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一个传奇。
这幅宽24.8厘米,长5.29米的绢画,
由张择端创作于公元1111~1120年间。
随后,它七次进宫,又六次出宫,
一度被有记录的15位私人收藏者收藏,
又在长达370年的时间里不知去向。
历经千年,无数坎坷,
它奇迹般地被完美保存下来。
画中藏着684个人物、
95匹畜牲、122座房屋、
29艘船只、15辆车、
20多家店铺、8顶轿子……
真实还原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空前盛况,
有人说它:“不是照片,胜似照片。”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
《清明上河图》真迹重见天日后,
兴起了一股研究之风,
诸多争议也随之而来:
这到底是不是一幅政治画?
是何人、何时而画?
专攻中国城市发展史的薛凤旋教授,
研究《清明上河图》长达20年,
另辟蹊径从200多个细节入手,
不但解决了以上两个争议,
还解读出汴京的城市布局、
政府管理、商业形态、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写成新书《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
北宋就有菜篮子区、仓库码头区和城市副中心?
汴京的基础设施如何?
百姓都有怎样的夜生活?
创业被鼓励吗?
政府都怎么管理营业执照?
当时的科技有多发达?
自述 薛凤旋 编辑 倪楚娇
我叫薛凤旋,在香港大学教过30年书,现在退休了,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城市的发展史。从5000年前最早的初城(即文明前的大型非农业聚落)开始,怎么经过夏商周,一直到我们现在。
研究到宋代的时候,当然就免不了要注意《清明上河图》。它最伟大的地方在于“真实”二字。
画家张择端对其中684个人物、95匹畜牲、122座房屋、29艘船只、15辆车、20多家店铺及8顶轿子,都描绘得真实且缜密。为我研究北宋时的汴京,提供了很大的依据。
《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这本新书,是我前后一共研究了20年之后的一个作品。主要的思路是用画来讲故事。
画本身太复杂了,所以我只挑出了最重要的200多个细节来阐释。这些细节,表现了当时的政府管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市容的面貌、它的建筑和城市经济的方方面面。
汴京布局:菜篮子区、码头区、副中心、市中区
北宋之前的城市,主要是行政和军事的功能。工商业和娱乐的活动,被圈限在有限的范围内。真正出现我们所理解的“城市”,是从宋朝开始的,它开始兼具商贸、工业的功能。
虽然《清明上河图》只画了汴京一隅,但从中可以窥见非常成熟的城市规划。
画卷的开始是一片郊区的景象,你会看到大片的田野和几个农家。这个区域,我把它称为菜篮子区,就是农村,它负责城市的菜、肉供应。
继续往里走,可以看到大量的船停靠在岸边,搬运工人在将一袋袋的货,从船里运到岸上。
周边出现了很多配套的小店,装饰都比较简陋,像是一些“快餐”店、小茶铺。这里便是仓库码头工作人员用餐的地方。
店里面几乎没什么人,应该是刚过午饭的时间。这片区域,我们就叫仓库和“海港码头区”。
过了虹桥了,就已经非常接近内城了,车水马龙,非常繁忙。大酒家开始出现了,卖香料的、卖药的、各种高级的旅馆,包括两户官宦之家的大宅。算是城市副中心。
再往里走,就能看到一个城楼,那就到了真正的主城了。最先碰到的就是司门郎中(管税收的官员)的办事处,他的背后有“税例告示”,旁边有大型的公秤,还有吏人帮他清点货物。从城外往内城运货物,都需要交纳“过税”,过税是2%。接着出现的是画中最大规模的孙羊正店。真正的闹市区到了。
爆棚的幸福指数:
基础设施完善、夜生活丰富、市场自由
整个画里一共有684个人物,有80%的老百姓都很快乐,很清闲。在小茶馆、高级餐厅里的,或者站在街头巷尾的人,都展露着笑颜。清闲的人非常多,有几十个人围着听说书先生讲故事,幸福指数很高。
我们看文艺复兴以后的地中海,尤其是意大利、法国,它的城市中间都有一个小广场,很多人都在那里喝酒、谈天。在中国好像从来都没有这样一个概念,但是《清明上河图》里,通衢大街里面都站满了人,在那边聊天、打招呼、谈话,甚至不理周边的车辆。这样一个社会里巷里,人与人之间紧密的交往的景象,对我有很大的触动。
这得益于当时开明的士大夫阶层。
首先他们承担起了基本的责任,基础设施弄得很完备,给老百姓安全、方便、舒适的生活。
整个城市里面,一共有300多口官井。细看它的设计,非常用心的。它可以同时供4个人打水。旁边有围起来的矮墙,保护取水的空间不会被临近的房屋侵占。井的四周,用砖铺砌,而且是中间高,四周矮,防止污水流入井口。
再看挑水的人,他们有统一的服饰,说明了他们是专业挑水的,有挑水公司的存在。
还有专门修建的水沟,用来排雨水、洪水。两边种了一排树,用于巩固岸边的泥土。
虹桥旁边有风向标,方便船只做过桥的准备。汴京曾出现过很多船过桥的意外,后来就有一个聪明人发明了虹桥。这个桥比较高,船只要放下桅杆,就能过去。但是过桥的时候,还是怕船会碰撞到两边的岸。所以桥下,专门设计了可以走人的空间,让人可以监督这个船,安全地过去。虹桥都是由官府建造和管理的。
而且,士大夫们还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创造了城市的竞争能力。汴京它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对外的通达度,汴河连通着运河。汴河带进来的不光是城市收税,也让汴京成为一个北中国的商贸中心。好东西通过运河都集中在汴京,你全国都要来这购买,是不是?
