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李聚奎,人称“将圣”。他在红军时期、八路军时期和解放军时期一直担任我军开路先锋,在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中负责我军的后勤保障工作。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在完全没有空中力量掩护的情况下入朝作战。战线拉得长,交通补给因美军战机的轰炸时常中断。
军粮运输跟不上,战士们就得饿饭。李聚奎根据以往作战的经验,率先提出用“炒面”充当志愿军军粮,解决了志愿军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1952年8月,由彭老总亲自点将,中央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李聚奎担任院长。1958年,李聚奎被授予上将军衔。
一、李聚奎提议“炒面”代替军粮
1950年,美国强行插手朝鲜事务。面对“唇亡齿寒”的危机,以及麦克阿瑟大言不惭的言语挑衅,中央毅然决定出兵抗美援朝。
为了抢占制敌先机,这一次作战命令下达得比较仓促。1950年10月19日,先头部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之后,后勤补给的问题就慢慢暴露出来了。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志愿军到朝鲜去打仗,没有飞机、坦克,没有先进的作战装备没有关系,我们的士兵不怕死。
可是志愿军是人,是人就得吃饭,不吃饭哪有力气打仗呢。但是,吃饭却成了战场上了一个大难题。
先不说后勤是否能够跟上的问题。摆在志愿军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即使他们身上带够了军粮,他们也没有条件去做饭。
第一个麻烦是不能生火。志愿军战士携带的军粮,一般可以存放数天,但是在雪中生火做饭目标太大,容易被美国的飞机在侦察的时候发现。
第二个麻烦是,白天需要隐蔽,所以夜晚就不得不的加油前行,这导致志愿军战士根本没有时间去做饭。
比如第九兵团自1950年11月27日开始,在长津湖连续作战7天7夜。二十四军124师在1951年元旦,8小时疾行4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时间去做饭呢。
针对这样的情况,在第一轮战役结束之后,时任东北后勤部部长的李聚奎和副部长张明远,马上给上级打了报告,提出用“炒面”来代替基础军粮。
原来,李聚奎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末,曾担任红九军的参谋长。在西路军失败被打散之后,他不得通过乞讨,行走千里,沿途靠着老百姓给的“炒面”充饥,才找到了部队。因此,他对这种干粮的印象十分深刻。
这种“炒面”,并不同于我们如今理解的“炒面条”或者“炒河粉”一类的食品,也不是以前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那种“炒米花”。这种“炒面”是直接用小麦面粉、大米粉和高粱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作而成。
其制作的方法有点类似于“油茶”,但是因为没有白砂糖、花生仁和芝麻等材料,也没有那么多的植物油,口感和如今的油茶差别还是很大的。
不过,“炒面”食用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只要用开水一泡,就可以迅速补充身体所需的热量。没有开水的时候,战士们就一把雪,一把炒面往下吞,虽然很难下咽,但是总好过直接挨饿。
李聚奎的提议,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支持。首批“炒面”由70%的面粉,再加30%的高粱或者大米制成。为了保能够证尽快供应到前线,东北那边发动了党、政、军全体成员及其家属,一起加入到“炒面”的制作中来。
中央给相关的省份,也都下达了对应的指标,由周总理亲自带头示范。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180万公斤的量,全部运送到前线。
周总理制作炒面的消息传到了前线,志愿军中喊出了“为炒面立功”的口号。为此,还有人专门给“炒面”编写了歌谣。
战后,美国的四星上将范弗里特惊叹道:他们没有钢盔,没有子弹。他们的军粮居然是用杂粮和米粉制成的,装在一个长条布袋里面,必要时可以维持十六天!
