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红楼梦》爱好者的眼里,薛宝钗是有青云之志的女子,对于贾宝玉这样“不求上进”的男子,她是看不上的。这话的确有道理,薛宝钗的确是很出色的女孩子,比很多男子都有才干,薛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她来操持。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薛宝钗是个头脑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她很明白在当时社会,她纵然青云之志也是枉然,只叹是个女儿身。
因此,对于薛宝钗看不上贾宝玉的观点的我是不认同的。在我看来,薛宝钗对宝玉是很有好感的,甚至是爱他的,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她和宝玉在某些问题上有分歧,最主要的是宝玉真正的爱是林黛玉,而她只能选择放弃成全他们俩,且是真心实意祝福他们。
薛宝钗对贾宝玉的爱,我总结了一下,大概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有比较才有鉴别
宝钗出身名门,自然是见多识广,况且父亲早逝,哥哥又不理政事,还老惹麻烦,所以,薛宝钗不得不考虑许多本不该由她来考虑的问题,这让她变得成熟起来。以薛宝钗的聪慧,只要把贾宝玉和自己的哥哥薛蟠一比,就没有理由不喜欢上贾宝玉,还有她所接触到的人,又有哪个比宝玉有才华,有相貌,更别说宝玉的善良和体贴了,没有谁会比宝玉懂得欣赏和爱护女孩子。平心而论,像贾宝玉这样的男孩,是很讨女孩子喜欢的,是很得女孩子“欢心”的。宝钗刚进贾府时,就和宝玉相处的很开心,那种纯真和美好一直都在。
二、喜欢就顾不了那么多矜持
很多人在金玉良缘这个问题上,一直都对宝钗怀有敌意,其实,宝钗从心底是不赞成用“金玉良缘”这种下作手段去赢得与贾宝玉的婚姻的。有人或许要问,她既然不赞成,为什么又掺合进来。
这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母亲和姨娘的话不能不听;二来她确实喜欢贾宝玉这个极为尊重体贴女孩的大男孩。而且,应该说,后面的原因占的比重更大。
第八回,在宝钗的金锁和宝玉的通灵玉对上以后,宝钗主动来找宝玉的次数多了起来,甚至引起怡红院晴雯等人的不满,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薛宝钗的形象,但也真实的反映出薛宝钗急切的想赢得贾宝玉的心情。
三、希望赢得光明正大不失自尊
薛宝钗是个有修养有内涵的女子,在她看来,要想真正赢得贾宝玉的心,应该靠自己的魅力,因为宝玉也是个有深度,精神境界很高的一个人。母亲和姨妈搞的那些“歪门邪道”,她是不认可的。因此,当她“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有一些读者认为这是宝钗矫情,其实这样看待宝钗确实是不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王夫人她们背后搞的这些小动作伤害了宝钗的自尊,同时,也会让宝玉怀疑自己。薛宝钗觉得自己即便要与林黛玉竞争,那也要凭自己的本事和魅力。宝钗的这种意识,是很可贵的,她要光明正大赢得宝玉的心,而不是靠这些外在的推力。
四、情不自禁,一次最直接爱的流露
贾政因为宝玉和忠顺王府琪官往来之事,很是生气,又听信贾环的诬陷,这让他怒不可遏,毒打了宝玉。因此,弄的府里上上下下人尽皆知,都来表示慰问,以此向王夫人等示好。不过,没想到第一个来探视的确是薛宝钗,还带了药来,“宝钗见他(宝玉)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这段话,再明显不过的表现出薛宝钗对贾宝玉的爱意,很显然,宝玉也感觉到宝钗异样的心情,他很享受这种感觉,精神层面的感受一直都是他最为看重的。
五、确定宝玉心意,爱他就要成全他
清虚观打醮,张道士绕着弯要给宝玉提亲,被贾母变着法给回绝了,贾母的一番言论,在聪慧的宝钗听来,一下子就明白了贾母反对金玉良缘,薛宝钗清醒意识到了贾母的态度就是要成全贾宝玉和林黛玉。
不过,薛宝钗也并没有因贾母的态度一下子就放弃,毕竟她也是喜欢宝玉的,但这时,坚强的薛宝钗依然没有打算放弃,直到后来听见宝玉亲口表明态度,她才将宝玉放下,虽然宝玉的这番话是梦话,可那也代表了宝玉真实的想法,就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之说。
第三十六回,薛宝钗来探视贾宝玉,刚好听到了他的一段梦语,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一个怔字,让薛宝钗彻底明白了贾宝玉心里装的是林黛玉,而自己只是自作多情,宝玉待她的好只是姊妹之情,有亲情也有友情,却没有爱情。于是,薛宝钗选择了放弃,此后,她主动主动找宝玉的次数明显减少。可以说,宝钗放弃,同样包含着对宝玉的爱,是成全的爱。
六、爱屋及乌,爱宝玉惠及黛玉
我们从小说中非常清楚感觉得到林黛玉对薛宝钗的敌意,她把宝钗视为情敌,她的感觉没错,薛宝钗的确也是爱贾宝玉的。但后来当薛宝钗明白贾宝玉的心意以后,就主动放弃了。宝钗并没有因此嫉恨黛玉,反而是出自内心成全黛玉和宝玉,她不仅主动找宝玉少了,而且探望黛玉次数多了起来。
第四十二回写到:“回园至分路之处,宝钗便叫黛玉道:“颦儿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是说便罢。”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
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宝钗笑道:“我也不知道,听你说的怪生的,所以请教你。”黛玉道:“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宝钗见他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便不肯再往下追问,因拉他坐下吃茶。
从这段文字我们也可以清晰可见,宝钗和黛玉之间多了一些融洽,宝钗对黛玉的“审问”纯属姐妹之间的玩笑,毫无恶意。如若是薛宝钗不怀好意,她找到了林黛玉的短处,肯定会暗地里打小报告的,可她诈唬林黛玉,目的是提醒她以后说话做事要小心。冰雪聪明的黛玉自然能够体会到宝姐姐的善意,因此,对薛宝钗完全敞开了心扉。
第四十五回,写到薛宝钗来看林黛玉,关心起她的病情。薛宝钗非常懂药理知识,她和黛玉说饮食疗法又是比用药更为有效,宝钗说的很真切,林黛玉听薛宝钗的话极为有理,她深受感动。因此,对薛宝钗说: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若不是从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
也有一些认为,林黛玉是被薛宝钗的假象迷住,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首先,曹公从开始就给薛宝钗定下了基调,她的正面形象是不容置疑的。林黛玉对薛宝钗的敌视很好理解,就是恋爱中小女儿的醋意。当宝钗主动疏远宝玉以后,黛玉也就不再对宝玉使小性子了,当然也就没有针对薛宝钗的刻薄话了,二人冰释前嫌,成为可以交心的好姐妹。
这也让贾宝玉心情舒畅不少,以前和宝姐姐说话,都要时时顾及,生怕黛玉多心添病。现在,因为薛宝钗的退出,三人之间关系都和谐了。我们从薛宝钗这些举动上,不得不说她的品行的确值得称颂,用牡丹的富贵典雅高洁守信的寓意,来形容她的品格,真是恰如其分。
爱一个人就要让他幸福快乐,薛宝钗如此胸怀的确让人叹服,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出,薛宝钗对贾宝玉的爱是很深沉的,或许没有人能够觉察到她对贾宝玉的那份感情,甚至贾宝玉也不一定能够体会的到,想来宝钗的爱是多么孤独凄凉,想想也让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