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四十岁女人的中年危机,阿玲结婚多年了,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她一直在努力,吃药,打催卵针,看医生,甚至是试管婴儿都尝试了个遍,效果却依旧一般。
而面对日益变得冷漠的丈夫,她的家庭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丈夫出轨,她和自己的学生有了一段暧昧不清的状态,而她本身的教师职业也因此出现了危机……
2019年上映的《热带雨》,可以说这是一部把中年女人所面临的痛全都深扒出来的一部佳作,看完电影之后,也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思考。
一,压抑破碎的家庭
电影开始于一个电影小国新加坡,这里每年只能产出10-15部电影,还是以喜剧片和类型片占据主导。
可以说这样一部剧情片的出现尤为艰难,却又一下子揭露了在一个特殊背景下,身不由己的悲剧命运。
女主阿玲是从马来西亚移居新加坡的,并在一所高中担任语文老师。
作为一个人口构成基本由各地移民组成的复杂地区,英语早已成为官方通用语言,而中文因为不会被计入升学总分而被认作不重要的学科。
阿玲带的班级语文成绩并不好,但没有人在意,她提出给孩子们补课,最后却只有一个人愿意留下来。
与丈夫结婚八年,她因一直无法生育备受打击,每每上班之前,她会熟练地给自己先打一剂催卵针,即使她也明白到了这个地步,再怀上孩子的可能性早已渺茫,但她依然不愿意放弃。
丈夫却因此对她越来越冷淡,当男欢女爱变成了任务一般的刻意,他也早已失去了曾经的那份激情。
所以他经常借工作早出晚归,有时甚至一连几天都看不见人影。
有次阿玲正是排卵期,丈夫回来却直接打发她说,睡吧,这么多年,要怀早就怀上了。
这份委屈和压抑就像一座山一样压在阿玲身上,也终促使她的生活越来越悲观。
而阿玲的公公瘫痪在床上,必须要有人照顾,丈夫不管事儿,一切重担同样全压在了阿玲一个人身上。
白天请保姆到家里来照顾,晚上她下班又直接赶回来接替,她的生活显得盲目而枯燥无味,却已经是她这么多年来日复一日的重复。
好不容易伺候完公公吃饭睡觉以及做完所有的家务,阿玲这才有时间来批改学生的作文,但这同样是让她心力交瘁的一部分。
她主动提出留在学校,给几个成绩不好的同学补课,学生们怨声载道,阿玲却希望让他们明白即使不记分,也需要尊重中文。
后来只有唯一的学生伟伦留了下来,本质上却是一个错误的开始。
二,一场“禁忌”之恋的失控
伟伦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平常没人照顾他,温柔似水的语文老师,让伟伦感受到了属于青春期的悸动。
他的年纪还不懂爱也不懂得喜欢,但在阿玲身上,他想和她亲近。
而阿玲难得发现一个孩子愿意好好学中文,秉承着负责的态度,开始给他一个人开小灶,专门补习。
一次意外,家里保姆临时有事,阿玲只能带着伟伦赶回家去,这个一直因为各种各样的的问题过得压抑的家庭,因为伟伦的到来难得多了一丝活力。
老人很开心,拉着伟伦的胳膊写字,还很意外地多吃了一大碗饭。
自从因为瘫痪被困在轮椅之前,老人就变得有苦难言,做什么都难如意,却又害怕自己成为了负担。
有次因为拉肚子,不得已弄得大小便失禁,阿玲照顾他,给他清理,他很难为情,儿媳妇是个好人,他这么多年一直知道。
阿玲从来没有嫌弃过公公,无论多么难以面对的场景,她连一句重话都没有说过。
但整个家庭,婆婆和小姑子并不喜欢她,因为她“生不了孩子”,也只有公公像家人一样真心待她。
伟伦去了老师家里以后,那种喷涌而出的情感更加激烈,在他那个年纪里,自认为和老师靠近,就代表了两人的心意相通。
但很显然,阿玲只是把伟伦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她没有做过妈妈,却在每分每秒尤其渴望着。
意外是在一次送伟伦回家后爆发的,他因为流了鼻血,只能让阿玲留下来照顾他。
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情谊的伟伦,选择和老师捅破最后那一张窗户纸,阿玲本来吃惊,却还是在半推半就下顺从了伟伦的盲目。
那一瞬间的她,既有这么久以来压抑的爆发,另一方面也有得知丈夫出轨后,内心的报复心理作祟。
