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京味儿,或京范儿,在人们印象中都是自带光环的皇城脚下的那种雍容优越感的味道。
而在记录和表达这样的京味文化中,个人翘楚者,远的如老舍,笔下流淌的是旗人文化的余韵,近的像王朔,书中表述的是大院文化的余绪。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有一种缅怀之情,逝者如斯,在旧时光的深处,那种种前尘往事成云烟的流逝感纠结在眉头与心头之间。
追溯这样的味儿的源头活水,其实就在那些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唯有那些琐碎而真实的细节中所体现的万般滋味,涓涓滴滴终汇成河,而近年来这样的谈古说旧的关于老北京的文字和书籍,逐渐成为一种小范围内的热潮,对一座古城腔调的状摹和复写,别有一番寻幽探胜的雅趣。而这本《旗人风华:一个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在这样的出版潮流中却自有一种别致的风华,在林林总总的京味儿文化作品中有一种“与他们不同”的味儿,它的洋为中用的体例在当时便别出新格,而在80年之后的“出口转内销”的文字转换中,又以“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大胆译写,归去来兮,出奇制胜,洋味洗去,京味归来,这或许在若干年之后又称为另一段佳话也说不定。
前世:应时而生的《小吴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Wu)
这是一本讲述北京人生活风俗的书,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
最初是在当时北京的一份英文报纸《北平时事日报》上以连载的方式,主要是为当时在京的欧美人士所服务的,由于在报纸上连载发表,这类作品的写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时又一种急就章的特性,写法上也颇为随意,其目的不在于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而是重点在于对北京各类风俗、人情世故等方方面面的介绍。而这些风俗和生活日常对老北京人来说,其各种细节和场景可谓是历历在目,写起来自然是水到渠成,但将这些零散的材料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列,吸引人们追着看下去,尤其是对外国读者来说,这点倒是一种挑战,但罗信耀却独辟蹊径驾轻就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本书从一个北京礼士胡同一家吴姓家庭的一个小孩子出生写起,历经上学读书直到最后娶妻结婚。而这个小名“小秃儿”大名吴学文的北京男子的这整个生命周期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最重要的是以此将整个老北京的各种风俗习惯贯穿于他的出生和成长的整个过程,串点成线,从而将整个老北京的整个风俗画徐徐展现在读者面前。由于这一系列作品是写给外国人看的,再加上是在报纸上连载,为了顾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报纸的市场销路,这样的写作势必有着许多掣肘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包含着浮夸甚至猎奇的因子,这点是不必讳言的,这从这些篇什以略显浮夸的《小吴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Wu)就可见一斑,似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标题党”之嫌疑。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歪打正着,以一种接近原生态的方式记录了当时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概况,而且以小吴一家人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日常活动,去生动地诠释了这样的风俗习惯背后的文化底色和价值属性,如今看来,这才是这本书最独特而隽永的文化价值。
可以这样说,这本书别出心裁地融合了中国传统中的岁时记和欧美文化中的历险记这两类体例,以一个北京人的生命周期为纲,纲举目张,巨细无遗,将整个旧时北京就是风土人情糅合在其中,从而使书中记录的内容使具有一种比较文化学上的意义。而正因如此,这本书后来以《小吴历险记》的名义出版之后很快便风靡于西方汉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英文版出版之后,很快便被翻译为日文,当时周作人读到日文版后评价道:“将旧时风俗习惯仔细描写,并及旧时风物,琐屑有致,没有小说的结构,迤逦读去却有引人入胜的地方,比随笔散记更趣味。有自作的木版插画,也画得很不错。”但这本书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汉学界学者视为必读之书,但国内知之者甚少,也一直未能翻译引进,倒应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这样的说法。
今生:另一种视角下的《旗人风华:一个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
而今这本书被作者罗信耀的儿子罗进德以译写的方式走入国人视野。
这样的译写可谓见仁见智,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破不立,这种看似“换汤不换药”式的译写其实更相当于一种再创作,自有一番与时俱进的别样风采。
而就这本书的内容来看,对那些旧时风俗的记载之全面可以说是极为难得的,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参照系。就当今的风俗演变来看,那些旧时的风俗习惯有的已经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而有些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在渐渐地走远,还有的依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比如那些孩子出生后的比如洗三、满月、百日、抓周等仪式性的习俗,在今天依然在民间广泛地存在着,但比如孩子取那些卑贱的小名寓意着好养活的习惯已经渐渐被泡在历史的故纸堆中了。而这本书中写的诸如孩子入学仪式、儿童游戏以及看巫医等习俗如今早就不见踪影了,但一些节令习俗在一些地方还依然残留着一些余味。这些林林总总的记叙中,作者不紧不慢地从容叙述中,最为现代学者所关注的是作者对于旗人习俗的描写。比如书中写到的吴学文大婚中的习俗,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旗人习俗的一些蛛丝马迹,这也是这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此外,书中吴学文的爷爷的葬礼的习俗也记录的极为细致。总之,本书冠之以“一个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的副标题可谓恰如其分,书中关于出生、婚姻以及死亡的习俗的记叙让人过目难忘。
老北京的旧时习俗本来就是一个满汉兼容而成的一种独特的风俗习惯,就好比饮食中的“满汉全席”这道大菜一样,这种融合的特点是清兵入关之后数百年的历史中自然形成的,凝聚着民族互鉴融合的历史印记。这种文化上的特点在本书原作者的笔下写来,对照当时的清朝灭亡的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情形,在草蛇灰线中又隐含着一种说不出身世浮沉的时代之悲,旗人头上的光环不仅不再,甚至旗人身份在时代的变革下成为一种避之不及的原罪象征,这其中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本书中隐隐约约地不经意间浮现,可以说这是作者罗信耀对自己人生状态的一种下意识的观照。
罗进德祖上是满洲正白旗人,1908年出生的他在童年时代经历着整个旗人这个族群的命运翻天覆地的变迁。这对他来说肯定在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写作之中那些旧时的记忆会时不时地涌现在心头,即使他尽力不去揭开那伤口的疤,将自己笔下虚构的主角的身份尽力隐去,但那种厚植于一个族群文化心理上的执念还是会在他的文字之间透露出一丝端倪来,这些倒另有一番“暗香浮动”令人回味悠长的滋味。
闹哄哄的热闹场景之下,一个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背后的悲凉和纠结,在当时却又“更与何人说”。
罗信耀和罗进德父子二人那种心有灵犀的跨越时空的互动,以不同的角度对那段逝去的时光的回溯、追忆乃至凭吊,成就了这本书的前世今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旗人风华》在本质内核上保持着原书的那种旧时光深处的味道,正是得益于这样的译写,从而在阅读上给人一种更亲切的感觉,字里行间弥漫的纯正的京味儿叫人欲罢不能,就像80年前的英文版一样,这样的中文版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使故纸堆中的一本几乎被遗忘的作品重新焕发出一种朝气蓬勃的生机,也算得上是一种“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