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后勤补给
用“炒面”来做军粮,确实是有许多的优点。第一个优点就是,它携带非常方便,只需要一个长条布袋,就可以随身带走,一次可以背走差不多一周的口粮。
第二个优点就是,它遇水即化,可以非常迅速地补充人体所需的热量。我们都知道,人体在大量运动或者野外生存的时候,可以通过吃巧克力提前补充一定热量。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血糖快速下降,带来的昏厥。
“炒面”是磨碎主食制作而成,它的热量能达到同等重量巧克力的66%左右。所以,其所含的热量还是不错的。
另外,因为“炒面”是加工后的熟食,所以只要有开水就能吃。在极端条件下,战士可以和着雪,一边行军一边吃。
但是,“炒面”也有一些缺点,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缺乏维生素。因此,光吃“炒面”还是不行的。所以,李聚奎和后勤部队的相关人员开会后,又决定给“炒面”换一换口味。
他们先是送了一些黄豆、大米制成的“炒面”,后续又送了有“糜子、芸豆、玉米、甜菜等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炒面”。
在第五次战役之前,时常有志愿军的部队发生断粮的情况。比如第一次战役的时候,四十二军就在黄草岭阻击战中,曾经被迫断粮了三、四天,而四十军有七个营曾连续饿了三天。
断粮太久,只有找当地的老百姓“借粮”,或者是挖挖野菜和土豆吃。有了“炒面”当基础的干粮,情况就有所好转了。
但是营养依然还是不够,所以还是得想办法保证后勤运输。后勤的运输汽车,一开始只有十五辆,而其中的十三辆都被美国的战机炸毁了。
为了给志愿军运送军粮,李聚奎利用人民群众的创造,以信号站的原理,在运输站前方设施防空岗哨,监视美国军机的活动。同时,他又向彭老总建议,在防空岗哨部署兵力和高射炮等武器装备,以保护我军的运输线。
因为李聚奎的这一项建议,我军在公路运输线的两旁增加了一万余名哨兵。一旦发现有敌机出没,哨兵会马上鸣枪示警。
在这样的保护措施之下,我军运送的军粮,从最初超过40%的损耗,到后来变成了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损耗,被上级领导赞为奇迹!
军粮的运输有保障了,运送的当然也就不止是“炒面”了,还有“熟肉”等多种食材。战士能吃上饭了,打仗也就更有力气。
几次战役打下来,一共消灭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共二十三万人。把美国人的嚣张气焰彻底打没了,战局就稳在了“三八线”附近。
1951年的下半年,本着长期作战的打算,总后勤部索性就开始在全军推广挖野菜,还印发了野菜识别的图谱。第二年,又发动志愿军自己种粮、种菜吃。
后来,根据相关的统计发现,志愿军1952年在朝鲜共种了二十七万亩地,收获蔬菜二千二百八十万公斤。许多的部队,还自己搞了豆腐坊。
“炒面”让志愿军在异国的冰天雪地里,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后来,坚强的战士们还把它编成了一首歌来唱:背上一袋干炒面,行军作战真方便。祖国人民关心咱,千里万里送前线……。就是这样的一把炒面,让我们的军队打出了士气。
如今,我们还能时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介绍当时作战情况的视频。在视频上,当美国大兵啃着鸡腿,吃着肉罐头的时候,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就是靠着“炒面”和雪吞,战胜了他们,把他们打回了美国老家。
1951年,美国远东空军副参谋长达尔在谈到这一次战争时,还是觉得不可思议。面对美军密集的轰炸,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勤部门是怎样做到保证军队供给的呢?
他感叹道:“这真是一个奇迹,他们完全无视了我们空中和地面的火力优势,漂亮地完成了任务。”
三、“只读过一年书”的后勤学院院长
李聚奎在1904年12月31日,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的西坪村。他在二十年代参加了国民革命军,还参加过北伐。1928年,他通过“平江起义”,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在彭老总的手下,当一名排长。
1930年,在一次与国民党张瓒辉部的作战过程中,因为团长突然负伤了,李聚奎当上了“临时团长”。他临阵指挥有度,立下了战功,第二年就升为了师长。在历次的反“围剿”中,李聚奎因为战绩突出,被授予了二级金质红星奖章。
在红军时期,李聚奎多次率部队掩护中央红军撤退。渡过潇水,挺进湘江、强渡乌江天险、四渡赤水、再强渡大渡河,每一次都是他担任开路先锋。
抗日战争时期,李聚奎率部参加过著名的神头岭战役,他以决死第一纵队副司令的身份战斗在第一线。
解放战争时期,李聚奎在冀辽热和西满军区担任参谋。指挥并参与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战役,是我军中一员智勇双全的猛将,因此有人称他为“将圣”。
但是,对于自己这些光辉的事迹,李聚奎却并不怎么喜欢在别人的面前提起,哪怕是自己的家人。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都有一个“结”没有打开。
那是在1937年的时候,他当时是红九军的参谋长。红军在西渡黄河之后,遭到了马步芳3万人马和10万“民兵”围堵。西路红军二万多人马,到最后只活下来了五千余人。
