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颤透千年的幽冥钟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苏州城外的那一夜,钟声穿透河岸边的湿漉的薄雾,穿越历史的长河,余音袅袅,颤透千年。对于夜半钟声,很多人提出过质疑,都说是“晨钟暮鼓”,钟声应该是在清晨响起才对。
汪曾祺先生在他的散文《幽冥钟》里明确指出撞钟的时间是夜半,子时,十二点。半夜里撞的钟有个名头,叫做“幽冥钟”,是专门为妇人而撞的。钟声,会给她们带去光明,这也显示了佛教中对地狱最底层妇人的慈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死去的人也是有自己的世界的。为了惩恶扬善,这些鬼也被区别开来,有些害人的是恶鬼,不允许它们再飞升成人。而对于一些可怜的鬼,它们并没有做太多的坏事,在未来还是要投胎,飞升为人的,这也算是给了它们以希望!
然而,这“幽冥钟”到底有没有给那些最底层的鬼带去希望和光明,我们是无法知晓的,这钟声却给活着的人们带来了温暖。
在万籁俱寂的黑夜中,那些空虚的灵魂或是失眠的人们,在钟声中也许能感受到陌生人偶有的慰籍。就像挂在门前的一盏小灯,柔和的光影下,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了夜间旅者的路。
02 无端的希望是残忍的
换一个角度去想,既然已经把人打入地狱的最底层,她们本已毫无希望,却又用钟声来震醒她们,这本身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啊!
鲁迅先生在《呐喊》中写着“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鲁迅先生又自己解释着,如果几个人都起来,还是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的。我们知道,这只是一种假设,或者说,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安慰,在密封的铁屋之下又怎么可能会有生的希望呢?
希望是在于将来。那只有一点点火种,鲁迅先生是为世人保留那精神的火种,不忍心直接熄灭了它。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时只是一种态度。有这种态度就已是目的,这世上除了铁屋子,还有很多其它意外的事。谁又能百分之百的确定,在必然的结果里,不会有偶发的意外发生呢?于是,我们的词汇里才有了“奇迹”二字。
正因为“奇迹”之稀有,才抹杀了鲁迅先生的对未来的希望。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奇迹”总是太脆弱,“现实”却总是很丰满,偶然的希望总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比如刘和珍君之死。
03 我们活成了生活的演员
著名的“铁屋子论”之后,鲁迅先生以戏谑的口吻写出了《狂人日记》,这种风格的作品,是舆论受压制的大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唐吉诃德》、《动物庄园》之类都是此种笔法,《西游记》、《红楼梦》又何尝不是呢?
这世界充满着才子佳人、风花雪月,又有那么多的英雄。他们在各种渠道里向你灌输着美学、成功学,占据着你的大部分时间,阻止你去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于是,我们在一片祥和之中,精心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互相吹捧着掩盖真相。我们无视贫穷、屏蔽丑陋,遇到不公平的对待之后只会跳着脚大叫“怎么会这样?”我们都活成了生活的演员,面对问题时却学会了保持沉默。
然而,在死一般的寂静之中,若真有希望的钟声响起,至少能暂时安慰那些受难的灵魂。虽然这种安慰毫无作用,却让她们知道,这世上还有不识时务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
这些人是极少的,他们不为自己,不屈膝于权贵,努力向其他人证明,还有希望存在于世。他们努力地为底层发出声音,并让这种声音传播开去,以免让世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