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宁都境内有两条河流经县城,一条是发源于北边肖田大山的梅江河,一条是来自东边湛田、会同的东江河。迎着朝阳,溯河而上十几公里,便是会同乡的所在地。说起“会同”的地名,还真叫人不明就里,它不像诸如“肖田”、“石上”那样的地名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好懂,就是问起当地的老辈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若说“会同”的地名无啥意思,咋还有个级别更高的湖南会同县呢?费了好大的功夫查找相关资料,才使人略知一二:清康熙年间,杨、周两姓陆续迁来此地建墟场,至乾隆年间,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这里成了周边较为繁华的乡村集市。市场的繁荣,人流的聚合,必然带来寺庙的兴旺、香火的鼎盛。那时,每到农历四月初一,各行各业相约聚会,四乡八邻百姓汇合,在墟场唱戏半月,同庆老官神生日,故取名会同。
如此这般,倒也说得过去,与辞书上对“会同”的解释也还吻合。会同墟周围,确有地庵、新庵、老庵、老官庙等众多庙宇,建国后,地庵改作粮库,新庵拆了建起了礼堂,老庵做了会同大队,老官庙盖起了供销社门市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除地庵仍作粮库外,其它庵庙均在原址重建,恢复了原貌,香火佛事依然兴盛。如今,每年的农历二月开始,十字街的老官庙便搭起戏台,夜夜灯火通明,鼓乐和鸣,采茶戏、三角班一直要唱到四月末了。四村八堡前来看戏的人络绎不绝,把个十字街塞得水泄不通,会同街上的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前来看戏的亲戚。
会同墟离县城很近,也就十几二十分钟的车程。全乡原有16个大队,有三分之一的大队距县城近,离会同墟远,最典型的就是陂头、南田大队,他们与县城隔河、隔山相望。这些距县城近的大队群众,除了还公购粮、购买分配的化肥农药和买农具要到会同墟来,他们平常是不到会同赶墟的。近有近的好处,也有近的弊端,全乡有一半多的购买力几乎都流向了县城,还有就是有钱人都往城里跑,创业置产大都在城里,就是时下颇为诟病的乡政府和乡属单位的“走读”干部,恐怕过去也要数会同最多。要说这里的墟镇规划建设滞后,应该与这些不无关系。
2
会同版图面积大,183.91平方公里,大小河流溪水数百条,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境内最大的河流要数东江河和会同河,东江河发源于湛田乡,流经会同的谢家坊、桐口、梅江镇的文坊汇入县城段的梅江河;而会同河则从武华山麓的兔子寮流出,经百胜、源里、街上、会同,穿过墟镇在富家窑与东江河交汇。距墟镇500米以下的会同河原本弯多滩涂多,行洪困难每每造成洪灾多发,为了彻底根除水患,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街上、会同合并而成的会同大队,提出了“修直河道,加固河堤,围滩改田,造福人民”的革命口号。经过会河两岸一千多群众两个余月的奋战,靠着肩膀和双手,靠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凌云壮志和革命气概,突击修筑起一条1500多米长、60多米宽笔直的“战备河”,堤内造田500多亩。若干年后,两岸河堤上统一栽种的近千株苦楝树长大成林,郁郁葱葱,成为会同墟镇一道独特的风景。
会同水系发达,溪河密布,自然水库、山塘众多,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全乡就筑有箬坎的百胜、街上的上石示 、鹧鸪的红卫、石示 头的武华、蓝迳的塘边、桐口的坑背等6座水库和不计其数的山塘。这些水库为全乡的农业生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那政治挂帅的年代,又承载着特殊的功用和意义,这要数鹧鸪的红卫水库名声最大。
红卫水库始建于六十年代后期,是当年鹧鸪人民自力更生、战天斗地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那个年代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产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八字头上一口塘,两边开渠靠山旁,中间一条机耕道,新村建在山坡上”的新农村“鹧鸪样板”,那时的《人民日报》和《新闻纪录片》都刊载和放映了《敢啃硬骨头的鹧鸪人》,称鹧鸪为“江南大寨”。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纷至沓来,最为鹧鸪人津津乐道、引以为豪的,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千里迢迢来到鹧鸪视察,副统帅林彪的女儿林豆豆还在红卫水库游过泳,红极一时的鹧鸪大队党支部书记饶桂生,破格提拔为会同公社党委第一副书记、县委委员。那时,“学大寨赶鹧鸪”的口号响遍大江南北,“江南大寨”名声在外,“红卫水库”也名噪一时。如今,光环渐褪,浮华散尽,40多年过去了,虽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当年的红卫水库依然默默地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现在,随着交通的改善和乡村游、农家乐的兴起,不时有城里的老年人结伴前往,去感受那段逝去的、激情燃烧的岁月,畅游今天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
3
会同虽与县城相邻,却是丘陵山区,它的地势东高西低,以墟镇为中心,东边是山区,西边为丘陵。这里有两座山是很有名气的,一座是距墟镇约20公里、与田埠乡交界的武华山,它座落在大斜、百胜境内,海拨1080米,是会同第一、宁都第三高峰,被“下三乡”人奉为“神山”;一座是距墟镇两公里,高约200米的蜡烛寨,因它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有着红色的基因,披着神圣的色彩,遂被当地人称作“圣山”。
