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不太敢,也不忍心去看这种现实题材的,挖掘并展现人性极恶的故事。
“文学的力量”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予毫无防备的人心重重一击,那种明明知道读后,必然会感到诸如悲伤、同情、唏嘘和无奈感叹的复杂揪心,说实话,算是另一种阅读带来的“成长”折磨。
是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成长”的一部分,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何时长大的,因为所谓“长大”,并非以年龄,或者是“应该的时间”为节点的,而是一段连自己都难以察觉的“事件”或“意外”。
而这件事(意外),通常会让人感到很痛,心痛、切肤之痛等都难以形容的“痛”。
好像,唯有“痛”过,人才能真正长大,成人。
2008年的某一天,作家孔枝泳在无意之中看到一篇,关于听觉障碍人士在法庭宣判现场无声痛哭的新闻,一种混合了灵感与人性本能的复杂滋味,如一道闪电般划过,让她马上前往光州实地深入调查。
数月后,这个在聋哑学校发生性暴力之后,被揭发,最后却没有得到法律的“正义”的事件,被平铺直叙地以“真实案件改编”的概念,写成《熔炉》出版。
2009年,正在服兵役的演员孔刘收到了上级赠予的新书《熔炉》,被深深震撼的他说:“我也会老。到我六七十岁的时候,我希望可以对自己说:做得对、没有错、不后悔。”
于是,顶着无与伦比的压力,多方奔走,甚至自掏腰包,亲身出演,终于促成了电影《熔炉》的上映。
一个月后,在百万民众共同的努力下,这件快要被尘封的校园性暴力事件,被重启调查,被称之为“熔炉法案”的《性侵害防止修正案》通过。
“文学的力量”,“纪实作品的力量”得到淋漓展现,这一切的一切,作家、演员和百万民众们,只不过希望秉持着一个信念:
“不要以满腔的愤怒和眼泪作为结束,要凝视真实到最后,重要的是永远记住真实,这才是拯救希望的稳固的根基。”
2020年,随着三百天后“王振华事件”以“5年刑期”荒诞地结束落幕之际,《熔炉》十周年后终于在很多人不懈努力之下,被艰难引进到国内,就像是一次无声的“战斗”,滑稽而愤怒的无奈下,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依然黑暗……
还记得,那年在书店看到《熔炉》时,一口气苍白着脸就这么站着看完时,漫无目的似地走回住处时,那一路仿佛透着凛冽的刀般的寒风刺骨的感觉,其实很多部分都是半蒙半猜的。
但阅读之时,那种难以释怀,心里堵得慌的感觉,到今日的重读之时,依然感同身受。没办法,人这种感情动物,总是对越是悲伤,越是痛苦,越是恐惧的事物,刻骨铭心。
所以,当我再翻开这本《熔炉》之时,先入为主的深刻感受,总是来得如此“痛”。
尤其有本土的“真实案例”被轻飘飘放下的无奈在,更觉荒诞般真实,似乎这种又一次的残酷而现实的“事件”本就如此。
但,如果从理性的角度去看这个“故事”的话,除了本身关于人性极致善、恶的显而易见,善还是被恶终结,恶依然逍遥法外的“结局”之外,我试图站在你我一般“大多数”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无法忽视,却总想逃避的“东西”——是旁观者的“无视”更可恶?还是那些“正义”者的妥协更让人绝望?
事不关己的旁观者“无视”之恶
看《动物世界》的时候,看着那些野蛮而血腥的弱肉强食,总是会想那些动物们,究竟有没有所谓的情感?比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羁绊。
要是他们有的话,为什么可以眼睁睁地看着受伤、先天不足的幼儿,被抛下,然后被同类或者被“食物链”上一级的异类吃掉。
要是没有的话,那他们生存的全部意义,就真的是为了活下去的不得已为之?
