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明定陵出土的许多陪葬品尤其丝织品因保管不善遭遇不可逆损坏,成为我国考古界永远的痛。但挖掘明定陵也并非一无所获,还是保留了一部分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并揭开了大明万历后宫诸多谜团。
明十三陵自明成祖朱棣修长陵始,到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先后修建13座皇陵。定陵安葬着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帝)与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其规模仅次于长陵与永陵。
明定陵地宫后殿棺床上安放着两位皇后梓棺,孝靖皇后棺椁旁的两个陪葬箱中各有一顶精美点翠凤冠,它们是三龙两凤冠与十二龙九凤冠。
其中三龙两凤冠通高31.7厘米,上饰三条金龙,两只跃跃欲飞的翠凤。金龙口衔垂到耳下的珠宝串结,龙凤间还镶嵌淡黄色刚玉2颗,红宝石59颗,蓝宝石33颗,还串坠珍珠3246颗,重2165克。
当朝文人陈汝镝所著《甘露园短书》曾记载当时各类宝石价格,红蓝宝石与黄色刚玉价值80两白银一分,珍珠约合13两一分,而且当时珍珠皆是自然天成极为难得,足见凤冠之豪奢。
除此之外,三龙两凤冠价值还在其制作工艺之精巧,不仅金龙皆用传统累丝以及镶嵌工艺,而最抢眼还当属大量运用的点翠工艺。冠上翠云、翠叶以及翠凤皆用上等翠鸟翠茸点缀,点翠装饰随光照与角度不同变幻出各种颜色,为凤冠更添流光溢彩之美。
十二龙九凤冠只是装饰金龙与翠凤数量不同,金龙口中未衔珠结而是口衔珠滴,其豪奢程度丝毫不输三龙两凤冠。
如此精美绝伦的凤冠,难以想象女主棺中还会有怎样惊艳的陪葬品?可当打开孝靖皇后梓棺,里面除了极少量金器,几乎皆是银器,身下铺垫除铜钱与纸钱还有几个银锭外,连金锭都没有。
谁能料到孝靖皇后棺中陪葬品竟会如此寒酸?不仅没啥值钱东西,甚至棺中一把银壶已经残破,还有一个银盘满是缺口。
两顶点翠凤冠和一把残破银壶同属一个主人,令人匪夷所思。尤其同葬定陵的孝端皇后棺中金银珠宝陪葬品之丰厚,只稍逊万历帝。古人崇尚“事死如事生”,明摆着孝端皇后待遇高过孝靖皇后。
原来孝端皇后是正式册封的正牌皇后,而孝靖皇后则是万历帝的皇贵妃~王恭妃,直到其孙子朱由校继位为熹宗后,才被追封为孝靖皇后。
凤冠极美,却是朱由校后赐给祖母的陪葬品。天壤之别的陪葬品背后,是女主苦命人生,孝靖皇后的儿子、孙子虽然都做了皇帝,可其却是大明一朝最悲惨最无存在感的皇帝母亲,残破银壶才是其真实人生。
意外宠幸的尴尬
朱翊钧6岁被立为太子,10岁父亲隆庆帝驾崩,朱翊钧继位为明神宗,年号万历。
万历年幼,其继位后前十年,前朝由重臣张居正把持,后宫有母亲李太后操控,既不能执政,甚至喝酒胡闹都不行。万历正青春年少,虽于万历六年(1578年)就娶了老婆,但过盛的青春荷尔蒙仍无处发泄。
万历九年(1581)年的一天,万历闲来无事到母亲李太后宫中请安,事毕后本想洗洗脸清爽一下,却一下子瞄上了旁边端脸盆伺候的宫女。若在平时这些宫女根本入不了万历的眼,可那天不知咋的,万历瞅着这宫女越瞅越顺眼,头脑一热就将这位宫女幸了。
这种事对万历来说根本不叫事,幸了就幸了,感情谈不上,也不想知道这个宫女姓甚名谁。可万历毕竟是皇帝,不能像小流氓那样拍拍屁股走人,于是还算厚道地按着“凡临幸后必赐礼物”的宫规,赐给这位宫女一副首饰。
万历会为当时如此老实地遵守宫规后悔很多年,因为不久后,这位被临幸的宫女意外发现怀孕了。
皇家历来重皇嗣,宫女怀了龙种本该是皆大欢喜之事,可万历知道了不但未欣喜若狂,反而守口如瓶试图将此事拖没了。
原来这位宫女姓王,出身于锦衣卫百户之类中下等军官家庭,与万历的王皇后是同一批入选秀女,只是未能入选前三名而只得被分派到各宫当了宫女。
