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黛莱达《邪恶之路》|不是你亲手所杀的,活下去就毫无意义

黛莱达《邪恶之路》|不是你亲手所杀的,活下去就毫无意义

黛莱达的成名作《邪恶之路》如今读来,有“至今已觉不新鲜”之感。

这是一个阴郁、纠结的关于阴谋与爱情的故事,而最后男女主角无可救赎的死局就像潘多拉的魔盒。或许永远没有打开的那一天,但一旦打开,结局或许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黛莱达在这里留下的开放性结局就像一个巨大的问号,而从这本书的书名以及最后她欲言又止的句子来看,她的立场判断的倾向是显而易见的,那种最终的命运审判的处罚迟早会有到来的一天。“因为终点只有一个,叫作惩罚,而他们终究要在那里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这个光明的尾巴带有一种因果关系的传统色彩,善恶终会有报,只是命运的最终审判的时候还未到罢了。

黛莱达《邪恶之路》|不是你亲手所杀的,活下去就毫无意义

小说的情节简单明了,打个比方说的话,相当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最后也终于吃到了天鹅肉这样一个老套的故事,不过这其中的坎坷曲折呼应了书名——邪恶之路。而黛莱达恪守传统的叙事手法使整部小说主体框架四平八稳,不紧不慢的推进节奏、张弛有度的线性结构,以及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叙事风格,使整个小说看上去更像庸常生活的本来面目。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撒丁岛上的一个小城努奥罗——也是黛莱达的家乡,小说中的男主人翁彼特罗是女主人翁玛丽亚家的雇工,这个英俊的小伙子从本质上来说并非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尽管与那个小酒馆的老板娘有过暗通款曲的插曲,而且一度迷恋着那个身份和阶层与之差不多的萨碧娜,但却在宿命般地遇见女主角玛丽亚之后疯狂地爱上了她,爱得卑微但却深层而倔强。两个跨越阶层的年轻人之间的爱情的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其实暗地里潜流涌动,玛丽亚在被动地接受着彼特罗的炙热的爱的同时,就她所在的阶层和出生来说,心有不甘其实也是人之常情。若没有那一次朝圣途中与佛兰切斯科的偶遇,接下来的彼特罗和玛丽亚之间也许会生米煮成熟饭,但这次相遇却让横生变故,玛丽亚和佛兰切斯科之间很快便喜结连理,此时的彼特罗的整个关于爱情的信仰就此坍塌。盛大的婚礼大概算是满足了玛丽亚心中关于爱情和幸福所有想象,而接下来两人之间在农场上度蜜月时变故陡生,佛兰切斯科被人杀害了。而守寡的玛丽亚在七年之后终于又和彼特罗再续前缘,但两人此时的爱情与婚姻注定是一锅夹生饭,尤其是玛丽亚最终确认佛兰切斯科其实是死于彼特罗的谋杀,但此时她已经回不去了,而彼特罗又何尝能够回得去呢,只能把这个秘密永远地尘封在心中,他们俩的今后注定是一场彼此都不愿醒来的无尽的孤寂永夜。

黛莱达《邪恶之路》|不是你亲手所杀的,活下去就毫无意义

读完这个近乎花边社会新闻类的小说,谜底最终揭晓,但结局并没有立即水落石出。

这样的一个故事使人想起当代英国文化学者特里·伊格尔顿这句话:“最有力的悲剧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句,刻意撕掉所有观念形态上的安慰。”黛莱达的《邪恶之路》无疑正是这样一个最有力的悲剧。

人性是自私的,玛丽亚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只能战战兢兢假装毫不知情地和彼特罗虚与委蛇地生活下去。这样的结局不由使我想起这样的一句诗:“不是你亲手所杀的,活下去就毫无意义”。拿来张冠李戴地去概括这部小说的主题,似乎有一种阴差阳错的诡异的贴切感,并不显得过于突兀,反而歪打正着毫无违和感。正是这种彼此心知肚明的谋杀,使得他们余生不得不扛着面具背着枷锁,无望地如行尸走肉般地生活下去,这种如鲠在喉但却无法一吐为快的感觉,赋予了他们彼此余生带有一种宗教意义上的原罪性质的印记,活下去的意义似乎就是永无止境的赎罪,但这种罪却又是无法救赎的,正是这样一种善与恶、罪与罚之间的脆弱平衡,使他们活下去但却无法好好地活下去,从而使这样的活下去的意义变得更具有一种哲学层面上的深度和人性角度上的张力。换句话说,假如佛兰切斯科不是彼特罗所杀,那么这个故事就明显地如清汤寡水一般毫无思考与追问的价值。

