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战争时期各类学校都难以存活,但是有所学校不但生源火爆而且教学质量丝毫不受影响,它就是黄埔军校。这所学校创办于1924年,一共办了23期,为抗日战场上输送了许多人才。但是在学校招收第一期学员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自己日后的发展前景如何,又会有怎样的名气,但还是有很多仁人志士前仆后继。
第一期毕业学员有胡宗南,还有一位最小学员,但是他才15岁,别人看来都是毛头小子。后来,他36岁被授予中将,如今她的孙女的名气比他还高,可以说全中国人都认识他的孙女。那他到底是谁呢?
一、战争中的传奇人生
他的名字叫刘咏尧,1909年出生在湖南株洲,曾经上过私塾。在1922年8月,他考进了朝阳大学,两年之后进入黄埔军校一期6队。在同学期的学员当中,他年龄最小。1925年,他从这毕业,东征的时候在战场上就算负伤了,也勇往直前,上级看到了他的突出表现,把他升级为营长。
1925年的12月,他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机会。上级派遣他出国深造,目的地是苏联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值得一提的是,他所就读的第7班被后人戏称为“理论家班”。这个班的班长是,其他的同学有左权、屈武等人。
可以说他们班上人才济济,几乎集结了后来两党的重要成员。从苏联回来之后,刘咏尧就在事业的道路上越走越顺,一直升迁。在后来10年的时间里,他大概经历了17次职位调动,曾经担任过国立中央大学教授。
在1935年,调到军委会管理中央各军校的毕业生,成为调查处处长。他在这种政治宣传方面很有天赋,曾经在很多著名大学担任教授,还自己创办了中正学校。1938年1月,刘咏尧又回到了老家湖南,在这里担任抗日自卫军的副总司令,而且还兼任了军管区的副司令和参谋长一职。
与此同时,湖南大学还盛情邀请他兼任教授。1941年5月,他又升职到军委会的政治部,在这里做了第二厅的厅长。1945年6月,36岁的他被授予了陆军中将的军衔。
二、淡出军界,回归生活
内战期间,他代理国务部的部务,后来又担任国防次长。1949年的12月,他因为敏感原因前往台湾,跟他同行的还有顾祝同。在台湾的他渐渐地淡出了军界,回归了生活。作为一名军人,他有自己成功的地方,但是他的家庭也有不完美的缺憾。
刘咏尧的第1任妻子名叫韦碧辉,两人是在莫斯科孙逸仙大学就读的时候认识的。当时,韦碧辉是一名才女,两人婚后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刘纬文,小儿子叫刘纬武。可惜两人的婚姻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后来两人离异,两个儿子都跟随母亲生活。
他又在黄杰的介绍之下,结识了第2任妻子钟光仪。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在南京创办过中正学校,而他的妻子钟光仪,正是他中正学校第一届毕业的学生之一。1949年的年底,刘咏尧去往台湾的时候,带走了大儿子,但是小儿子没跟他一起离开。后来,刘咏尧的孙女成为了娱乐圈当中红遍中国的人物,她就是刘若英。
三、人生暮年,仍心系家国命运
虽然她出道以来一直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人生,但是刘咏尧还是在精神层面给予了她很多帮助,更不用说那些背后的保护。刘若英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名叫《今年桂花不飘香》。
在文中,她是这样回忆自己的祖父的,他一生当中没接触过多少通俗音乐,只知道一首《绿岛小夜曲》,别人问起的时候,他也只回答这个。他几乎没有会唱的歌,经常哼的就是《黄埔军校校歌》,他曾说这是自己一生中唯一一首会唱的歌。
不仅如此,刘若英还说,不管在任何的场合,他的致辞都一定提到民族大义。有趣的是,每一次刘若英因为工作原因来到大陆,离家之前找祖父辞行,他就会叮嘱说:“这次你去大陆,是身负重任的,你要为两岸和平做出贡献”。
结语
在人生的暮年,他依然没有放弃心中的信仰,依然心系于家国命运。不过,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往事都化作烟尘散去,我们对刘咏尧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是他的家国情怀却一直被继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