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柳宗元的《江雪》,此诗是诗人谪居永州所作,十年的流放生涯,如同被囚禁一般,但他没有屈服,而是超然物外,闲庭信步。这首诗便寄寓了他的情志,那种清高孤傲的气质,凛然纸上,不敢干犯。不过,更令人着迷的,还是此诗塑造的意境。
一场大雪过后,千山孤寂,众鸟飞绝,所有的道路,都没有人的足迹,万籁无声,仿佛这个世间没有人。就在此时,一叶扁舟从静止的江面浮来,舟上一位渔翁,带着斗笠,披着蓑衣,在寒江白雪间,独自垂钓。
许多人认为咏雪诗,这首已是绝唱。并且许多人对这种意境刻意塑造追求,或是自身在雪中垂钓一番,或是模仿创作类似的诗词,更多的则是将这种场景画入画中。
明代诗人孙承宗便对这种现象予以抨击,当然,文人抨击的方式比较优雅,所以他也是写了一首诗,题目叫做《渔家》。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在雪天提着竹篙撑船实在太冷了,不停地呵气取暖也无法缓解僵硬的手,冰凉的月光散满了小舟,凄清一片,映照着模糊的积雪。天寒地冻的,打渔更加艰难了,收成不好,连饭都吃不饱了。
可是画家不懂得渔家的苦楚,还不断的赞美渔家的这种孤寂,喜好创作这种寒江钓雪图,以彰显自己。
古代的渔民、樵夫,他们每天为生计发愁的劳作,却被不断的歌咏向往,幸得他们不识字,要知道那些文人士大夫,把自己的诗意建立在他们的痛苦之上,定然气得不轻。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文武双全,官至兵部尚书、辽东督师。像这般的高等官员,基本很难真切的感受渔家、樵夫等职业的艰难,更多的是附庸风雅的写一些向往渔樵的诗歌。
晋惠帝执政期间,听说百姓没有饭吃,饿的挖草根、树皮吃,他听后惊讶地问大臣“何不食肉糜?”意思就是,没饭吃他们怎么不吃肉羹呢?这个问题听起来确实很荒唐,不过晋惠帝的愚蠢问题,却能看出,封建时代的执政阶层,对民生疾苦并不了解。
很多士大夫写诗歌咏百姓,但很多只是泛泛而谈,他们比那些不识字的百姓,更加理解饥饿、寒冷、妻离子散是什么含义,但是他们永远不会懂那是什么感受。所以,孙承宗此诗是借“画家”,讽刺那些吟风弄月,却不能体察民间疾苦的士大夫。
现代也有很多人向往诗和远方,向往田园,春暖花开,以为那样的生活无比美妙。然而一旦真实的体验到了这种生活,他们或许就开始厌倦了。没有什么娱乐设施,不能随时随地享受各种美食,甚至连洗个热水澡,都非常不便,臭气熏天的厕所让他们望而生畏,晚上无数的蚊虫,让人难以入眠。
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生活却又并非一回事。
同时这种也是很多诗人的弊病。他们总是往往追求意境,在这个过程中,却忽略了事物的真实性,不断的雕琢字句,最后的成品,或许表面看起来很美,但已经脱离了生活的土壤,变成了无根之花,读来如同嚼蜡。
诗歌创作,推敲是必不可免的,然而一定要建立在真实的情感上,不能因为字句意境而将写诗的原本初衷改得面目全非。就像当代诗人赵缺说贾岛推敲的故事一般,他认为贾岛大可不必如此,当时自己是敲门,那边用“敲”,是推门,便用“推”。
夫唯真实,遂造诣独绝!