毕竟,在公公去世以后,葬礼上的丈夫,还公然带着情人入场,在那个逐渐让她心凉的家庭里,从始至终也只有她自己是外人。
但当理性回归头脑,她也知晓与伟伦之间的这一场错误交汇,必须在事件失控之前彻底断绝。
可伟伦发现自己的靠近没有让老师生气的时候,反而更加得寸进尺,他从来顾不上世俗,无论在哪里,都希望能紧紧牵着她的手。
一切不对劲终是被人揭发,当校长找他们谈话的时候,伟伦依然还没有意识到他给阿玲带来了多大的打击。
校长言语里让阿玲休息一段时间,其实也不过是怕这样被称为“丑闻”的一件事让更多人知道。
所以阿玲开始和伟伦越走越远,他不明白,跑去质问,并告诉阿玲“我的心很痛,真的很痛”。
说到底在他还看不清自己的情感之前,他对于阿玲,只是盲目地依赖罢了。
而阿玲也只能安慰他说“是这样的,以后你就习惯了。”
他们之间,站在伦理道德之上是不合理的,阿玲年近四十,渴望爱情不得,渴望孩子亦不得,可以说她一直过得很委屈。
这种委屈逐渐磨灭了她的心性,让她变成了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她的人生,早已不知不觉毫无波澜。
而伟伦的出格,给了她一个发泄的出口,她明知一切是错,却又在某一瞬间沉沦,说到底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意外,也才让她决心从头开始。
三,荒唐的结局
电影最后,阿玲回到了马来西亚,回到了母亲身边,在这个小地方,一切干净利落的同时又充满了希望。
阿玲帮母亲晾床单,乌云散去,一束阳光照耀在她脸上,那一瞬间显得坦然,并且充满力量。
她似乎完全拥有重新来过的勇气,但一个荒唐的结局却依然在延续。
毅然决然和丈夫签订了离婚协议,没想到最后面对律师丈夫唯一留下的话,竟然是警告她即使医院里还有他冷冻的精子,以后有了孩子也与他无关。
在这场关于生育的期待里,丈夫从来觉得孩子是她一个人的事,可当她一次次躺在冰冷的手术床上的时候,忍受的从来不止身体上的疼痛。
她接受世俗强加在她身上的“肚子不争气”的标签,这么多年,甚至连自己都在责怪自己。
可事实真是如此嘛?和伟伦的一次意外,和丈夫切断联系之后,在最后的画面切换中,搬家的阿玲却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了。
原来这么多年有问题的从来不是她,可肚子里的这个孩子该怎么办?电影没有给我们答案,但一个错误带来的生命,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无法承担的代价。
电影最后留下的这个荒唐结局,怎么看都尤为显得讽刺。
而全片唯一让人觉得动容的场景,反而是学生伟伦,公公以及阿玲同框的场景,公公代替了一个家庭孩子的构成,因为他需要被照顾,而高中生伟伦代替了丈夫的角色,对整个家庭施以情感安慰,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才是一个家庭更融洽的部分。
整个故事立意在“人”身上,故事拍得其实也很高级。
阿玲“求生育而不得”,公公“渴望死而不能”,都是这个故事留下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或是站在道德观念上,看待阿玲与伟伦之间的出格,同样也会发现这是一部很难一概而论的作品。
家庭连接个人危机,社会连接生存困局,电影的切入点是一个适逢中年危机的女人,它将社会的很多年剖析,让我们看透了藏在现实世界的真实,它不一定能让人直视,却显得如此真实。
中年危机是什么?在我看来它其实就是一个去“边缘化”,阿玲因为没有孩子被排挤,公公因为身体的原因在整个世界失语,而伟伦同样因为家庭原因让内心情感有所缺失。
他们都曾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整个家庭失去了存在感,以至于在整个社会也变得透明。
而电影最后让阿玲重新找回了自我,其实也就是从一个扭曲而破碎的家庭中逃离出来,抛弃一切委屈,为自己而活,她也才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电影《热带雨》
撰文/深海里的星,洞见本质,以文字倾听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