从会同上武华山有两条路可走,一条经源里到百胜兔子寮沿山脊而上,上山的路坎坷难行;一条经鹧鸪、南坑到大斜村亭子旁下车,走三四十分钟的盘山简易公路上主峰,因这条路全是水泥公路,上武华山的人大都选择从这里上山。当你一路朝拜完依山势而建的几座庙宇,气喘吁吁登上武华山峰顶,顿时令人觉得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极目远眺,宁(都)广(昌)石(城)一览无遗,尽收眼底,脚下白云悠悠,耳畔松涛阵阵,有一种置身人间仙境,超凡脱俗、飘飘欲仙的感觉。当地人有一种说法,这里的菩萨虽灵,但照远不照近,从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下三乡”的竹笮、田头、长胜、对坊、黄石等乡镇的善男信女,跋山涉水几十公里朝武华的盛况便可看出。这天,朝武华的人们一拨拨、一队队,浩浩荡荡路过墟镇而去,他们吹吹打打,鼓乐喧天,肩扛手提着祭品,把对武华山神灵的虔诚和膜拜发挥得淋漓尽致。难怪,只有登过武华山顶的人,才能体悟到站得高方能看得远的真谛,人如此,神亦然。
与遥遥相望的武华山不同,地处墟镇旁、高约200米的蜡烛寨,因两座山峰并排矗立、状如蜡烛而得名。山上虽没有庙宇神龛、梵音佛光,会同人却说它非常灵验,视为“圣山”,庇佑着方圆十几里的百姓风调雨顺,人畜兴旺。蜡烛寨的出名,是否因它有一段久远而凄美的传说有关,我们无从考证,但80年前那一幕幕战火纷飞岁月中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却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镌刻在人们的心里——
1931年底,“宁都起义”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被共产党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所属红十五军在第四、五次反“围剿”期间,长期驻扎在会同一带,会同村成了他们的大本营。第五次反“围剿”红十五军奉命坚守广昌驿前,会同村设有红军医院,成了战役后方。村里的青壮年参战支前,妇女老人们也在医院里参与救助伤员,那时前方战事吃紧,村里兵员空虚,经常遭到小股敌特的骚扰偷袭。8月中旬的一天傍晚,20多个敌人摸近村子,听到枪声,村里红军医院的重伤员就地藏匿在群众家中,60多个能走动的伤员拿起武器参加战斗。为使村里无辜群众免遭伤害,伤员们果断冲出村子,边打边撤,向后山蜡烛寨转移。他们在蜡烛寨半山腰依托地形趁着暮色顽强反击,敌人不敢恋战,一个多小时后仓促撤离。乡亲们含泪连夜将30多个牺牲的红军伤员与先前在驿前战斗中牺牲的数百名将士一起,安葬在蜡烛寨下的山坡上。为了记住这些牺牲的战友,红十五军的战士在蜡烛寨半山腰的山崖上,刻下了“红十五军”几个苍劲的大字。如今,80多年过去了,虽经雨水侵蚀和时光的消逝,那仅保留的半个“红”字依然清晰可辨,那些关于红军的故事依然震耳发聩,无不给今天的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4
山好水好,雨水充沛,使得这个以农业为主的会同建国以来一直五谷丰登,富庶丰腴。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这里主要以生产水稻为主,八十年代开始,相继引种了白莲、西瓜,面积产值逐渐超过了水稻,尤以源里的白莲、石示 头的西瓜品质最好,成为城里人的首选。九十年代中后期又陆续引进了黄鸡养殖和脐橙种植,也成了这里的支柱产业。那时,为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供销社当起了“红娘”,做起了农副产品“两头在外”生意,组织职工上山下乡收购白莲、西瓜,然后调拨车辆将白莲运往广州,西瓜运往上海、武汉销售,第一次将本地的农产品销往沿海的大城市,打出了宁都的品牌。在供销社的影响、带动下,后来一些精明能干的后生也学着做起了贩运白莲、西瓜的生意,初次尝到了洗脚上岸、闯荡商海的甜头,也掘得了市场经济的第一桶金。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改革开放后这些有着经商天赋的会同人,却弃农经商,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在一来二去摸清了门道路数后,他们怀揣着贩运白莲、西瓜赚来的本钱,凭着多年混迹广州、上海的经验,纷纷背井离乡远赴广州、上海开起了货运站,做起了物流生意。如今,十多二十年过去了,他们在广州、上海做得风生水起,大都购房买车开公司,摇身变成了大老板,身价几千万、上亿元者大有人在。这些人当初都是孑然一身来到大城市打拼,待站稳脚跟后便将老婆子女、兄弟姐妹带出去一起创业,在富家窑、下村等村,中青年人几乎都跑出去了。所以,在上海的闵行区莲花南路一带、广州的天河区沙河镇一带,都有“会同村”一说,随处都能看到宁都饭店和听到会同口音,这,或许是“鹧鸪样板”之外的另一种“会同现象”吧。
会同的确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他们不仅生意做得好,在商海中闯出了众多佼佼者,就是文武之道方面也是独树一帜。80多年前,会同人不甘欺凌,奋起抗争,支前参战,投身革命,有数百人为翻身求解放参加了红军。他们离父别母,远离故土,跟随共产党爬雪山过草地,闯枪林冒弹雨,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朽的功绩。建国后他们中还有20多人健在,分布在全国各地,回到宁都家乡定居的就有鹧鸪的张国华、柯朝仁,会同的肖克清,南坑的肖长清等,为全县各乡镇之首。这些德高望重的老革命离而不休,为家乡的生产建设作出了贡献,为革命传统教育发挥着余热。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会同乡,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且不说古代宁都第一位状元郑獬,以及恢复高考以来,考取大中专院校的莘莘学子,仅改革开放以来,从会同走出来的作家就有陈东兵、李国生、肖兆生、陈育新、彭灏等人,均在县作协兼任名誉主席或副主席,他们能在久负文乡诗国盛名的宁都文坛有一席之地,并在县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可见其文学造诣也非同一般。有人说,一个乡出了这么多革命先辈和文学才俊,不算奇迹也堪称佳话,这能否也算“会同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