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幕千重方半卷。池冰泮。
东风吹水琉璃软。
渐好凭阑醒醉眼。陇梅暗落芳英断。
初日已知长一线。清宵短。
梦魂怎奈珠宫远。”[宋] 欧阳修《渔家傲·正月新阳生翠琯》
春天说来就来了,星移斗转,岁时更替,再寒冷的冬天总会过去,虽然迫近新年时,人也会在急景流年里感到岁月无情和惶恐,比如欧阳修说,“腊月年光如激浪,此去青春都一饷”,有那种深重的茫然失落,但是真正到了新年,人反而泰然起来,过去翻了篇章,正月是一年之首,春色是一年之新,有了太阳照在素纸上崭新的明亮。
正月来了,既来之则安之,用最清新的眼,去迎接最初的春天。
“正月新阳生翠琯。”
这里的翠琯,有三种解读。
第一,我们知道古代音乐和节气也密切相关,用蒹葭灰放在玉管当中,以验证节气的到来。这叫葭灰占律。正月有重要的两个节气,立春和雨水,尤其立春往往交节在正月前后,涵盖正月的最初,所以是那春天最早的阳气对应在碧绿的玉管上,发出了春的明媚婉转的声音。
第二种解读是,长青的竹子,这是古代做音乐的天然乐器材料,在一年开始,太阳最明丽的光芒照在了翠竹上,清新碧绿。
第三种解读是,文人用的毛笔,开年试笔,是读书人的必须。
这三种解读并非非此即彼,而是互相照应的。正月春天第一缕太阳,是具有震动性的,它照在了古老葭灰占律的仪器上,它打在了竹林上,它照在了手上的毛笔上。这是春弥漫的大气,春来了。
“花苞柳线春犹浅。”
这是写的早春景色。花朵打着骨朵,含苞待放,柳丝如青线,叶子尚未展开,这是最初的浅浅春色。但是却让人觉得清新,一切萌而未发,却已经蓄势待发。
这正是正月里最美的小春色,在绚烂之前,在萌新之初。最是可爱清新。
“帘幕千重方半卷。”
此时春寒犹重,东风虽软,气温却还低,所以千家万户,并没有完全打开低垂的暖帘,但是那半卷,已经可以看到春风入户,人们的期待。半冷半暖春天。
“池冰泮,东风吹水琉璃软。”
正月东风初来,池水上的冰开始解冻。这里用了一个旖旎生动却有视觉感的比喻,说春风吹到了琉璃一样的冰湖水面,仿佛冰也软了。
这是半冰半开的水面,细细波纹,和尚未化冻的冰连在一起,是不是有琉璃都变软的那种春之柔软?
“渐好凭阑醒醉眼,陇梅暗落芳英断。”
我渐渐喜欢在栏杆边眺望醒酒,这里的陇梅暗落,不是梅花飘落,是梅花的香气暗暗飘来,时断时续。而且并不知道梅花在哪,藏在醉眼看不到的地方,只闻得到香气。
能够户外靠栏杆,自然不是寒冬。早春里那种微寒和梅花的清冽最适合游玩或者微酒后的人。空气清新,花香沁人。
而梅花是正月之花,早春之花,此时正是绚烂盛极。
“初日已知长一线,清霄短。”
已经知道正月来了,白天会比昨天长那么一线的时间,但是还是觉得白天太短啊,一会就黄昏夜色了。
“梦魂怎耐珠宫远。”
这里写的是他想看梅花,但是白天太短暂,夜晚又太漫长了。怎么赏花都觉得时间短,想去找梅花,却因为不知道方向,只能闻香而辨,遂觉得渺茫惘然。
这首词写了正月早春的景色,清新明媚。花柳初芽,池冰解冻,梅花暗香。和夜晚相对应的是白天阳光的明媚和短暂。且描摹景物,丽句丽词清新爽口。早春正月是这样,俏皮而微寒呀!
“正月斗杓初转势。金刀剪彩功夫异。
称庆高堂欢幼稚。看柳意。
偏从东面春风至。
十四新蟾圆尚未。楼前乍看红灯试。
冰散绿池泉细细。
鱼欲戏。园林已是花天气。”[宋] 欧阳修《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
上一首写的是正月自然界的风光景色,这一首就侧重人间新年的欢愉庆祝和迎春心理。
“正月斗杓初转势,金刀剪彩功夫异。”
正月天上的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了东边,表示正月和春季的到来,人间用手工和智慧做出的迎春花彩,已经巧夺天工。
“称庆高堂欢幼稚。”
正月新春是阖家团聚的好日子,老人快乐,孩子撒欢,这正是人间最美的新年呀!
“看柳意,偏从东面春风至。”
这是句快乐的刻意巧写,东风吹来,说是偏偏风从东面吹来,是表达一种沉醉在春风里的舒适感。
“十四新蟾圆尚未。楼前乍看红灯试。”
正月还有重要的节日,就是上元花灯节。所谓春天花好月圆,就是这美丽的一夜。
人间会举行盛大的灯会,灯月交辉,也是古老春节仪式的一部分。
那么还没有到正月十五,人们的巧手就已经做好了各种花灯饰品,装扮自己和人间,而十五之前,为了保证花灯效果,还有试灯这一小环节。
元宵未到,到处的花灯都已经点上。
“冰散绿池泉细细,鱼欲戏。”
正月池水解冻,万木复苏,是春天提醒了人,还是人间又惊动了春天呢?那水里不但化了冰,连鱼都浮出水面,仿佛等待游人。
“园林已是花天气。”
这是写的正月半,春风已经到了人间,家家户户准备踏青赏灯,比起正月头的寒冷,此时正是冷暖舒适,看灯赏花的好天气。
欧阳修两首正月词,一首写的是正月初的早春丽景,一首写的是正月半花灯节前的人间风貌。两首早春词,清新明快,将那种春之萌新的朝气与人间喜悦都写了出来,春意盎然,又不繁琐秾丽,比起那些所谓堆砌而悲伤的婉约词,格调高而清丽,让人有一种散文诗一样的享受。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