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须发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再见陈独秀之时,身为晚辈的葛康素心中难免涌现出他乡遇故知的感慨。在岁月的摧残下,这位老人不复往日的荣光。可是在他的身上,依稀可以看出年少时的英姿飒爽。陈独秀的一生辉煌过,落魄过,却从来不曾屈服过。
陈独秀的晚年岁月,靠吃粗米和青菜为生。从赫赫有名的精神领袖到落魄逃难的江津客,他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
可换个角度想想,在抗战全面爆发之时,依然可以找到一处容身之所,和自己所爱的人度过人生的最后岁月,实乃一桩幸事。在那个时局动荡的时刻,这样的结局已是难得。
陈独秀为何会选择江津
“江津独秀画中游,翠峨碧波客不休。”江津隶属于重庆市,是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好地方。
然而陈独秀晚年选择在这里生活,并非是沉迷于这里的美景,而是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按理来说安庆才是他更好的选择。可即便是陈独秀,在现实生活面前也得低下头。
陈独秀选择江津,源自于同乡邓仲纯的邀请。二人不仅是同乡,更是在日本留学时的同窗好友。
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人会变得越来越念旧。由于战争的原因,陈独秀与旧日的朋友失去了联系,因此邓仲纯的邀请也就显得愈发可贵。为了不辜负好友的一片美意,陈独秀也会来到江津。
除此之外,经济压力也是促使陈独秀作出这一选择的重要原因。最开始的时候,陈独秀本想在重庆生活。可是相比于江津,重庆市区的开销显然更大。陈独秀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又不愿意让爱人潘兰珍辛苦工作补贴自己。此时的江津,成了他无奈的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江津在战乱之时还比较安全。陈独秀的特殊身份,意味着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选择在江津度过晚年,标志着他隐退的态度。陈独秀已经颠沛流离了太久,亲人的相继去世令他身心俱疲。他只想有一处安身之所,静静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考虑到以上种种,江津成了陈独秀当时的最优选。这里有着相对较低的物价,有着较为安全的局势,更有着不少同乡同窗。既然无法做到事事都如意,既然无法回到自己真正的故乡,那么选择一个熟人比较多的地方,或许会让漂泊的心多一些归属感。
落魄逃难江津客的真实生活
“除却文章无嗜好,世无朋友更凄凉。”从陈独秀晚年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换作普通人,这样的晚年生活只能说是寻常。毕竟他身边还有爱人的陪伴,还能勉强维持生计,还有房子可以栖身。相比于一般的老人,他还可以用手中的笔,写下心中所想。
陈独秀的晚年岁月是清贫的。他的餐桌上常常出现粗米和青菜,就连调料都非常简单。但是深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道理的他,显然不会为了生活上的小事儿苦恼。即便吃食简单,他也会苦中作乐,称自己的饭菜乃是仙人的食物,自然要清淡一些。
那时候,陈独秀的收入主要有两笔,一为《时事新报》主笔的虚衔,每个月可以为他带来160元的收入。
二为北大每月汇来的300元,此钱的由来尚不可知。陈独秀本就是北大的教授,即便出过入狱这档子事情,北大也没有公开表示开除他。因此出于对教师关怀的角度,发放这笔钱是很正常的事情。
单凭这两笔收入,很难维持陈独秀与爱人的开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陈独秀还会向各大杂志投稿,赚取稿费以便补贴家用。稿费的收入并不稳定,想要安稳的生活,陈独秀还是要精打细算。幸好有不少朋友资助,他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开销。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个道理,在陈独秀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各界人士的馈赠,他有着自己的原则,绝不收下一分钱。可是出于现实的考虑,他也只能接受朋友的资助。可每每提及此事,他的心中都深感不安,觉得自己给周围的人添了太多的麻烦。
陈独秀晚年苦闷的根本原因
“于今老病干戈日,十年匹马走燕民。”从陈独秀写给朋友的诗作中,人们似乎可以窥见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样子。物质方面的匮乏,并不会对他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
