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对战争缺少正面描写的《幻化》为何能成为日本反思二战高峰之作?

对战争缺少正面描写的《幻化》为何能成为日本反思二战高峰之作?

01

公元405年,不堪忍受官场黑暗的陶渊明毅然辞官而去,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在乡野生活的陶渊明并未停止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某日,他携家人出游时偶遇一樵夫,在与之交谈后感概颇多,不禁作诗道∶“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谁也不会想到,陶翁的偶得之感,在千年后会对一位异国他乡的作家产生深厚的影响。

1965年,刚步入天命之年的日本作家梅琦春生写完了他人生中的又一部作品。信奉陶翁所言,并将此作为指导自己的人生哲学的梅琦春生,最终决定将这部新作命名为“幻化”。

然而,在新作刚刚发表一个月后,梅琦春生便因肝硬化而猝然离世,果真是人生无常,幻化万千

对于梅琦春生来说,生命的终止意味着他的人生之路已至尽头,但对于他留下的一众作品来讲,在这个世界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对战争缺少正面描写的《幻化》为何能成为日本反思二战高峰之作?

梅琦春生逝世同年,《幻化》获每日出版文化奖,被文化界公认为日本战后文学的高峰之作,而已故的梅琦春生,也因此被称作日本战后派的冠军。

坦率来讲,在一众战后文学作品中,《幻化》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因为这本小说的主人公五郎虽然也是一名军人,但却是在日本本土部队服役,并未参与过前线的战争。

主角经历的限制,使得《幻化》极少涉及对战争的正面描写。

要知道,在20世纪初,日本作家德富芦花所创作的爱情悲剧小说《不如归》都借对甲午海战的正面描写,来反映战争对个体的摧残。但正儿八经的战后小说《幻化》却只能完全避开战争场面,即便也谈到了五郎在部队时的经历,但讲述的却是五郎和战友趁夜色外出饮酒,于喝醉之后相约游泳,结果战友不幸溺水身亡这样一件与战争缺少直接联系的事。

因此,《幻化》只能借主人公道听途说其他人因参战而一去不回,从侧面反应战争的残酷性。

当然,战后文学并不一定要涉及到战争场面的描写,作家也可以选择去展现人物面对战争复杂的心理状态。梅琦春生的另一作品《樱岛》所呈现的就是士兵在战争与死亡之间进退为难的复杂心理。

《幻化》虽然也涉及到对于退伍士兵五郎的心理描写,但由于五郎的从军生活实在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对于青年生活的追忆反倒成了小说的重头戏,这就使《幻化》更加不像一部反战作品,反而更接近于私人化的回忆录。

那么,《幻化》究竟何以成为日本战后文学的高峰之作?

02

其实对于《幻化》该如何定位,文学界早有公论,认为这是一部反映“战争后遗症”的作品。

对战争缺少正面描写的《幻化》为何能成为日本反思二战高峰之作?

对于参加过激烈战争的军人来说,当初经历的一切也许会在此后的每个日夜如梦魇一般挥之不去。他们或许会在客厅看书时忽然幻听,耳朵里突然回荡起别人的声音,亦或者是于睡梦中重见战友倒在身边的情景。

总而言之,伴随着血腥与杀戮的战争会给身处其中的士兵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让他们即便在远离遍地狼烟的战场之后也无法求得平和,只能在神经极度紧绷的状态下度过余生,这就是战争后遗症。

然而,上述提到的症状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即士兵本人必须受过十分强烈的刺激,这样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

《幻化》的主人公五郎只是一个通讯兵,负责破译并传递军队用来联系的电报密码,这就使得他压根没有遭受如此刺激的可能性。但从五郎时常幻听,因压力过大而感到头痛的症状来看,这又确实是战争后遗症的表现。

所以,一个必须要破解的问题就出现了,五郎所受的刺激来自何处?

要想破解这一问题,只能从原文中找寻答案。

《幻化》所讲述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主人公五郎因难以忍受精神病院的压抑生活而出逃,一路重游故地,不断在回忆与现实中往返跳跃。文章整体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现实的五郎一路前行的遭遇,另一部分则是五郎的回想。

对战争缺少正面描写的《幻化》为何能成为日本反思二战高峰之作?

问题就出在这里。即使两部分所花费的笔墨大体上是相同的,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其中存在着很明显的依附关系。五郎虽然在现实中游走各地,但却是为了找寻记忆中的景色。可以说,他是在回忆的驱动之下才有了出走的想法。这就使得所谓现实部分内容的描述,实际上完全是为了记忆服务的。

梅琦春生将记忆摆在如此高的位置之上,足以说明五郎对现实生活的厌弃,和对往昔岁月的向往。

那么五郎究竟为什么如此厌弃现今的生活呢?

