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脚下的地面感觉很坚实,让人安心,但这个宇宙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存在的。
总有一天,我们的太阳会死去,在它的核心萎缩成白矮星之前,会喷射出很大一部分质量,逐渐泄露热量,直到一千万亿年后,它不过是一块冰冷、黑暗、死寂的岩石。
但那时太阳系的其余部分早已不复存在。根据新的模拟,只需要1000亿年 ,太阳系当中的行星就会消失,只剩下垂死的太阳。
早在数百年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就一直在试图弄清太阳系的最终命运。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天文学家乔恩·津克,加州理工学院的康斯坦丁·巴蒂金和密歇根大学的弗雷德·亚当斯在他们的新论文中写道:”理解太阳系的长期动态稳定性构成了天体物理学最古老的追求之一,可以追溯到牛顿本人,他推测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会推动系统不稳定。”
但这一问题比看起来要棘手得多。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参与其中的天体数量越多,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大,这个系统就越复杂,越难预测。这就是所谓的N体问题。
由于这种复杂性,过了一定的时间尺度,就不可能对太阳系天体的轨道做出确定性的预测。超过500万年到1000万年,确定性就会消失殆尽。
但是,如果能弄清楚太阳系会发生什么,那将会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宇宙可能会如何演化的事情,时间尺度远远长于它目前138亿年的年龄。
1999年,天文学家预测,太阳系将在至少10亿年,或5万亿年的时间内慢慢分崩离析。
不过根据津克团队的研究,这个计算结果遗漏了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更快地破坏太阳系。
首先,是太阳。大约50亿年后,随着它的死亡,太阳将膨胀成一个红色的巨星体,吞噬水星、金星和地球。然后它将喷射出近一半的质量,被恒星风吹到太空中去。剩下的白矮星将只有目前太阳质量的54%左右。
这种质量损失将放松太阳对其余的火星和外围气冰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引力控制。
其次,由于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行,其它恒星应该足够接近以扰动行星的轨道,大约每2300万年一次。
研究人员写道:”通过计算恒星质量损失和外行星轨道的膨胀,这些相遇将变得更具影响力。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这些飞越中的一些将接近到足以使剩余的行星脱离,或不稳定的状态。”
在计算中考虑到这些额外的影响后,该团队使用强大的“共享霍夫曼2集群项目”对外行星进行了10次N体模拟。这些模拟分为两个阶段:直到太阳质量损失结束,以及之后的阶段。
虽然10次模拟并不是一个强大的统计样本,但研究小组发现,每次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在太阳完成演化为白矮星后,外行星的轨道变大,但仍保持相对稳定。然而,木星和土星却陷入了稳定的5:2共振,即,木星每绕太阳5次,土星就绕太阳2次。这种最终的共振已被多次提出,尤其是牛顿本人。
这些扩大的轨道,以及行星共振的特点,使得该系统更容易受到过往恒星的扰动。
300亿年后,这种恒星扰动将这些稳定的轨道抖落成混乱的轨道,导致行星迅速流失。除了一颗行星外,所有行星都逃离了轨道,以“流浪行星”的身份逃向银河系。
最后一颗孤独的行星在这里停留了500亿年。但它的命运已经注定,最终,它也会被过往恒星的引力影响所击落,最终,在太阳变成白矮星后的1000亿年里,太阳系不再存在了。
这比1999年提出的时间框架要短得多 。而且,研究人员指出,这取决于当前对当地银河系环境的观测,以及恒星飞越的估计,这两者都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这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即使对太阳系灭亡时间的估计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仍然是数十亿年以后的事情了,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该研究已发表在《天文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