但是各方面的压力,以及没有归属感的生活,让他愈发感觉到孤独与苦闷。而他的真实想法,却没有人可以倾诉。
在江津的短短几年之中,陈独秀先后多次搬家。此时的他年岁已高,频繁地更换居住的地点,令他苦闷不已。身体上的力不从心,令他只能看着自己所爱之人奔波劳累。到了一个新的住所后,他又要花上不短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生活。这样的痛苦过程,陈独秀竟然经历过十几次。
与此同时,周围人对他的关照,竟也成了不小的压力。陈独秀并非贪慕权势之人,不然他也不会将自己置于这般境地。可是昔日的友人看到他当前的情况,心中的同情几乎写在了脸上。每到这种时候,陈独秀都显得尴尬不已。朋友们虽然是好心,但却让他承受了太多无形的压力。
迫于生计,陈独秀不得不接受友人的资助。但时间久了,他在这些人的面前显得拘束不已。他深知自己的人生就会这样渐渐走向尽头,对他的资助,似乎永远也没有回报的机会。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陈独秀与不少朋友越走越远。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再平等,他们似乎也没办法像过去那样相处。
陈独秀考上过秀才,出国读过书,也参与过轰轰烈烈的事业。也正因如此,面对自己晚年凄凉的景象,他才更加难以接受。他想要的晚年生活,不需要有多么丰厚的物质条件,只要有房住,有饭吃,能够过平淡的日子就足够了。但遗憾的是,这个简单的愿望,也没有实现的机会。
无时不刻的监禁剥夺了他的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来到江津之前,陈独秀经历过一段不短的牢狱生涯。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他终于走出了牢笼,开始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可是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陈独秀就发现,自己不过是从一个小的牢笼,搬到了一个更大的牢笼罢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国民政府也没有放过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虽然陈独秀曾多次表明自己不属于任何党派,但还是收效甚微。也正是因为这种监视,让陈独秀变得愈发孤独。他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给身边的人带来祸患,保持距离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果陈独秀仅仅是孤身一人,他似乎还可以忍受这样的日子。可是他的身边还有潘兰珍,年纪还轻的她,人生本该有更多的可能。但自从与自己在一起之后,带给她的似乎只有无尽的苦难和折磨。这种愧疚感,一直伴随着陈独秀。因此在漫长的岁月中,他很少有快乐的时候。
直到陈独秀去世,为他处理后事的人还被全方位的监控。自由本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可是对于晚年的陈独秀来说,一切都成了奢望。在这种环境下,陈独秀的痛苦旷日持久,却始终得不到解决。在各方面的势力面前,他一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没有希望的生活最终将他打倒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942年5月27日,贫病交加的陈独秀与世长辞,享年63岁。从“新文化运动旗手”到无人问津的“普通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最终以遗憾结尾。
生活上的窘迫,身体上的不适并没有将他压垮,可没有希望的未来,终于将他打倒。从1938年8月到1942年5月,陈独秀在江津生活的时间不足4年。在此期间,他见识到了人性中冷漠的一面。
投奔邓仲纯时,他的妻子以家中的房间有限的理由,将陈独秀夫妇拒之门外。但他也见识到了人性中温暖的一面,并不熟悉的同乡人为他安排住处,让身处异乡的陈独秀再次体会到了家的感觉。
陈独秀是不幸的,他曾经备受瞩目,理应得到众人的关注,成为一群人中的佼佼者。但阴差阳错之下,他的人生高开低走,最终落得个惶惶度日的结局。但陈独秀又是幸运的,他的朋友、爱人、同事都对他不离不弃。在生活艰难之时,总会有人拉他一把,帮助他渡过难关。
从表面上来看,陈独秀的晚年令人唏嘘不已。可是当他躺在病床之上,回首这4年来的点点滴滴时,会发现身边的人都以各自的方式默默关怀着他。他并不是孤身一人,他原来并不独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