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若论文采,没有哪部史书能与《史记》相比。司马迁虽然是个史官,但是他不是按照完成本职工作的心态去创作《史记》的,而是遭受宫刑后“发愤著书”。深受奇耻大辱的他,在这部“史家之绝唱”中隐藏了很多自己的小心思,所以《史记》比一般的史书包含了更浓烈的情感,也具有更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独立意识。
《史记》中共有七十篇列传,主要记载从商朝到汉武帝时期的人臣,而赫然排在七十列传第一位的,是三代之时的伯夷和叔齐。
伯夷叔齐
有人说:这很好解释,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之人,时代最为久远,故排在第一。
这种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商周时期的名臣何其多?殷商开国时候的伊尹,后世无数丞相崇拜的偶像,辅佐帝王实现“武丁中兴”的名相傅说,商朝末年的“三贤”比干、箕子和微子……在这星光熠熠的名单中,司马迁为何偏偏选了没有辅佐过君王、算不上人臣的伯夷叔齐?
初读《伯夷列传》,感觉不像是读史书,而是一篇夹叙夹议的古代散文,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司马迁仅用数百字就把伯夷叔齐的故事讲清楚了,而前后所写的议论则句句都是亮点,结合司马迁本人的身世,其用意之深,思想之卓尔不群,跃然纸上。
伯夷和叔齐本是一个小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哥哥,叔齐是弟弟,国君想传位给弟弟叔齐,但是叔齐觉得于理不合,又要让位给哥哥伯夷,但是伯夷坚决不答应,为了躲避离开了家乡,而叔齐也不愿意当国君了,两人就一起投奔周武王去了。
当时周文王刚死,周武王要起兵伐纣,伯夷叔齐拦着武王的战马,说:“父亲去世了还没安葬就起兵,这是孝顺吗?你是臣子去攻击君王纣,这叫忠诚吗?”面对这两个老古董,当时武王就要杀了他们,还是姜太公可怜他们忠义,放了他们。后来周武王灭掉了殷商,两人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野菜度日,最后活活饿死。
伯夷叔齐阻拦武王
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是典型的愚忠行为,商纣王横行无道,而周武王代表的是正义的力量,以周灭商是符合历史向前的发展规律的,而沉迷于前朝而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伯夷叔齐,岂不是愚忠吗?不过他们的这种行为,却非常符合儒家的忠君仁义思想。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还说“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对他们的死节行为非常称赞。
但司马迁可不赞同这一观点,他曾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伯夷叔齐之死,对历史没有任何实际贡献,又和鸿毛有何区别?
所以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说,伯夷和叔齐都是至善之人,但最后的下场却是饿死,孔子的弟子中颜回最好学,但他最后穷困潦倒,连糟糠都吃不上。有聚众的盗贼杀人无数却能高龄而死,也有操行恶劣的不法之徒终身享受荣华富贵和安逸欢乐,有的人“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最后却横遭灾祸,这天道真的公平吗?
司马迁一生光明磊落、小心谨慎,却因为替汉朝将领李陵说了几句好话,就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在通晓古今的司马迁看来,这是所有耻辱中最严重的耻辱,“夫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其悲愤痛苦溢于言表。
看似司马迁在为伯夷叔齐鸣不平,实际上句句都在说自己的悲愤。
司马迁写史记
之后,司马迁又对伯夷叔齐表示了夸赞,一句“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其实是太史公的自评之辞,因为当他因替李陵求情而被汉武帝处罚时,左右没有一个人帮他脱罪,“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孤独的太史公就在那一刻体会到了什么叫举世混浊,什么是天道不公。
最后一段,司马迁又笔锋一转,非常隐晦的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没有求死而苟活于世。他说伯夷叔齐虽是贤者,但也是靠着孔子的言语才天下闻名,颜回虽然好学,也因为是孔子的学生而被世人称道,而一些隐居的岩穴之士,即使取舍有规范也往往默默无名,实在可悲。
孔子与学生颜回
所以司马迁做了最后总结:“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民间的普通人,想锻炼自己的品德行为,建立自己的声望,如果不依附青云之士,又怎能留名于后世呢?
对于司马迁而言,谁是他的“青云之士”呢?显然不是那个带给他奇耻大辱的汉武帝,而是那部他用生命之力撰写的、留给千秋后世的无价之宝——《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