这个答案,或许是无解的,就像我们人类,作为所谓的“高级动物”,本身早已进化地“人模人样”了,但骨子里的兽性,依然被固执地延续着,比如只要事不关己,没有切肤之痛,必然“无视”他人的原始秉性。
被铺天盖地“新闻”裹挟着的现在,我们看到无数离奇的,诡异的,残忍的,以及让人愤怒的新闻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不过是与自己相关的,气愤一下,不与自己相关的,一扫而过而已。
即使近在眼前的,身处当下的,只要不是自己(家)的,即使是一场残忍至极的凌辱与杀戮,似乎都有着从“本能”里带出的无动于衷。
可是,想过没有,在日常,大部分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在一次次无动于衷的“无视”之下,那种无意识,或者说知道但不觉得有什么的“恶”,才是这个社会最让“受害者”们感到绝望的“恶”。
就像在《熔炉》的故事里那些“旁观者”们一样,周边人亲身围观看着,保安、老师们身体力行默认地纵容“无视”着,甚至打心里觉得自己力量小到“不至于”而推一把看戏着的妇科医生,这所以的所以,不过是一句句人性本能“兽性”里,自欺欺人利己者的真心话:
“一两句证词而已,不会闹到多大的吧;
我也是迫不得已,保全自己的饭碗要紧;
事情发生了也不能改变,不如拿了钱好好继续生活……”
他们真的不知道自己“无视”和“小恶”的旁观者行为会产生多大的丑恶后果?
不,不是的,他们只是不愿去正视而已,只是试图用自欺的逃避,去尽量“美化”自己的行为,从而好以融入“法不责众”的大多数群体背后躲避着,得到自己的利益。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无视”是够不上法律上的犯罪的,最大的后果不过是一点点所谓“道德上的谴责”,俗称“没良心”的轻飘飘话语而已,只要懂得自欺,这些话都会变得不痛不痒。
甚至,最可怕的是,就连看过故事之后,会感到愤怒、伤心,伤痛到流眼泪的我们,如果仔细去想想,或许都没有一个人能完全理直气壮地去完全批判那些旁观者的“无视”之恶。
因为事实上,要是我们身处那个场景之下,恐怕大多数人的做法也一般无二,指责检察官的恶,批判犯罪者的恶,就是不去直视那个不作为,选择“无视”正在作恶的我们自己,想着,保全自己有什么错?想过安稳日子有什么错?
如此,又有什么立场去站在道德高处去批判他们呢?
可是,在我看来,《熔炉》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揭露一个“真相”,推动了一个法案的诞生,它真正的价值在于,让每一个看过之后,会感到愤怒、同情而流泪的人,有意识和勇气去正视那个曾经不愿意面对的,作为恶的旁观者的自己“真面目”。
事不关己的旁观者“无视”之恶,真的很丑恶到虚伪。
只有真正明白认识到自己的这一点,才能有意识地慢慢改变,“勿以恶小而为之”真的不是一句没有亲历,没有发言权的空话,而是一句希望每个人能尽量做到的“做个人”真心话。
人性是本能有弱点的,但至少少一点自欺,多一点警惕。
生而为人,至少“做个人”吧。
“正义”者妥协的绝望之恶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电影版的《熔炉》,几乎可以算是那种“不能二刷”的一类电影,倒不是因为故事本身的残酷与悲哀的真实,而是因为无力。
越是看到那依然没有“善恶终有报”结局的催泪,越是有一种说不出是怅然若失,还是令人有种干脆不知道的无奈唏嘘。
这句经典的“好话”,真的看起来很有力量,但实际上,作为“主角”的他,最后选择半途而废地妥协了,那么,这样一句从“逃兵”口中说出的话,就变得那么荒谬且讽刺了吧。
当代的电影的呈现,好像永远是艺术性高于现实性的。
于是,或出于戏剧张力,或出于其他某种原因,本是最可怕的“高压水枪”一幕,被演绎地如此悲壮且催泪,可实际上,在真实的《熔炉》里,秉持着:
“当媒体和政府失去主持社会公义的力量,就是作家出场的时刻!我写下的是世上99%的人如何被1%的人欺负的故事。”
所以她笔下的“故事”,基本的养分就是“真实”的升华,现实事件里的老师,拖着患了癌症,离死不远的病体,依然努力抗争着,以至于在这次“高压水枪”的迫害下离世。
而书中《熔炉》里的“主角”,则在最后一刻选择不辞而别,这才是作为“普通人”生活里的残酷真实妥协。
而不是那种,被艺术戏剧夸张下的“学会向现实低头”的表面无奈妥协,内里大言不惭的“困兽演技大爆发”。
可是,这真的是普通人必然“得到”的命运?