其次,他们在政策上很放松,给了市场很多机会。当时政府有一个规定,个体户、小商贩、摆地摊的小贩不收税,鼓励创业。所以在街上,你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小贩,卖药的、卖铁器的,修鞋子的、卖馒头的,还有卖清明节柳条的,整个市场非常繁荣。
可以说北宋的汴京,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宋朝以前,你会听到“东市”、“西市”,如果你要买东西,只能在官定的“市”里面去买,它是一块被圈起来的区域,而且是有宵禁的,这叫里坊制和市肆制。但在北宋,就已经没有坊墙了,所以沿街、沿河、沿桥,都有商铺了。
以前开市和休市的时候,都会敲鼓、敲钟,这是政府在控制商业活动。到北宋就已经是政府明令,取消宵禁,可以24小时随意按照你的行业的需求来营运。
有了在夜间营业的许可,“霓虹灯”就应运而生了。你看这些店铺的外面都有一个灯箱,太阳下山以后,用很薄的纸,围成的一个箱,里面放一根大蜡烛,白纸上面写上店名、商品,就等于我们今天的霓虹灯了。这个场景被《清明上河图》如实记了下来,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
宋朝酒文化达到顶峰,
背后是一套缜密的系统
非常值得单独拿出来说的,是到北宋达到顶峰的酒文化。
据清人统计,宋朝是编写酒经最多的朝代,酒的品类林林总总,光名酒就有280多种。酿酒业虽然空前繁荣,但却由政府牢牢掌控。这是我这本书中,一个非常重大的解读。
所有卖酒的地方都必须注册登记,并按照规定展示官定的标志:酒旗和酒斾。从图里,可以看到一共有大、中、小三种类型的酒家,分别是正店、脚店和拍户。
正店是最大型的酒家,整个汴京有72家正店,政府给它一个专门的可以酿酒的牌,它能够自己酿酒,也可以批发酒。孙羊正店就是其中一家,它是以羊肉为主要的食铺,但是它的酒也是非常好的。
在孙羊正店的店铺,你可以看到几样高档次的东西。比如这个栀子灯,就是表示,这里面有陪酒的女郎,它有很多贵宾房,里面有女孩子陪酒,陪你唱歌,有些甚至是妓女。
另外,它有红杈子,就是一圈围在酒楼外面的栅栏,这红杈子是有名堂的。它表明,以前曾经有皇帝到过这家店,他觉得味道非常好,以后还想吃。所以红杈子是一个身份地位的象征,是皇家特许的东西,不是每个店都可以有的。
另外,你还能看到“彩楼欢门”,孙羊正店的欢门上缀满了花球、花枝,以及当时最时尚的吉祥天鹅装饰。这种图样,你可以在《韩熙载夜宴图》的侍女衣裙上找到。彩楼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店面的大小、运营的规模。
还有一个小细节,在正店后面,你能看到堆得像山一样高的空酒坛,这表明,它是做酿酒和批发生意的。然后前面还有一个小店,有8个大的木桶,都是装酒用的木桶,它是批发用的。
第二级是脚店,也是一个楼阁式的,两层高,非常漂亮,它也有酒旗和酒斾,它也有红杈子,它也有灯箱,但是它没有陪酒女郎这个功能。二级店不能酿酒,也不能批发酒。
那么除了这2种以外,还有6个小店,他们就只有酒旗和酒斾了。普遍开在比如近郊的小路旁、码头旁,服务的是比较下层的市民。
从这一套管理系统来看,北宋政府是非常重视酒业的。因为神宗(1077年)的时候,酒税占全国总税收的18%左右。政府对私自酿酒、私自售卖的行为有严惩,而且酿酒的原材料“酒曲”仅掌握在官府手里。私酿酒75斤,或者酿酒曲15斤,就判死刑。
这些发现,对我们研究经济社会史非常重要。因为在1000年前,全世界都流行饮酒,比如埃及、欧洲、阿拉伯帝国、东罗马……但没有一个历史文献清楚地告诉我们,酒业对政府的税收的贡献是怎么样?酒的流行渠道是哪些?《清明上河图》却给我们直接画出来了,再对照历史资料,我们就有了一个很清楚的认识。
