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9月1日,新中国在北京宣告成立了,中国人民在政治上从此站起来了。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政治课合格了,但是经济课怎么办?
因为没有国家经济独立,就意味着政治独立缺乏保障。
就这样,一道复杂而又让人挠头的难题,摆在新中国面前。
但是历经7年的时间摸索,新中国逐渐形成一种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此后近30年的时间,全国上下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之下。
当然这个体制并不完善,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国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它,并重塑了中国的经济形态,构建起来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新中国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制度?
历史赋予的使命
从古至今,中国经济发展从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一直在“建设-破坏-重建-再破坏”的历史循环中徘徊,也从未跳出过这个循环的怪圈。
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的经济下一个基本的判断:
“二千年前,它的经济水平可能相似于罗马帝国,大约公元500— 1400年高于欧洲水平,但是中国人均收入从1400年到1950年停滞不前,而西方则慢慢地赶到前面去了。”
到了近代,中国人开始了苦难的前行。
“中国在1820年的产量(GDP)远高于世界产量的四分之一,显然是最大的经济。”但是“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一个世纪中,中国成为西方世界的半殖民地,其通商口岸的制外法权出让给20个国家,关税被外国人控制着,领土被割让给法国、英国和日本殖民主义者。”
历经苦难,近代中国人的最大希望和诉求,就是从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富强的工业国。
毫无疑问,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家的意志就是必须实现工业化目标。 用经济学语言来说,就是扩大工业的份额,提高第二次产业相对比重。
历史中,世界上不少国家刚开始采取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外向发展战略,然后实现了经济的腾飞,继而发展重工业,国家也获得了成功。
但是新中国面临当时复杂的国家环境,我们还不能像欧美那样,依靠轻工业的原始积累来完成。 首先就要走到路就是重工业优先,这是立国之本。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住新中国政权的安全。 那么如何进行工业化,尤其是发展重工业。
医治积贫积弱中国的药方就是,采取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
经过近半个世纪战乱,当时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急剧下降,1949年的经济水平与解放前的最高年份相比,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为30%,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而传统的农业占比高达70%,但是农业总产值也依然是下降20%以上。
那时工业总产值也好不哪里去,下降了一半以上,钢产量仅为15.8万吨,比历史上最高产量年份减少了82.9%,原煤产量由6 188万吨下降至3 243万吨,下降47.6%,棉纱由245万件下降到180万件,下降26.5%。重工业下降70%,轻工业下降30%,总体而言,工业产量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当时国家工业布局也非常不合理,东部沿海集中了70%以上的工业,而内地却不到30%的比例,铁路只有区区2.2万公里,而通车的里程的不到50%。全国货物周转量只有229.6亿吨公里,仅达战前最高水平的42.7%。
当时,为了迅速恢复国家元气,就必须建立起集中统一有效的经济体制。 1950年6月,新中国确立了把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确定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军事转向经济建设。
1950—1953年,国家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拿出66.27亿元进行经济建设,重点投资水利、交通运输,以及以煤、电、钢铁为主的工业建设,这个比例占当时财政收入的17.3%,其中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21.692亿元。
这实际上已经开始了重点建设重工业。 当时为了统一国家财政、稳定全国物价,也亟需建立全国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
通过3年时间的经济恢复,经过公私合营、统一财经、稳定物价,实际上当时国内已经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模型。
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建国初期,我国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国,那么如何转变为一个工业国的难题?
当时国家的社会经济很落后,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大约现代工业只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旧的经济制度根本没有解决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
我国工业化的中心目标是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这也是采用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的主要原因。 其实,当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因为当时只有计划经济制度,才能赋予国家拥有更大的调配和规划能力,让经济发展更加符合国家意志和计划。于是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就落到了计划经济的肩膀上。
国际国内环境的要求
建国初期,我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政策,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
国际上,只有苏联和东欧、亚洲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承认新中国,到1950年10月新中国建国一周年之际,只有25个国家承认新中国,17个国家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西方国家在一开始在政治上就不承认新中国政权,更谈不上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在经济上,对新中国采取了封锁、禁运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
同时,朝鲜战争,解放全国的艰巨任务,也注定了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选择空间的也不大。 加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是中国走向工业化过程中的首要目标,只有通过内部循环,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来达到这个目标。
当时要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新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资本匮乏和生产要素不足的制约。 恰恰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集中全国有限技术力量、生产资料进行重点建设。毫无疑问,在当时计划经济制度是一个最优选项。
经验的借鉴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相当缺乏经济管理经验,而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是比较成功的,建立了完成的工业体系,打败了德国,还成为了世界超级大国,这不仅仅吸引着中国的学习,就连当时的印度也非常青睐苏联的经济制度。
于是苏联成为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来源。同时战后波兰、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也模仿苏联模式,建立起中央计划经济体制。
短时间内,东欧各国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指导下,很好地完成了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也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因此不得不说,新中国在经济体制选择上,多少也受到了这种苏联模式的影响。
功劳多少?
1949年,新中国仅仅只能生产轻工业产品,在计划经济的助力下,1979年的中国已经建立了完善齐全的工业体系,已经能独立自主生产包括“两弹一星一潜艇”、大飞机。
从1950年到1978年,国内工业总产值由190亿元增加到4237亿元,增长了22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3%,其中铁路运输里程5.29万公里,增长了一倍之多。
我们并不是在夸赞计划经济到底有多好,正如开头所言,计划经济制度也有着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是它推动中国的工业化,在1979年以前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功绝对不可没。
如果没有计划经济打下的基础,就没有国家政治、经济的相对独立。
没有独立的改革开放,那后果会是什么? 结果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