从小说的内容来看,现实中的五郎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被送往精神病院疗养,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日复一日待在同一个屋子里,面对同样的人,这种单调乏味的生活对于五郎来说是十足的折磨。

而五郎所追忆的往事则充满着自由的色彩。在军营里和战友趁夜色偷偷外出饮酒,学生时代前往烟花巷柳之地寻欢作乐,故意翘自己不喜欢的老师的课。

可以说,正是现实的过分压抑促使着五郎重回记忆的迷宫,逃避现实,沉湎于过去。

说到这里,似乎也和战争没什么关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五郎作为一名军人,本可以有大把机会回忆军旅生活,但他反而避重就轻,这明显说明军旅生活并不能够让他得到慰藉。而梅琦春生的意图,也就昭然若揭了。

五郎固然没有遭受任何表面的刺激,但对于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个人来说,他们别无选择。

对战争缺少正面描写的《幻化》为何能成为日本反思二战高峰之作?

在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政府强制征召年轻士兵入伍,动员大批居民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这其中有很多人都是被逼无奈的。正如梅琦春生,他曾先后在炮兵团和海军部队服役。

如果没有战争,梅琦春生大学毕业后会老老实实地在东京教育研究所工作,将自己的青春岁月奉献给学术研究。但在突如其来的战争面前,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于是,大批和梅琦春生一样的人,和五郎相同的人,就这样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麻木茫然地奔向远方。运气不好的,也许就再未踏上归程,而如五郎这样运气看似还不错的,却也被禁锢在了阴森冰冷的军营中。等到战争结束,青葱岁月早已所剩无几。而这种对个人人身自由的限制,或许是我们经常忽视的危害。

在记忆中追寻自由的五郎,表面上是在反抗限制自己人身自由的精神病院,可实际上,这又何尝不是他向将自己青春断送的战争发出的呐喊?

03

相比只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的传统私小说,日本战后派文学很明显有所突破。

尽管许多作家仍旧需要借人物内心对战争的恐惧、反感,来表现战争的压抑特性。但战后派作家并不局限于此,他们更注重通过现在,眺望未来,积极探索生存的意义,为人们如何在战后调整自我,投入以后的生活提供一定的启发。

对战争缺少正面描写的《幻化》为何能成为日本反思二战高峰之作?

梅琦春生坚信“人生无常,不可琢磨”,正如他笔下突然而至的战争,不留给人们任何喘息的机会,便囚禁了大多数人的青春。

但除了战争,人生中还有太多无常之事,这也是五郎为何在日后也难以摆脱“不自由”感觉的原因所在。

与五郎相对应的是电影推销员丹尾,他并未从军,其人生却也充满着无常之感。幼时家人突遭车祸使他拥有一种强烈的对死亡的恐惧,在乘飞机时担心这翱翔于天际的巨鸟会突然坠落,在乘缆车时又害怕机器失灵而坠入万丈深渊。曾经的偶发事件给他留下了深深的阴影,让他从此很难安心。

这样看,无论是否有战争,五郎和丹尾所面对的困境都将存在。除他们之外,也一定会有其他人面临着这样的危机。所以,梅琦春生自然而然地要给出一定的解决之法。

在小说结尾,丹尾和五郎打了个赌,丹尾主动要去火山口处绕着走一圈。对于极度怕死的丹尾来说,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然而他还是去了。而小说也就在五郎通过望远镜注视着丹尾一边擦汗,一边蹒跚前行时戛然而止,留给人无限想象。

去争执丹尾最后是死是活,或许并没有多大意义。在我看来,丹尾决意走到危险的火山口那一刻,他就已经实现了自我突破,从一个处处担惊受怕的懦夫变成了敢于挑战自我的勇士。

而五郎在注视丹尾的身影时,恍惚间竟不知道“是看着丹尾,还是看着自己”。这无疑也说明五郎被丹尾的行动所感染,有所觉醒。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五郎不会再沉湎于从过去找寻自由,而会选择身体力行,勇敢地面对之后的人生。

对战争缺少正面描写的《幻化》为何能成为日本反思二战高峰之作?

人生虽无常,但我们总不能如孤城所说,“为了避免结束而避免一切开始”。勇敢地走下去,直面这无常虚幻的人生,或许才是我们抵抗沧桑世事的唯一之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2135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