黛莱达《邪恶之路》|不是你亲手所杀的,活下去就毫无意义

在192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在谈到这部小说时,称黛莱达“的确是一个把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完美结合为一体的艺术家”,而且她自始至终都不是“那种围绕主题探讨问题的作家。”而从这部小说来看,黛莱达的创作不是提供一种解决之道,而是凭着一个女人独有的敏感和感性,去原生态地描绘自己所生活的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不加修饰地呈现出生活的多元面相和多重滋味,并本着人性的直觉而非理论的指引,坦然地将自己真挚淳朴的情感注入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她这种“由理想主义激发出来的创作,清晰而明确地描绘了她过的岛屿生活,并且以深远而怜悯的情感对待人类共同的问题”的风格,某种意义上说,重新发现了她的家乡撒丁岛,而这种发现当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一种无形的加冕。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何等的荣幸之至。

一百多年前的撒丁岛,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孤岛。这里的一切存在有着自身固有的传统文化逻辑,保持着仇杀的习俗和对强盗的宽容,于是《邪恶之路》中可以看到这种文化的蛛丝马迹,彼特罗尽管是以做小偷而发家致富实现阶层跨越,在黛莱达的叙说中并没有过多的指责,但对彼特罗谋杀佛兰切斯科这一事实,黛莱达似乎出于本能反应在小说的结尾安排了一个预判的正义必将彰显的结局。

回过头来审视这条邪恶之路,具有一明一暗双重属性,对彼特罗来说是显性的主动的,对玛丽亚来说是隐性的被动的。

黛莱达《邪恶之路》|不是你亲手所杀的,活下去就毫无意义

其实无论是佛兰切斯科还是彼特罗,都不是玛丽亚内心深处最理想化的爱情对象,或者说他们都只具有玛丽亚心目中的理想爱人的一半特性,佛兰切斯科有地位多金但却外貌丑陋,而彼特罗正好与之相反。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形下,玛丽亚世俗的一面或者说现实主义的一面最终占据上风,果断地选择了佛兰切斯科。而心有愧疚的玛丽亚却又不敢当面直截了当地拒绝彼特罗,毕竟她曾经回馈给彼特罗炙热的爱以隐隐约约的依稀希望,但她这种避而不见的间接拒绝,对她自己脆弱的自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同时,但在彼特罗看来这更是羞辱的玩弄了他的情感。也许连玛丽亚自己都搞不明白,正是她这种自认为是最优的唯一选项的逃避态度,却成为彼特罗主动走上这条邪恶之路的诱因,而她自己最终也被动地不知不觉地走上了这条邪恶之路,终于使两人成为“绑在一根线上的蚂蚱”, 冤有头债有主,挣不开解不脱,暗无天日、永无出头地带着无法排遣的如影随形的负罪感活下去。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会无声无息地落下来,他俩在劫难逃的结局注定不可更改。

这样的活着,是一场永久的折磨,是一种永恒的绝望,是一曲永远的悲剧。

黛莱达《邪恶之路》|不是你亲手所杀的,活下去就毫无意义

黛莱达下笔温柔不肯都太狠,但却极高明而道中庸,刻意营造了一个巨大的近乎虚无的想象空间,这条邪恶之路的终点,是一个不事张扬的陷阱,等着彼特罗和玛丽亚自投罗网。也许直到他俩生命最终消失的那一天,他俩才会以整个人生的代价,去证得他俩余生这样活下去的最终意义到底究竟是什么?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没那么简单,可以说这是一个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问题,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罪?什么是罚?……而这一切谁又能说的清楚明白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8163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