孔不入的撕裂。
以往我们看过的华语优秀谍战片,如《风声》,是把小空间死斗,单一线索叙事做到极致,抽丝剥茧。
强调戏剧性的精密布局与提炼。
《悬崖之上》思路不同。
它更注重搭建故事整体的“电影感”。
你可以看到,1930年代的哈尔滨街头。
正邪双方,挤在逼仄的街道,侦察与反侦察,勾心斗角。
大雪漫漫的街头,华灯初上的夜晚,特工与特务飙车,枪战,追逐,厮杀。
乌特拉行动,也终于牵扯到国际舞台。
电影中有句台词透露了行动内幕,提到了日本人在背荫河设置的秘密杀人场。
不熟悉?
这就是那灭绝人性的计划的前身。
把电影感、格局、视野、历史意义累积,才是《悬崖之上》作为华语谍战片,最具野心的突破——
它塑造英雄。
更呈现普遍的脆弱。
03
作为影迷,Sir对一个设计很敏感。
哈尔滨的亚细亚电影院(现在还在),整个行动关键地标。
特工在此接头,敌伪特工在此提前设下天罗地网,守株待兔。
而传递情报的线索,也有意思——
当时热映电影的排期。
《淘金记》(1925)。
不仅指出了故事发生的年代(1930s)。
更是契合了整个电影的主题:
人性。
什么意思?
《淘金记》的主题,借用豆瓣网友的评价:
“人性之善”。
回到电影,撕裂终究钻进人性。
电影的大背景,1930年代中国东北,抗战最艰难的土壤。
人性的善与恶,罪与罚,有时连自己选择都是奢侈。
电影在群像中始终强调“抉择”。
更强调抉择的贫瘠——
雷佳音饰演的叛徒谢子荣,他想背叛吗?
实情是:
目睹同志接连被处刑后,他彻底崩溃,为自保而沦为敌伪帮凶。
另一边。
敌伪内部,余皑磊饰演的小队长,抓人,锄奸,干活,杀人……非常卖力。
被拆穿后,他心态不过一个想在上司面前搏表现的“打工人”。
人性的复杂与矫饰,还是表面。
真正扎心,是张艺谋设下那个人性纠葛的战场。
斯大林说: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这句话国内常被引用,赞颂那些牺牲于隐秘战线上的烈士。
——似乎他们的大无畏都是天生。
张艺谋想用影像反驳——
他们不是材料,不是工具,他们是“人”。
人有情感,有痛苦,甚至,也会拖家带口,也会崩溃。
最明显在四名特工的“身份”——
表面,男女搭配;
实际,张译和秦海璐是夫妻,朱亚文和刘浩存是情侣。
前面刘浩存有难,所以朱亚文惊慌,表现像个“菜鸡”(事后证明他也有勇有谋)。
而张译和秦海璐的孩子,曾在转移时,被遗落在哈尔滨,成为流浪儿。
因此。
他们承诺:活下来的人,去找孩子。
正因这一句“找孩子”,两个身经百战的特工,才在敌人面前暴露破绽。
被抓、被打、被虐。
乃至,被杀。
《悬崖之上》对人性的拆解好就好在:
格局拉得高,视角趴得更低。
电影扒开人性藏在“信仰”下的真实撕裂和弱点,并以此去反复测试“信仰”的坚固程度。
一个细节让Sir印象深刻:
电影里,即便最坚定沉稳的张译,被注射药剂后,也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透露了一些机密信息。
人的生理抗性,在现代医学面前,早有阈值。
是特工意志力太弱?
恰恰相反——
在那个年代,这些牺牲的特工,曾用生命一次次逼近、比肩,甚至超越这些“人性阈值”。
作为影迷,去看《悬崖之上》可以有很多理由。
精准的演技、调度,紧凑的动作、斗法、悬疑,深刻的主题、隐喻……
哪怕就“张艺谋作品”几个字。
去年,Sir把《一秒钟》排在最爱的华语片前三。
如果说《一秒钟》最让人动容,是张艺谋暴露的,对电影本质的纯粹初心。
那么《悬崖之上》,更延伸到电影以外。
幕后特辑里,倪大红对镜头说出这样一句话:
“他们就像满天星星里,不知道哪一颗星星”。
当然知道,他在感叹那些隐藏战线里,无名英雄的牺牲。
Sir动容,不在“天上”,不在“星星”。
而是“不知道”。
因为“不知道”,发光与否,于他们也并无意义。
他们唯一“信仰”,只是成为这天上的一员,跟别的“星星”共同撑起这片夜空。
正如电影里一句台词。
特务头子始终不明白:
你说他们是要隐藏什么,才会付出这么大代价?
答案一早就告诉了所有观众——
乌特拉,在俄语里。
是“黎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