而不是一种以为自己是“正义”者,半途而废的“懦弱”妥协的绝望之恶?
是的,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很勇敢,做得很多了,最后是因为妻女的安危,看不到未来的“正义”到来,以及被拖累地可能亦无所谓的悲惨现实,而不得不选择妥协放弃抗争。
可是,所谓“命运”真的就如此不可反抗?
是的,我们都在时代洪流里被裹挟着不可抗拒地前进,但个人的命运却依然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而他相信,她也相信,所以如他们一般的“正义者”会勇敢地站出来,为受害的孩子们抗争,一句“心怀热血,正义永恒”就行。
可是,到最后,不,应该是中途。
他们仅仅因为看不到未来的“正义”的希望,感觉力量微弱,无力回天就退场,那种在绝望之时,给予唯一希望,然后在孩子们满怀希冀,全新信赖,燃起生的希望之时,又亲手“狠心”打破的行为,难道不是更残忍的绝望之恶吗?
恶人之恶的丑恶在于他们的自欺欺人,自己从来不认为他们的行为是“恶”的,是犯罪的,或者说他们即使知道,也会欺骗自己“一定没事”,也会欺骗别人“不关你事,别管”。
于是,在这种看似“一手遮天、惑心”的粉饰之下,心安理得地继续着不被揭发的犯罪。
而“短暂正义者”们,则是因为看不过去,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亦或本性善良等原因,决定去试一下抗争,却从未想过他们一旦“管”了,是否应该坚持到底的危险。
所以,到了中途,才会如此“轻易”放弃,却从未想过,他的这种放弃,对那些“短暂帮助的人”是一次更加残忍的伤害。
要知道,恶人的伤害,是一种知道“恶”的犯罪,而“正义者”的伤害,则是一种对人生未来绝望的灭顶之灾。
不想去彻底对比那种伤害更深,但可以想象的是,同样的伤害,对于一般人来说,必然是亲人、情人和友人对自己的伤害更深,而不是陌生人吧。
更重要的是,所谓“妥协”,本质上的意义,应该是双方各退一步的“商量”,而不是一方被迫的委曲求全。
如《熔炉》“主角”最后似妥协般的,在关键时刻的不辞而别,那不叫妥协,而是一种推波助澜般的助纣为虐!
有了这样一次“中途放弃式的抗争失败”样板之后,如何还有后继者?
给一个希望,然后亲手把受害的孩子打落更深的深渊,难道不是更加绝望的恶?
于是:
“如果说我曾觉得自己可怜而又不幸,那就是我明知道不该却选择向现实妥协的时候。”
最后:
其实,多年后,当我“长大”之后,再去看《熔炉》的时候,比起同情和愤怒,更多的还是一种依然无法正视自己的羞愧,这个案件(故事)是极致的,或许它在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发生的概率很小,所以那种极端的感觉,过去了,就过去了。
但是,再看《熔炉》时,我觉得,它在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个人”,以及不要半途而废地做个“正义者”,因为生而为人,不求完全克服人性弱点,至少活得真实而堂堂正正,能做的去做,做不到的,就不要“开始”。
相信我,可以试试看用“做个人”的角度去看《熔炉》,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