可想而知王宫女模样虽能说得过去,但绝非沉鱼落雁之容,又兼低级宫女身份,万历临幸也只是一时兴起而已,压根就未想过认账。
可万历的拖字计却打错了主意,纵使朝政大事可以拖,但女人的肚子无法拖,王宫女肚子越来越大。
万历与王皇后关系虽然尚可,但王皇后只生下荣昌公主朱轩媖,一直未能生下龙子。于是李太后与张居正下旨为万历广选嫔妃以利子嗣,就在此时李太后突闻儿子已自已提前解决子嗣问题,当然不管王宫女身份,只想抱孙子了。
可当李太后招来万历询问此事时,万历自恃这种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没有目击证人,遂想保持沉默是金以蒙混过关。李太后看到儿子这副提上裤子就不认账的流氓风采,直接拿来《内起居注》对质。
原来古代文书《起居注》都是史官记录的皇帝在外各种工作情况,而与之相对应的《内起居注》则是太监记录的皇帝后宫行为。
譬如皇帝临时宠幸很随意,于是皇帝在里面工作,太监就在外边等着,并在《内起居注》上详细记下皇帝出入时间以及赐送给嫔妃什么礼物,以便日后嫔妃怀孕进行对照佐证。
李太后将《内起居注》摔在万历面前,万历也只能认账了事。万历十年(1582年),王宫女上车补票成功,挺着大肚子被册封为王恭妃。两个月后,王恭妃不负众望生下皇长子朱常洛,全国为之欢腾,老太太笑了,重臣笑了,唯有万历不笑,因其心中早有了挚爱女人德妃。
万历册封王恭妃心不甘情不愿,顺带也不喜欢长子朱常洛,由此王恭妃不仅未能母凭子贵,反而母子皆落入备受万历冷落的尴尬境地,甚至还被动卷入长达15年的大明国本之争。
国本之争的牺牲品
德妃姓郑,万历十年初入宫时为淑嫔,其与别的嫔妃最大不同就是性情活泼开朗,甚至有时还敢调侃万历是“老太婆”。
虽然德妃并无太大智慧,甚至有时行事就像菜市场上吵架的女人那般愚蠢,但其明快性格正中久被桎梏压抑的万历所好,总之万历对其虽不能说专房独宠,但大部分时间还是与其腻在一起。
德妃肚子倒是争气,1586年(万历十四年),德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两个月后晋位贵妃,成为当时仅次于皇后的女人。而生下皇长子的王恭妃依旧是王恭妃,后郑贵妃乘胜追击,又连接生下皇四子朱长治与皇七女朱轩媁,就此奠定为儿子争位的基础。
朱元璋开国时曾立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皇位继承制度。万历无嫡子,皇二子早夭,皇长子朱常洛与皇三子朱常洵成为储君有力竞争对手。
时任内阁首辅申时行眼见郑贵妃嚣张之势,就在朱常洵出生没多久,就率先上书提议册封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万历以长子年幼体弱为由拖延,随后又突然下旨郑贵妃晋位皇贵妃,摆明为立朱常洵铺路。
可朝中众臣属相皆属狐狸嗅觉敏锐,很快户部给事中姜应麟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册封皇贵妃,如果非要册封,也要先封王恭妃为贵妃才合适,气得万历将其免职外放。
谁料吏部验封司员外郎沈璟、刑部山西司主事孙如法、御史孙维城、杨绍程等人或请封太子或请封王恭妃,另外附带解救姜应麟。
万历不厌其烦地将这些大臣或降职或流放,可大臣们不怕降级,不怕撤职,不怕发配,前赴后继扛着炸药包往上冲,甚至连地方官也上疏凑热闹,大明国本之争好戏正式开场。
国本之争貌似万历爱屋及乌欲传位朱常洵,但其实质应与嘉靖皇帝的“大礼仪之争”相仿,皆是皇帝和文官集团权力之争,简单说就是皇权压制相权还是相权制约皇权问题。
万历早年在张居正严格桎梏下暗生逆反之心,于是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后,万历性情大变,不仅对众臣采取不合作态度,更想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由此万历与众臣立储分歧更像是抬杠。
