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长达2000年的历史中,普通老百姓遇到普通士兵或者低级军官都会尊称一声“军爷”,遇到穿盔戴甲的军人便会尊称一生“将爷”或者“将军”。满清末期由于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和官吏的贪污腐化,满蒙八旗更是堕落不堪,仅有能战的绿营也是仅能镇压农民起义。汉族官员中的有志之士开始洋务运动以求自强,袁世凯效仿普鲁士(德国)陆军开始编练新军,并引进军衔制度,这个制度稍微改变后一直到延用到新中国成立。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大量军阀部队幸存下来的将士们需要政府封赏。国民政府历经8年抗战,国库早已被掏空对她来说金钱上的奖励能少则少。没有钱怎么办,只能封官。打仗时不见有这么拼命,要奖赏时却无人落后就连五等军的将官(川军)和消极避战的桂系也是舔着脸来要讨封赏。因此抗战结束后在重庆流传着一句话,“少将多如狗,中将满街走”,来形容当时国民政府大肆封官来收买和安稳军心。国军中当时少将以上的将军有500多位,军队四百余万。按照数字来说,其实国军的将级别的军衔并没有那么不值钱。
要知道有很多非中央军的师一个师有很多过万人,又有很多师来5000人都不到。就连中央军中都有很奇葩的,其中以五大主力新6军为主体扩编的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的军衔最著名。1948年廖耀湘的第9兵团扩充为机动攻击兵团,下辖新1、3、6军、第49军、第58军、第71军共计6个军又1个师,总兵力达到15万余众,但其军衔仅是骑兵上校。按照我们的认知上校军衔仅是一个团座或者旅座的职务,要当师长也得是个少将军衔,干兵团司令最低也得是个中将或者上将军衔吧。
然而作为蒋介石嫡系黄埔出身的“十全”嫡系将军廖耀湘出任兵团司令时确是实实在在的上校军衔。熟知抗战历史的人都知道,廖耀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抗战英雄,比新1军的孙立人强的不是一点半点的。淞沪会战后,廖耀湘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结束后,他向蒋委员长以“南京战役之经验及国军今后建军应有之改进”进言,获得赏识,蒋火线提拔他为200师参谋。200师扩编为第五军时,升任200师副师长。1939年廖耀湘跟随第五军参加了国民政府抗战史上的第一次攻坚战“昆仑关战役”,他亲率64团参加冲锋并一举攻占马鞍山阵地切断昆仑关守军于南宁日军的联系。桂南会战结束后,廖耀湘被提拔为新22师师长。
1942年他随军远征缅甸,战局突变他接应第五军200师从同古撤退。他率22师3000余人撤退到印度,在兰姆伽接受整训。兰姆迦整训后,他的部队完全继承了200师的优点,顽强勇敢在强大的火力下更是如虎添翼,比有“天下第一军”之称的新1军更强悍。这支部队不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在解放战争中都表现出了“天下无敌”的状态,为何表现不如他的非嫡系将领都获得了将及军衔而他还是个上校呢?
其实在抗战时期,国军中基本上没有军衔一说只有职位一说。军衔是留给阵亡将士追赠军衔或者将现役军衔转为预备。在抗战快结束时,国民政府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衔授予和晋升,然在我国很多事情要看资历。廖耀湘是黄埔六期,虽然战功显赫但是资历不足,像孙立人、张灵甫、戴笠也是在1945年才被授予少将军衔的。直到1948年9月22日廖耀湘才被正式晋升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