这是李聚奎一生中,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他当时孤身一人躲在了祁连山,想到那些战死的人们,他的心里非常难受,他为此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后来,他把自己获得的那个二级红星奖章埋在了山洞里面。然后一路乞讨,靠着老乡提供的“炒面”支撑着,最后找到红军部队。
上级领导虽然表扬他是“虽败犹荣”,但是从那以后,无论是获得多少荣誉,他都不再感到骄傲,因为一个“结”在他的心里形成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活人的荣誉,是死去的人换来的。从那以后,李聚奎在打仗的时候仍然是一马当先,他和以前一样,依旧不怕死。但是,他却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关心后勤的工作,为的就是尽量减少我军人员不必要的伤亡。
1941年,他在华北敌后抗战的时候,为了能解决部队的经济困难,实行精兵简政,他率先战士开荒、种粮,在对后勤保障工作方面非常有心得。
1948年,东北野战军入关的时候,他负责组织后勤部队运送粮食弹药,为后来的平津战役后勤保障,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解放前积累的这些宝贵经验,后来全部都被李聚奎运用到了抗美援朝中。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李聚奎就被调到了解放军的后勤学院当院长。
这一次调动,当时是彭老总亲自点名让他上马的。他听到消息之后,还不敢相信,因为他一辈子只念过一年的书。不过,彭总和其他上级领导看重的并不是他的学历,而是他那些宝贵的实战经验。
李聚奎在1926年的时候就参加国民革命军,到抗美援朝结束的时候,他一共打了26年的仗。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不但是一个优秀的作战参谋,同时还是一个后勤保障方面的专家。
因为李聚奎长于观察,所以他对多个省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都是了然于胸。他识得野菜,知道在战地上如何存储粮食。
他也知道后勤保障工作,在某一具体地区展开的难点到底是什么,并且会向当地的人民群众取经,寻找值得借鉴的方式、方法。这样宝贵的经验,是任何书本上都学不来的。
李聚奎在后勤学院,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的相关人才。1955年,他受命又投身到了我国的石油开发事业中去,担任石油工业部的部长。
他到任之后,组织专家、干部奔赴大西北寻找石油,开发了克拉玛依油田。在华东、华北等多个地方,组建了石油勘探局,为我国的石油开采工业奠定了基础。
但是,也正是因为调离了军队的工作,所以他在1955年没有能够参与授衔。因为当时的规定是,离开军队工作的,都不参与授衔。
1958年之后,李聚奎又被调回到了后勤学院的岗位上。回到军队岗位之后,为了开展工作更加方便,上级在1958年授予了他上将军衔。
1981年,李聚奎因为身体的原因,选择了退下来,担任中央军委顾问,直至1995年去世。
结语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李聚奎从一位农家子弟成长为革命先锋,当上了参谋长,最后成为了我军后勤保障方面的专家。其实,他不只读了一年的书,他已经花了二十六的时间取得经验,深入战士和人民中间去取经,他读懂了“人生”。
作为我军的“将圣”,不光要勇于和敌人拼命。他最可贵的优点就是,懂得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他不怕死,但是他也绝不让自己的战士枉死。
李聚奎晚年的生活十分低调,他几乎拒绝了所有的采访,同时也拒绝别人给他照相,也从来不会去给人题字。
他的女儿回忆起自己的父亲,说他一提起西路红军的往事,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他说自己是“幸存者”。肩头上闪闪的红星,是那些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他没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
因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始终保持革命的初心,决不以权谋私,终生奋斗不止,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的人。所以他在抗日战场上、在解放战争战场上、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为我军出谋划策,倾尽了全力。
因为他的一把“炒面”,给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提供了基础的热量,给我们的后勤部队争取到了缓冲的时间,所以我们最后才能取得胜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聚奎将军是功不可没的。
李聚奎将军在86岁高龄的时候,仍然在关心军队的建设,并且还亲自面见军委领导,直抒胸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正直。
1937年,李聚奎的二级红星奖章遗失在了祁连山中。1988年,李聚奎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老将军终于把自己曾经失去过的荣誉,加倍找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