明末曾有一位90时多岁老人讲了一则故事,万历曾有一个心爱玉杯不见了,询问郑贵妃才知被朱常洵拿去玩了。万历大怒,拿回玉杯后当场摔碎,并说:“我不能因为这个玉杯给你们带来祸患”。万历与朱常洵父子情深,岂会因爱子拿走玉杯生气,只是想告诉爱子一个道理:如果不是你的东西,有时拿了不一定是福反而是祸端。
可见万历对立朱常洵为太子的决心并没有那么坚决,不然他为何不直接废后继立郑氏,彻底扫清朱常洵上位障碍呢?但万历与众臣关于国本对决时却表现出相当的韧性,甚至借口腿疾缩进后宫不再上朝,反正就尽量拖延立储之事。
而众臣再现大明文臣死磕精神,言官赤膊上阵,内阁打黑枪,明里暗里比逼宫还狠。即便万历几天内连续罢免12名官员,文官集团依旧寸步不让,遂万历几次采取拖延皇长子出阁读书时间,以及和稀泥式的“三王并封”举措,试图试探分化群臣都未能如愿。
国本之争延续15年之久,逼退首辅四人、还有一百多名官员被罢官、解职,可文官集团依旧咬定青山不放松。也许万历再也无力与文官集团死扛,才于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正式册封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国本之争又臭又长,万历与文官集团一较长短,可被动卷入其中的王恭妃依旧是王恭妃,不仅依旧不受万历待见,甚至万历还将其在众臣那里受得气全部撒在王恭妃身上,将其幽禁景阳宫。
还有郑贵妃更是趁机暗令太监宫女苛待王恭妃,由此王恭妃自晋妃位以来,不但未能提高待遇,还要在轰轰烈烈的国本之争漩涡中苦熬岁月,被动成为万历与文官集团角力的牺牲品。
无法匹配的凤冠
儿子终于当上储君,王恭妃处境并未有些许改变,不仅依旧幽禁景阳宫,整整十年不能见到儿子,再有郑贵妃伺机报复,活的还不如普通宫女。
直到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朱常洛生下长子朱由校,王恭妃才被晋封皇贵妃。名分有了,可输给文官集团的万历岂肯再次向大臣低头否定自己呢?于是万历依旧未放过王恭妃。
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王恭妃忧郁成疾弥留时刻,万历也未去探望,只是恩准太子朱常洛去见母亲最后一面。
朱常洛赶到景阳宫,十几年未见面的王恭妃母子相拥而泣,可惜王恭妃当时已双目失明,只能抚摸着儿子说:“儿长大如此,我死亦无憾”。周围人闻听此言莫不潸然泪下,须臾王恭妃薨逝,享年只有46岁。
王恭妃生前身心饱受摧残,死后也未得到万历厚待,只被草草葬在十三陵一块平冈地里,而伴其身侧的只有生前使用的一些器物,其中就有这把破旧银壶。
这把银壶底部铭文刻着“大明万历壬午年(1582年)制”的字样,可见王恭妃自万历十年登上妃位,30年来一直使用这把银壶,早已磨损的坑洼破烂仍被其带入棺椁。
当时被王恭妃带入棺中的,还有一件满是破洞与缺口的破银盘。足见王恭妃下葬时未得到任何赏赐,也许这些就是其生前最值钱的东西了。
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一生荒唐的万历驾崩,朱常洛终于正式登基为明光宗。朱常洛本想追封母亲为皇太后,可其因登基后纵情酒色,只有29天就因服食红丸神秘死亡。
随即朱常洛长子朱由校继位,才继续将祖母王恭妃追封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天胤圣皇太后”,并把祖母孝靖皇后棺椁移入定陵与明神宗万历合葬,同时也补充了一些与皇太后身份相符的陪葬品,其中就包括三龙两凤冠与十二龙九凤冠。
凤冠作为皇后的礼帽在受册、谒庙、朝会时佩戴,王恭妃死后得到这些生前无法企及的东西又有何用呢?一次意外宠幸使这个可怜的女人沦为政治牺牲品,相信王恭妃宁肯抛弃虚无的点翠凤冠,守着破银壶,也不愿与薄情丈夫合葬在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