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最美,荷花秋露
立秋之后,西风渐来,虽然白天仍旧晴热,但晚上却渐觉凉爽,昼夜温差大。此时会出现一种自然现象,就是你忽然走到草丛或者树木中,明明没有下雨,却能够感受到草木上有水珠。
有时候早上出门,明明天气良好,你却在草尖树叶荷花荷叶上发现了晶莹的水珠。它们可爱,尤其在初秋明净的空气里,如水晶如珠宝。
这就是秋露。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唐朝孟浩然《初秋》
这里写的是初秋的夜晚,不知不觉,白天变短,夜晚变长,清风习习。等诗人半夜回到茅草屋时,借着屋里灯火的余光,发现了庭院里的草上,有着晶莹的露光。
但是秋天最美的露水在哪?在荷花荷叶上。因为荷叶本身大,表面有着特殊的纤维突起,水珠在上面不但不会濡湿叶片,还会呈现出另类滚水成珠的美感。
初秋正是荷花荷叶旺盛的季节,虽然夏天多雨,荷叶迎雨往往形成各种喷珠溅玉的小景观,但往往是在阴晴不定的日子,但是秋露到来之时,却让不是雨季的人也可以自由欣赏,在早上或者傍晚的晴光里,积聚的露水汇集到荷叶的中心,折射天然的光线,像一颗颗水晶,安然等待人们惊奇欢喜的注目。
”满湖云气晓生寒,蘸影蒸香润石阑。
万斛银珠无用处,翠盘擎到日光干。“宋朝王镃《露荷》
那么这个池塘里早上的荷花露水,真是壮观。简直怀疑它是在某座山中天池里。早上有云起和雾气缭绕着湖面,而正是湿润的水汽遇到荷叶凝结成露水,千万枝荷叶里有千万颗水珠,如此珠玉,难收难买,亭亭荷叶一直举着它们,被早上的太阳蒸发。这是大自然的奇丽和壮观!
荷花荷叶虽然有自洁的功能,但是露水并非毫无用处,在秋燥里,经过露水滋润的荷花,别有一种清新照眼的红润之美。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这是晚上在雾露里的荷花,但是经过露水滋润,出现在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却让人惊艳。“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南北朝的何逊,是将早上带露出水的荷花比做了端庄,艳光四射的新娘。
“露莲”,就用作了秋天最美的荷花和莲花一样的美人。
“青苹昨夜秋风起,无限个,露莲相倚。”晏殊《凤衔杯》
这说的是早秋时节,风起清平之末,却在早上,看到了露水荷花,这是初秋的专门为荷花荷叶的雨,只滋润那一池秋香。在唐朝的夏天,因为看中了荷叶的自洁功能,用荷叶捆扎起来当作酒囊,让酒水充分的润泽和叶的香气,称之为碧茼酒,与之并行的就是将荷叶做酒杯和水杯,认为水能够沾染荷叶的香气和精华。因为在传统医药中,荷叶是消暑,消毒,化湿,利尿的药材。
那么天然的荷叶露,更当作水的上品,被道家或者养生者收集。
“共斟荷露吟终日,坐挹松风喜近秋。
更好杯停溪上月,不妨为我夜深留。”宋朝蔡槃《次倪梅村见寄韵》
千万不要认为这只是一说,红楼梦中的妙玉,喜欢收集梅花上的雪水,那么宋朝文人士大夫更有这种养生的癖好,况且收集荷叶上的露水不比梅花上的雪更难,那个时候,人们就知道要做大自然的搬运工。
那么落到实处的就是顶顶有名的乾隆皇帝。而且釆荷叶露这样的事不用他操心,他边乘凉,边喝着宫女太监在荷花池中收集的荷叶露泡的茶水,得意洋洋赋诗一首,美其名曰《乘凉》
”谁云广厦不知暑,偶陟高台亦趁凉。
竹解纳风还蔽日,心存无逸却非忙。
收来荷露堪烹茗,伏出燕雏才下梁。
赢得昼长何所事,重翻旧稿一商量。“清朝乾隆《乘凉》
谁说高大的房间不热,我还要去高台上乘凉。路过的地方竹林遮日,宫女们送上来荷叶露水的茶,这样悠闲的日子何其美,无所事事的我拿着旧诗稿润色。虽然乾隆皇帝的诗不咋地,但是侧面也了解了他生活的真富贵。
荷叶上的露水到底能不能喝呢?现代科学认为,露水在凝结的过程中含有大量灰尘,看起来晶莹,未必干净。
所以你若看到荷花秋露,建议你拍下美景,不要去攀折饮用,让天然回归天然。
秀一下你的荷花秋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