领先世界的科技
除了城市管理、工商业活动发达外,当时的汴京在科技上也是领先世界的。
北宋最后这几十年了,大部分汴京人都是以煤作为他们的燃料。这个图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煤的专卖店,店铺里堆着一袋袋煤,老板在一旁称煤,旁边还有一支运煤的驴队。
这是大码头的货船,可以看到有瓦灶和放煤的篓。
在文人的书房里,你也能看到煮茶用的煤灶。我们能够在家庭里使用煤,比西方最少早了500年。
我书里面还提到了铁器的使用。北宋时,铁器已经被用来做船的铆钉。
在一个小摊位上,可以看到卖的是一般家庭用的,小的铁质工具。说明铁器在当时的中国已经相当普及,这又是领先世界的。
我们再来看,画卷里所画的船只。张择端一共画了29条船,一共有6种类型。每一种的设计都不一样。
第一种是漕船,船身扁平、宽阔,载货量很大,所以才能开得更稳。每30船编为一个船队,属于国家拥有,每年都要去长江和淮河流域运粮食回来,属于超大型“国有船运企业”。
这是客货混合船。上层是住客的,下层是载货的,以载货为主。基本上属于私人拥有、经营的,属于当时的“大中型企业”。
接着是客船。它的特点是船身窄长,甲板前突出,上部的建筑整齐宽敞,速度比较快。它比较豪华,窗户很多,也有很多客房。属于“私人大型企业”。
还有游览观光的画舫。船头、船顶都有观景区,两边都开满了窗户,方便你看两岸的风景。
还有专门用于餐饮的船,它可以移动,但是基本停靠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人们可以进去喝酒,更豪华,很宽敞,也提供很多的饮食。
最后一种就是工作船,比较小型的,从大船上运客人到岸上,或者是搭载少数几个客人到一些小地方去的。
这里,我真的要感叹张择端的伟大,他笔下的细节,堪称工程设计图。
最近,从南海的一些沉船里面证明,宋朝时期的船的确如画中所画。很多日本学者专门就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船,中国船舶协会也专门出了一本专著。大家异口同声:没有《清明上河图》,我就不理解,宋朝在航海上的发展具体到什么程度。
我们建桥的专家同样是花了几十年,都不能够解读历史记载的虹桥是怎么造出来的。因为用石头做不了,那个年代铁的产量没有这么高,那怎么用木头做呢?想不通。后来《清明上河图》的真本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后,他们才弄明白。
这是一幅政治画吗?
有关这幅图,学术界里有很多的争议。
首先,这是不是一幅政治画?是不是张择端想通过画卷,来给徽宗表达一些意见,告诉他,当时社会存在很大的危机,你要小心。
有人论证说,画中的城墙没有防御措施,里面既没有驻士兵的地方,也没有武器。在仇英和清院本里,城墙里面既有士兵,也有武器,甚至还有标语“警惕外患”。但是真本里,没有画这个。因此,就有人认为,这是张择端有意为之,是要告诉徽宗,现在我们疏于城防,很危险的,随时会被人家攻击。
但是实际上,《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内城角门。整个汴京的防守,主要的兵营都放在外层。外城的12个城门都是非常坚固的,有两层、三层瓮城。并且宋史讲得很清楚,在瓮城里面,有几道门,驻有多少士兵。那图中所画的是内城门,自从外城墙建成后,内城的城门口主要是一个征税的地方,因为有很多从物流仓库区进内城的商品。
我认为这些争议,其实图中有诸多细节已经进行解答了,只是有些人装作看不到。或者明明图上没有画的,他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不画?是不是故意不画?
