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商隐的中元诗,看唐朝皇家中元节,盛大而华丽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唐朝李商隐《中元做》
16岁的李商隐,曾经在玉阳山学道,那是唐朝玉真公主的修道地,虽然在李商隐时代,玉真公主早已经仙去,但是作为皇家道观,它仍旧是皇家公主和宫女的清修之地。自唐玄宗时代,与科举考试之外,同时在道教中选拔人才,以充实宫廷官僚,已经成为定例,李商隐之所以上山修道,那是经过高人指点,不想他的才华埋没在竞争激烈的科考上。
玉阳山之仙山玉池,道教绝佳的氛围,让李商隐迷上了关于道教的典故与神话。此时有良师益友,比如刘道士等,又能接近公主女官,这些来自宫廷的女子,青春貌美,气质如仙,其中不乏聪慧识文,深通道理,成为公主得力的侍从。
而在这里,李商隐发生过让他终生难忘的恋情。在这相对安静的隔绝红尘的清修地,最年轻的时光遇见最初的人,李商隐的生命热情被点燃,这是一段心情燃烧的绮丽的日子,许多《无题诗》,就是以这段情感作为蓝本,“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两个人是最早一起看过流星雨,一起看过雨后瀑布的恋人,山河星辰作证,爱如流星烈火。
唐朝中期的道教和道观相对混乱,也相对开放,并不会完全杜绝男女的恋情。但真正的感情指向的是相守。李商隐和小仙姑才发现事情大了,首先公主的随侍虽然地位级别高,但她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她隶属公主或宫廷,在婚姻上不能自主。当然作为资深有文化的宫女,她有双重的身份,可以在不摆脱身份的约束下,拥有一定事务的处理权,比如协助公主管理道观之类,并获得优越的头衔。
而李商隐此时家境贫寒,尚未考取功名。两人的恋情当走向成婚的时候,出现了障碍。对方强行调离了玉阳山。我更认为这是仙女身边的人对她的一种保护。 在封建社会,一个女子想拥有幸福是件很难的事,甚至为感情会搭上性命,但显然,这位仙姑所受到的惩罚并不强烈,只是让她远离了李商隐。因为这位女子后来还是和李商隐有过交集。证明她相对安全。
但是对于李商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他的感情虽然绮丽,但并没有猎艳的成分,他对此女子的感情激烈到深入灵魂和肺腑,这或者是他从小艰苦的环境,一直缺乏足够的安稳和温柔。
24岁的李商隐,在18岁之后,开始辗转各个幕府求职,最终他得到了令狐楚的厚爱,在他的幕府得到指点学习和进步,并考上了进士。虽然仕途艰难,但是在26岁的时候,他还是得以进入了秘书省,成为唐朝帝国的一位小官僚。秘书省有一个非常雅致的称号叫做兰台,在汉朝的时候,宫廷的史官都被称作兰台,但是在唐朝李商隐的时代,这个兰台徒有其名,不过是许多进士官员进入仕途的必备低阶,而没有后台或者人脉的,不过是长期坐冷板凳和图书打交道,根本没有获得实权和晋升的机会,而作为低阶小官吏,除了表面一身草绿官服,和平民有所区别,在薪酬地位上简直清贫,甚至还有各种琐碎的工作和人际压力。
李商隐虽然身为兰台,也有相对的官场应酬和工作事务,比如会因为某事被邀约被宴请,又比如会送皇家的宫女去道观安置,但他本人是觉得不开心的。
此时他因为一个机会去往一次宴会,居然看到了从前的仙姑也赫然在此。“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这证明了这位仙女有双重身份,王室公主的随侍,皇家道观的高阶女道士,她和李商隐重逢在京城,未容多讲,心意依然。
那么讲这么多是为了来讲解李商隐这首《中元作》
在唐朝中元节并没有像现在一样,被公认为是什么鬼节。相反作为李唐道教治国的理念,道教的三大日子被法定成全国性的节日,就是上元,中元,下元。其中上元是正月十五,用以祈福,中元七月十五,用以祭祀先祖并抚慰万灵。
唐朝皇家中元节,盛大而华丽。皇家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比如设置道场,并和佛教盂兰盆会结合。在这一天,有隆重的仪仗,百官在光顺门等候,由皇帝率领,有逶迤华丽的仪仗跟随,而道观也有神仙仪仗,做各种法会。拥有双重身份的宫廷女子,此时盛大华丽的道服,化身为道教仙女,进行虔诚的祝祷和歌舞。
“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虽然唐朝离现代久远,在这首诗的开头已经分不清这是哪里的仪仗队,但是一来一回,都可以看到祭祀的浩大,而恰巧,仙女和李商隐同在这种仪式仪仗之内。李商隐是作为朝廷中的小官僚,而他爱的恋人,仙袂飘飘,和他隐约对过。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这个不清楚典故的,还真的是不清楚到底写的什么。用简单的话来讲,虽然我像羊权一样得到了萼绿华仙的一枚定情物,但那哪里是我李商隐的愿望,我愿意像温峤一样,用玉镜子作为聘礼去迎娶她,然而。所以读李商隐的诗很有意思,那些转折的地方,全要靠自己填补起来。
也就是说李商隐悲哀在仙女近在咫尺,又是旧情谊,却没有办法结为夫妻。此时的李商隐已经有妻室,但是看到了萼绿华仙女一样的初恋,他还是忍不住伤感。
这已经是中元的夜晚了。李商隐的中元节,神光迷离,仙女咫尺,不知迷路为花开。
”曾经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我曾经数次从梦中惊醒,只听见窗外的风雨,多少次盼望是你,我曾经迷惘惆怅,就是因为你呀,仙子。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李商隐曾经写过一句悲催的诗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那是他功名未成,而女方被隐匿。但现在他们重逢有缘,才发现两个人在同一个大圈子里。但这个圈子被叫做皇家外围圈。这仿佛也隔得不远,但是两个人就硬是没有合适的现实的缘分结为夫妻。
不是说李商隐有妻子吗?但是你要知道李商隐结婚,是在中进士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他金榜题名时,还想过要打听这个女子。但是天涯之大,圈子之小,他就这么错过了。
唐朝的中元节,是一个和天地灵魂对话的日子,当然现在我们把它叫做鬼节。李商隐的这首诗,也有的在中元盛大的祭祀的日子里,怀念灵魂和心境的含义。他和仙女的故事成为过去式,以他的自守,婚后也不会发生什么,但是他将中元,将一切独自能过的月圆之日,都给了心中这位有双重身份而没有成为他妻子的恋人,用心去陪伴她的灵魂。
这位女子有自己的骄傲。她至少从事清修长达数十年。或者她和李商隐之间,有我们所不知道的默契。在望月之间,无需微信,各立玉楼十二层,只为相思相忆与相知。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