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25日晚,英国首相丘吉尔给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发了这样一封电报:
“如果中国被摧毁,那么我们所面临的威胁也将大增。英国希望美国能收回这个草案。”
丘吉尔的这封电报,使得美国人更换了一份与24小时之前内容截然相反的文件,文件内容的变更令后续历史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最终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也改变了世界命运。
这是一份什么文件呢?
这份文件是当时美国国务卿赫尔起草的一份备忘录,由于是11月26日交给日本驻美大使的,因此被称为《11月26日美国案》。
《11月26日美国案》要求日本必须从中国和印度支那无条件撤军,美国和日本必须只承认中国的重庆政府。
毫无疑问,这份文件的措辞是强硬的,日本人看到了这封文件后,也最终决定了与美国人开战,这才有了后来的偷袭珍珠港事件。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份提案?在丘吉尔那封电报之前,美国人准备给日本的文件内容又是什么呢?
1940年,随着德国在欧洲战场上获得连续胜利,英、法、荷在东南亚的殖民势力被严重削弱。
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瘠的日本,为了持续发动战争,就必须获得足够的石油能源,因为之前所有的石油都是美国援助的,因此很多事情上都要受到美国的限制。
此时,日本看到了夺取英、法、荷在亚洲殖民地的机会,获得了这些殖民地,日本就有希望解决石油危机,保证长期战争需要。
此时的日本虽然想发动太平洋战争,但时机尚未成熟,日本自身实力也不足,因此就一直暗地积蓄实力,进行战争准备。
1941年3月,当时的日本外相松岗访问莫斯科,与斯大林签署了《日苏中立条约》,解除了日本向南方进攻的后顾之忧。
1941年6月,德国在欧洲东线战场发动对苏联的进攻后,日本认为时机到来,不顾美国反对,在1941年7月2日登陆东南亚南部,随后派兵攻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南部。
美国人当然不乐意日本独占太平洋地区,面对日本的侵略行径,罗斯福先后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一切资产,并且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及禁止所有货物出口日本,但罗斯福没有对日本采取战争手段。
美国的金融与能源制裁,让日本遭受了致命的打击。
为了获得能源,日本加快了对东南亚的侵略,同时也在持续准备与英美开战。
此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1根据美国情报人员的汇报,日本不会答应美国的要求从中国撤兵,并且蓄谋同美国开战,如果美国不早做准备,很可能遭受很大损失;
2当时很多美国人主张保持中立,这些人不同意美国参与任何战争,包括欧洲、亚洲,他们主张袖手旁观。
如果对日本宣战,美国的决策层担心国内政治上和道德上发生分裂,这样做太过冒险,所以罗斯福决定即使是被动挨打,也不能先发第一枪。
在这样的原则下,罗斯福安排赫尔与日本进行谈判,但是,在1941年11月2日到5日的谈判中,美日没有达成什么协议,谈判几乎已经失败了。
当时的日本向美国提交了一份方案,这份方案是日本的最后通牒,如果美国人不同意,日本将在1941年12月发动对美国的战争,如果美国人同意了,就停止动用武力。
方案内容两条:
1只要美国能够保证日本在法属印度支那的利益,并解除对日本资产的冻结,恢复对日本石油的输送,日本将立即从南部法属印度支那撤军;
2等到中日战争解决之后,日本将从法属印度支那全线撤军。
美国对日本,一直保持着博弈的态度,不愿意在太平洋上与日本发生战争,当罗斯福看到日本人的提案后,他决定妥协,要求国务卿赫尔以日本的方案为基础,制作一个妥协方案。
1941年11月22日,赫尔在日本提案的基础上出台了《赫尔备忘录》,内容是:
只要日本不再向南方推进,美国将缓和对日本的经济制裁,并不干涉中日之间的战争。
如果这个美日之间的妥协案签订,那么美国就不再支持当时蒋介石的重庆政府,对于中国来说,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22日当天,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胡适看到了这份提案的内容,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他第一时间把消息传给了蒋介石,蒋介石批示:绝不能让美国对日本妥协,否则就意味着中国完了!
11月24日,胡适与赫尔单独会面,强烈抗议这份美日妥协案,他对赫尔说:“美国打算向日本卖石油吗?你每向日本卖出一滴石油,中国的将士们就将流下一加仑的鲜血!”
同时,蒋介石也在不停歇地向美国发送电报,反对妥协案。
但是美国人完全没有买账。
11月25日,赫尔开会确定了将宣布这个妥协案,同时也向蒋介石发出解释回电,希望中国向日本妥协。
当时日本的情报机构破解了美国的这段电报,当日本人了解到妥协案的内容后,他们心中大喜,不再进行任何外交交涉,等着好结果。
绝望的蒋介石几乎放弃了,但他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蒋介石给从未见过面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发了电报,他对丘吉尔说:
“如果美国和日本结成妥协案,那么中国的军民抵抗也将会因为失望而崩溃。以后即使再有更多的援助也不会有用,中国人民将对你们所说的国际信义失去信心。”
当时的英国正在和德国苦战,丘吉尔早就想让美国加入对德国的战争,但美国人迟迟没有动静。
看到了蒋介石的电报后,丘吉尔认为:如果美国人与日本决裂,那么和德国决裂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样美国加入战争的几率将会大增。
于是,丘吉尔给罗斯福发出了文章开头的那封电报。
事实证明,丘吉尔的预测是完全正确的。
日本没有接受美国更改后的那份提案,在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发动了偷袭珍珠港事件,最终使得美国人对日宣战,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当丘吉尔听到美国参战的消息后,高兴得手舞足蹈、老泪纵横,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同一天,英国也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12月9日,蒋介石在中日战争爆发四年后,正式对日本宣战,向全国宣布与日本断绝一切外交往来,直到用武力将日本军队完全驱逐出中国。
同时,美国对日宣战,也解除了苏联担心东面受敌的后顾之忧,斯大林可以把放在亚洲的所有力量都用在对付德国身上了,而在莫斯科保卫战中,也正是由于从远东撤回的大量军队阻挡了德国的侵略脚步,最终获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一封电报,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