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怎么会就在崇祯朝灭亡了呢?
明崇祯皇帝即明思宗,名朱由检,乾隆帝曾经评价道:至明之亡国,由于神、熹二宗纪纲隳而法度弛,愍帝嗣统时,国事已不可为。虽十七年身历勤苦,不能补救倾危。卒且身殉社稷,未可与荒淫失国者一例而论。回顾历史,如果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至少可以在时间线上分三个阶段帮助崇祯皇帝挽救局势,避免家破人亡,分别是在前期止息党争,缓和阶级矛盾,迁回南京避难。在任何一个关口采取措施,都能极大程度上避免明朝的灭亡,延续朱家的国祚。
首先,在止息党争的问题上,在明朝中后期以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宦官专权,在此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权势滔天的也是最臭名昭著的大太监魏忠贤。而由此也引发了阉党和东林党的无休止的斗争,政局动荡,时常大开杀戒,屠戮官员。
到了崇祯朝,虽然大太监魏忠贤等早已伏法,但是阉党的余威还在,培植的党羽还在,与东林党的血海深仇也还在,他们早已经不是意见的争论,而是派别的攻击。于是造成了能者不为我党不能用,不能者为我党而用之的荒唐局面。
因此,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平息党争,唯才是用,驾驭群臣,稳定朝局,则可以在内部环境上以及人事任免上极大的改善局面,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后金的叛乱。
其次,缓和阶级矛盾。众所知之,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并不是清军攻入北京,而是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缢殉国。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不乏李自成,张献忠之流。
既然明朝直接灭亡与农民起义,而一向安分守己的农民为何会冒着十恶不赦的罪名而操刀向天呢?农民本来是最老实本分的,只要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种出粮食,能积留粮食度过寒冬,就不会惹是生非。
而现实说明当时的底层农民的日子已经相当艰苦,受到层层盘剥。一个现象是明朝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大航海时代的西方经济作物传入,让大量的地主看到了种植经济作物的良好收益,而经济作物高收益和规模化需求助长了土地兼并,此外,另外一个现象,皇庄,则反应出另外一种土地兼并的形式。
朱元璋为了巩固国家,在他的理解中,元朝迅速溃败就是因为没有自家人的帮助,于是他分封诸子,为各地藩王,各级藩王人数众多,历经几代皇帝,藩王数量不断增长,藩王的封地建立皇庄,兼并百姓的土地,百姓被各种压榨。
由此可见,明末的阶级矛盾十分严重,引发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如果崇祯皇帝能在抑制土地兼并上入手,削减各地皇庄规模,分派给流离失所的农民,或可很大程度消弭农民的怒火,不至于发生被起义军逼迫自杀的悲惨结局。
再次,迁都南京避难。明朝洪武元年(1368)八月,朱元璋在南京建都,为明朝京师,成应天府,建立六部官制,形成完备的中央政府体系,而后明朝在应天府迎来了朱元璋的孙子明惠宗朱允炆,即建文皇帝,但后来爆发了叔父夺权的靖难之役。
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北迁,以顺天府为京师,以南京应天府为留都。虽然应天府失去了皇帝常驻的地位,但其毕竟是明朝的开国之都,已经有数十年的首都历史,应天府保留了原来的官员建制,称作南京六部,如南京户部尚书等。
因此,南京作为陪都,有完整的官制,有高耸的城墙,有长江天险,而其,中国历史上不乏由北方迁居南方避难的成功历史,诸如南宋之于北宋,东晋之于西晋等等。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他完全可以前往南京避难,继续领导抗击清军和镇压农民起义的事业,或者说自己留在北京提高军民的抗击热情,把皇子皇孙们送往南京以为后备,这些都能避免明朝的轰然倒塌,也比后来的南明政权们更有号召力。
不过,这些都是事后诸葛的闲言碎语罢了,崇祯皇帝面临怎样的艰难局面,或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