另外一个说法就是防火系统。宋朝本来有很严格的防火系统,有些人看完却说,图里看不到防火楼。
最后他们终于在郊区,找到了一个位置比较高的小建筑物。他看到里面没有人,也没有报警的鼓,他就说“疏于防守”。有一个学者进一步想象,他说原来这里是是一座望火的高台,后来被人推倒了一半,在余下一半之上建了一个亭子。它本来是消防员住的地方,后来被霸占了。其实这就是一个小茶楼,后面高台上的亭子是小茶寮。它处的位置三面都是菜田,根本没有楼房,防火也不用在那边防。
其实画中的城楼就是防火楼,画家画得很清楚,城楼上面大殿里有一个大鼓,还有一个人站在殿外,往城内瞭望。
另外一个很受欢迎的例子是,有学者假想张择端在画的结尾提出了“三问”。在画的最尾端,有一个人在问路,他的附近有国医赵太丞的家,是个卖药的场所。往下,有一堆人在听故事,他们隔壁离开大路只有一小段距离的房子前,挂了一个“解”字的市招。
结果这位学者就说,这是这张画的主旨——三问。问路,我们的国家路在何方,往何处去?问医,这个国家这么多病,该怎么医治?问命,就是算命,卜问国运如何。
我觉得这是过分解读,过分主观。这个“解”字的招牌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里是间当铺。汉唐叫“典当”,到宋朝了就叫“解库”。当铺要位置适中,在人流多的繁华地带,但亦要旺中带静,进出口要求隐蔽。
所以我觉得,要尊重画家,他画里画的是什么,我们也要通过历史文献,去帮助我们解读。
这幅画是什么时候画的?
第二大争议,是关于这幅画的成画时间,是北宋?南宋?还是金朝?
我认为,这幅画不可能是南宋、或者金朝的人,因为怀念当年的汴京,通过记忆画出来的。这样严谨的构图,清楚的细节,一定是当时实物就在他的眼前,而且他对实物观摩了不下几十次,打了多少草稿,才将不同的船、不同的车,这么详细、具体地画出来。
但是,这幅画是不是政和至宣和年间,特别是徽宗最后这5年画的?我开始怀疑了。
因为徽宗执政的后半段,黄河大水,还有宋江、方腊之乱。江苏、浙江、江西、安徽,4个省都乱了,而汴京的米粮主要就是靠它们。这个时候,画家有没有心情这么详细地,这么小心地画画?而且画中的百姓都非常快乐,如果是战乱期间,应该不会这个样子吧。
我猜测,它可能是神宗年代,熙宁改革之后画的,当时是太平盛世。
我们目前对于张择端是谁,画作于何时,是否被宋徽宗收纳和题字,都是基于金朝的张著,元朝的杨准和明朝李东阳的题跋。但现存的真本,并没有宋徽宗的字和印,这是为什么?
我认为,张择端不是王室画院中人,而是个翰林学士。作为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花了至少数年的心血,来完成此作。要知道。当时这种画并不流行,流行的是寄意的文人画或花鸟山水。就因为不从众,所以他的画自然不会被纳入宣和画谱。
我猜测,这复画一直到明朝,可能都只在民间流转。但为了提高它的身价,金人张著作出了向氏评语的假说,把《清明上河图》说成是“神品”。
之后是元朝的杨准,我们从他的跋知道他自称素士,即是个平头百姓,没有官位,但他却能花重金买此画,应是个富商,并可能是从投资角度购买此画,他是首位具体说画前有徽宗的题名的人。这时已经是张著题跋后166年了,卖画给他的那个不知身份的人可能加添了仿制的徽宗标题和印章,并且给了杨准一个“画从元内府流出及其后流传”的故事,以提高画的卖点。至明代李东阳时更清楚说明,题的是五个字并有徽宗双龙小印。
另外一个佐证是,后周至北宋初的郭忠恕,画了以两艘客船为主体的《雪霁江行图》,宋徽宗看后十分兴奋,他亲自在画上题字。张择端画的船,种类更多,社会内容更是非常丰富。徽宗如果看到定必大赞。因此估计他没有看到,此画也从未入内府。
我觉得画作是北宋中后期作品不假,它是惊世之作亦不假,它没有录入宣和画谱亦不假。但我比较怀疑徽宗曾亲自标题,它曾入宋,金,元内府,以及杨准和冯保所说的流转的事。
当然,我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去证明我的猜测。这幅画里面的文章,真的越看越大。我写这本书,就是向画家张择端致敬的,他一定是倾尽心力,才能把1000年前的中国城市文明,浓缩在了5米的画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